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承恩>第7章

  林司衍被送回内务府后,便开始学习礼仪和规矩。

  他先是单独被一个太监教,因为他是之后突然塞进来的,又要修养百来日,原先的一批小太监早已学习了两个月了,他落了一大截,自是要“快马加鞭”地追赶进程了。

  教他的太监抓地他很严,只半个月,林司衍的进度就与那批小太监一样了,既然进程一样,自然也就不用再另给他“开小灶”了,遣了林司衍跟他们一同学习礼仪和规矩。

  那批小太监人并不多,五十来个人而已,听说被送进来的是挺多,但真正挨过那一节的只这几十人,如此说来,他还真是幸运,挨过了那一节,林司衍心中自嘲。

  这些人中有大有小,年龄最小的竟只有五六岁,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十二三而已。

  新来的小太监身份最为末等,是没有自己的屋子的,是以五十来人仅有两间大屋子,每间住二十来人,林司衍之前修养时是与他们住在一起的,只是他那三个月正怨天尤人,日日冷着一张脸,谁也不搭理,除了徐晨,其余人不是欺负他的,就是看他热闹的,林司衍之前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这些不在意,但如今,他却不想继续这样了。

  自打见了齐策,见了苏泊云,他便不想这样了。

  林司衍原先冷着一张脸,不搭理人,除了自己伤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他是看不起他们的,他即便跟他们成了一样的人,但他心里依旧把自己当成那高高在上的丞相之子,他即便是受欺负了,又怎屑讨好他们,与他们混在一起?

  但如今,他认清了现实。

  早在那一刀落下的时候,不,是早在林家满门入狱的时候,他就应该知道,这世间再无灵心慧性、意气风发的丞相幼子林司衍,如今有的,只是罪臣之子、至卑至贱的蝼蚁宦官承恩罢了。

  林司衍不信什么“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只知道,他要活着,他要为林家报仇,他既然挨过了那一刀,活了下来,便不该糟蹋这条命。

  认清楚状况后,林司衍就开始缓了脸色,主动与其他人交谈。

  林司衍看得的书多,也杂,他除了学堂要求的四书五经、孔孟礼学,也看奇闻怪录,也就是其他人口中街上的小话本,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他们都没怎么看过,林司衍便一一讲给他们听。

  都是孩童的年纪,宫中学习礼仪和规矩的过程又枯燥苦闷,没什么乐子,咋一听到这些有趣的故事,都十分感兴趣,每晚都围在林司衍床边,央着他再讲一个故事。

  林司衍也因此与其余人混成一片,甚至在其余人心中地位颇高,每每看着他时,都是一脸的崇拜,至于有些年纪稍大点的,例如钱鹏之类,对这些话本鬼怪不怎么感兴趣,林司衍便拿些小钱贿赂他们,自此,也再没有人捉弄过他。

  其实林司衍做这些事并不费劲,与他一起的这批人都十分单纯,至少……都单纯过他。

  这批人当中大部分是生于穷苦人家,父母迫于无奈才被送入宫的,见识到最险恶的事情也不过是街头为争夺食物斗殴,他们或许见过血,见过饿殍,但应该没触碰过死亡,而他,了解过,触碰过,并袖手旁观。

  他好歹也是生于高门、长于高门的世家子弟,高门惯用的铁血手腕他也是见过不少。

  林家人为官是清廉正直是不错,但这并不代表林家人迂腐,不懂变通。

  世人都知做官难,做好官更难,但世人不知做好官须得比做奸佞更狡猾。

  林家世代忠良,是因为林家人心中都有一把戒尺,都有一线原则,尽己之所能,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对得起头上那顶乌纱帽。但倘若他人触及到底线,林家人亦不会心慈手软。

  官场的弯弯曲曲、人情世故,林湛自是懂的,有时与林锦涣商议政事时,亦会让他在一旁听着,毕竟……按照原来的轨迹,他亦是会入朝为官的。

  自古官场险恶,波云诡异,一招不慎,便是满盘皆输,林家的人若是不懂如何从中周旋,林家如何能立百年而不倒?

  自然,那群小太监当中不乏心思泛络之人,但终究不过刚入宫半年,还没被这深水般混杂的皇宫熏染过,林司衍在这帮人当中混得也是游刃有余。

  况且,如今他也完全接受了“承恩”这个名字,并不是不喜欢“林司衍”这个名字,相反,他很喜欢,只是不愿,不能。

  他不能辱没林家,不能让世人知道百年忠良的林家出了一个宦官,即便林家如今被打上了“谋逆”的烙印,即便林家在世人眼里不再“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