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燕飞>第23章 琅琊

  青年向那薄且苍白的唇中倒入一口凉茶,继续打量着手中的那几块竹简。

  一美貌少女从脸上飞了两片红云的少年小二手中接过托盘,冲他微微一笑,转身上楼把这托盘放在青年面前的矮几上。

  托盘上是一个样式奇特的食盒,食盒架在于一小金属盘中燃烧的一小丛火苗上。打开了食盒的盖子便可见其中分了两层,上层是卧在铺了一层米纸的带孔竹制小托盘上的小糕点,取出了托盘,下头是一紫砂的圆碗,盛满了上好的雨稻茶,充作食盒底,倒是方便了煮茶。

  女子取出糕点,在桌上摆上一对茶碗长竹盘并两双玉筷,提起食盒,那味浓飘香的雨稻茶便自盒身上的一处小壶嘴中流出落入了碗底。

  青年收起竹简,放在一旁的一方绸缎上,拿起玉筷把糕点分为两份,分别放在两张竹盘上。

  这时,从客栈的大门走入一黑衣女郎,唇角带笑,眉眼弯弯。她自那愣在原地的小二手上接过一盆米饭和一盘梅菜扣肉,不待小二开口,便已稳稳当当地捧着上了楼。

  黑衣女郎在那女子边跪下了,与她一道替青年布菜,只是动作略显娴熟。

  青年微微抬头看了她一眼,由着她将食盒中的那托盘取出架在正空闲的火苗上,再把那梅菜扣肉连带着白瓷盘一道摆在了上头。

  “露伊,”青年道,“你去看看姓胥的起了没。”

  露伊僵了一下,眼神古怪地看向他。

  青年与她对视良久,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赶紧尴尬地轻咳一声:“你去……去给噶努弄点吃的吧,不用太多,多了姓胥的又要唠叨。”

  露伊松了口气,起身微微欠身行了个礼,小步下楼去了。

  她刚一离座,在青年的对面便坐下了一人。那同样是个青年男子,只是看着比他年纪要大上一些。且他的眼上蒙着一根黑色带鸦青色暗纹的带子。

  “晏梓。”

  晏梓“唔”了一声,舀了两勺饭分别放入两只茶碗中,再取一勺梅菜扣肉倒入。

  雨稻茶水刚刚淹过米饭,那股味儿能直渗入软糯的米粒中。米粒吸饱了茶水,又因其不算软糯而不会断裂,加上梅菜扣肉,放入口中既不会过于干,像在吃干粮,也不会过于湿,像在喝粥。

  而那一旁的小糕点则因放在竹盘上蒸成,带了翠竹的清香,又因是雨稻茶作蒸煮的底子,同时也带了雨稻茶的香气,配上凉茶,确是不错的饭后茶点。

  “露伊帮你下去看噶努了。”晏梓道。

  男子点了点头,准确无误地拿起了筷子,悠闲地端起了碗,一面吃一面似是在等着晏梓给出下文。

  晏梓给他快要空了的碗中又加了一点茶水米饭,在那盘梅菜扣肉里挑出了一些放在底下、尚且热乎的肉块来置于其碗中,摊了一层微热的梅干菜在上,最后又浇了薄薄一层茶水,这才敲了敲桌面,道:“这是吴辉吴姑娘。吴辉,这是胥家的三少爷。”

  “名之明。”胥之明接道。

  吴辉颔首点头,以做回应。

  “吴姑娘是燕部的人,是最早调给我的那一批里的……”晏梓正说着,突然顿了顿,一筷子敲在胥之明手背上,“你挑什么呢你?!”

  “肥肉。”胥之明戳了戳那油光水滑的肥肉,用筷子夹下来一块,夹着那还在发颤的肥肉举到晏梓面前,好像他能看见似的,“你看,是不是很肥?这种又软又油的东西我可吃不下……”

  晏梓的脸黑了一半,猝不及防地探出半个身子把那肉塞回了他嘴里:“吃了吧你!”

  胥之明吓了一跳,差点被噎死。

  “你这么瘦,不给你养胖点回头你出了什么破事儿你那烦人的爹要是告到束哥地方去我还想不想好好活了?!”晏梓没好气地把他那杯凉茶倒在了窗外,给他灌了杯温热的雨稻茶,放到他手心里。

  待胥之明喝了两口茶终于缓了过来后,晏梓方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吴姑娘是最早调到我地方的人里的其中一个,做事利索,一直在琅琊谷待着。”

  他们先前提及的琅琊谷是距此处的醉翁庄不远的一处山谷,里头的镇子只有小小一个琅琊镇,不过环境确是好得没话说。

  “咱们先去琅琊谷留一阵,若是没什么事,再往中原去寻落脚点。若一路过去都没什么案子,我们就回一苇渡江。”晏梓仰头将茶碗喝了个干净,捏着一块糕点放入了口中。

  一苇渡江上有一片四散在江面上的小岛,姑苏阁机关城就在正中的几座江心岛上。

  那是晏梓幼时长大的地方。也是许久未归了,难怪他想念。

  胥之明但笑不语,微微点了点头。

  “话说回来,你家的东西可真好用。”

  “你也挺好用。”胥之明毫不客气地回道。

  吴辉看了他一眼。

  晏梓嘴角抽搐几下,长叹了一口气道:“吴辉,咱们什么时候去琅琊谷?”

  “只要公子愿意,当下便可。”

  晏梓心不在焉地应了一声,便没了下文。倒是胥之明先回了:“三日后吧。”

  晏梓叼着筷子问道:“为何?”

  “我想先把醉翁庄的酒喝个遍。”

  “随你。三日便三日罢。”

  吴辉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地看了眼自家公子,又觑了眼那边的瞎子。

  她伺候了晏梓有些年头了,头回知道自家公子还能有这么顺着人的一天。

  -

  胥之明说是三日倒还真是三日,没在第三日晚间便走,也没在第四日白日里还在醉翁庄中逗留。四人于第四日清晨踏着晨曦慢慢朝琅琊谷走去。

  眼下已经入夏,赶着这么个点儿走倒也不会太热。只是醉翁庄虽与琅琊谷不远,却也并不算近,一行人走走停停近两个时辰方才进了琅琊谷。

  燕部的宅子并不在琅琊镇中,得出了琅琊镇,顺着谷中的灿仔溪走上一段路,方能找到前往宅子的石板路。

  “这山上种的是何种茶叶?”胥之明扭头问道。

  晏梓看了他一眼:“你怎知这山上有茶叶。”

  “这儿的茶叶味儿挺浓,方才在镇上路过茶叶铺子时我曾闻到过相似的清香,便猜,这山上种的是同种茶叶了。”

  “嗯,青古茶。只在琅琊谷产,你也知道吧,每年有七成的产出是上贡朝廷的。”晏梓嗤笑道。

  胥之明没有回话,面无表情地跟着他走了一阵,默默扭开了头去。

  琅琊谷内鲜少能见太阳,此时也一如往常。天是灰蒙蒙的,山间虫鸣声不断,草丛间也不时有窸窸窣窣的声音。

  “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