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燕飞>第12章 尽欢

  家主坐在厅中抿了一口茶,看了眼兴奋的池纷纷和沉默不语的池束,吩咐下人给他们上了一道点心,待到自己的姐姐,也就是池纷纷的娘亲——池茑来了,方才开口。

  “今日,阿婉给纷纷买了个孩子来。”家主开口便是正事,直直盯着池茑。

  池茑看了眼一脸无辜的池纷纷,心忖着回头到了自家院子里就算是家主也是管不得的,定要把这小丫头片子好好说一顿。

  她身为女子,无法从自家弟弟手上夺得家主之位,既来之则安之,倒也过得自在。可自家这小丫头打小就跟池束不对头,跟池束总是三天一小架五天一掐脖,着实叫她有些难做人。

  她还教育池纷纷不要跟季婉要东西,以免引得家主不悦,还将她惯成个骄纵的姑娘,奈何她偏不听。家主也不好发作,只是常常不给他们好脸色看。

  任谁家里养着一大家子,供他们吃好喝好,他们却还来问自己要东西都会不悦。

  “娘,我喜欢那个男孩子!”

  “纷纷,你这么喜欢那个孩子吗?”家主问道。

  “是啊!他可好看啦!弟弟也挺喜欢呢!”说着,池纷纷瞥了眼低着头看着自己手指的池束,冷哼了一声。

  池茑顿觉不妙。

  “可是他是青楼来的呀?”

  “那又如何!”

  “那,你愿意跟他过一辈子吗?”

  “当然!”

  池茑头疼得快要昏过去了。季婉也觉得有些不对头,赶紧叫下人扶了池茑坐到椅子上。

  “阿姊,你看纷纷如此喜欢,不如,”家主拿起桌上的那盏茶,刮了刮茶叶,啜饮了一口,方慢条斯理地说道,“叫他做了纷纷的童养婿罢。”

  “家主!家主您放过纷纷吧!”池茑腿一软,趴了下来,大声嚎道。

  家主没有管她,笑着向着池纷纷道:“放过?放过什么?纷纷不是挺喜欢他的吗?”

  “童养婿是什么?”

  “就是跟你一块儿长大,待你大了便娶了你做一辈子的夫妻的人。”

  池纷纷听了,两眼放光。小孩子都喜欢好看的东西,一听这好看的东西能一辈子当她的夫君,她自然顾不得其他,开心得要命。

  可池茑的心是彻底冷了。

  她虽然安于现状,却仍是对家主之位抱有幻想的。池纷纷现在还小,却也是个不服输的孩子,将来说不定还能跟池束这个整天往外野的孩子抢一把池家家主这个肥差。再者与她一样嫁了一个有些底子的倒还好,可若是嫁了一个没有家底的童养婿,还是一个从青楼买回来的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叫人碰过的人,池纷纷是绝对不可能再去抢到家主之位了。不仅如此,说不定她还要每天被人在背地里编排,这叫她这样一个女子该如何是好?

  池茑不记得自己究竟是怎么回去的,只是回去之后,她也没有去管教这个让她闹心的孩子。她在屋里坐着,想了一夜,第二日早晨出了卧房,已是心中有了主意。

  -

  且说那池束回去后,便见已经换了身衣物的宣尽欢抱着他那架古琴不撒手,有些焦虑地在一方矮几边坐着,一副如坐针毡的模样。

  “怎的吓成这个模样?”

  宣尽欢抿了抿嘴,闷闷道:“这儿的东西也太贵重了,真是碰不得摸不得,叫人难受。”

  本是冷着脸的池束一听这话,忍俊不禁,在他对面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可那动作却偏偏像是那些豪杰之流为亲朋好友斟酒畅饮,放在这样一个孩子身上,实在是有些好笑了。

  宣尽欢便也笑了。

  “你笑我作甚。”池束没好气地说道。

  宣尽欢笑够了,便也就睁开那双弯弯的美目,看着他了:“笑你分明是个小子,却要学那些肌肉虬结的壮汉。”

  被他看了出来,池束也是脸不红心不跳:“做个江湖侠士不好么?”

  “谁说江湖侠士就得要是大块头了。”宣尽欢撇了撇嘴,“往那儿一站跟堵墙似的,要我,瘦些才叫好看呢……”

  “我爹要你做池纷纷的童养婿。”

  宣尽欢愣住了,呆呆地望向他:“……什么?”

  “童养婿。”池束慢悠悠地说道,“待她一过十七十八,就让你娶她。”

  宣尽欢愣了半晌,终是叹了口气,望着院里的花,缓缓道:“既是把我买了,我合该听话,且我如今也无处可去,那便娶罢。”

  池束也望着院里的花,一口又一口地喝着那苦丁茶。

  -

  一支头上嵌进金属尖刺的孔雀翎脱手而出,冲破清风,牢牢扎进一根柱子上。

  而那柱子边正站着抱着古琴的脸色极差的宣尽欢。

  “你小子想害死我是吧?”

  池束顺了一把头发,懒懒散散地抱着手臂走过去,伸出两根手指,轻易将那已经是入木三分的孔雀翎拔了下来。

  “我就玩玩罢了。”

  池束眯起眼睛翻看了一遍那绚丽多彩的孔雀翎,将其收了起来,一面理了理袖口,接过宣尽欢手中的古琴,淡淡说道:“走吧。”

  此时已是大元五年,距当年池家买下宣尽欢已有七年之久。池束和宣尽欢的个子都已经拔高了不少,只是其中一个几乎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冰山。

  “你师父她怎么说?”

  “她说我好了许多,能放心了。”

  他们两人此时正站在一间乐坊门前等着乐坊的管事把马牵来。

  天下起了绵绵细雨,宣尽欢不由地想起他与师父分开的那天。

  那天也是下着雨。

  -

  宣尽欢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太武二十一年时,他的家乡闹了瘟疫,朝廷无法控制疫病蔓延,最后只得决定将所有人都烧死,只有他一人活了下来。他是唯一一个被治好了的人。

  小孩子是最有精神劲儿的,大夫们自然也就都去医孩子了。

  男人女人一个个日益消瘦,老人一个个都入土了也死不瞑目,可这孩子也一个个都没能挺过去,只因为了早些见效,医师们一个个都用的猛药,自然也带了些凶猛的毒性,孩子熬不过去的,也就没了。

  然而还未等到见效,朝廷就来了人,一把人间火将那片富庶的土地活生生烧成了无间地狱。

  宣尽欢被吓得东倒西歪的大人压在了底下,愣是凭着那几层血肉隔开了大火,活了下来。等他醒过来,费力地推开身上的尸体时,大火已经灭了——活人却也没有留下第二个。

  他呆呆地坐在地上,望着四周,这才有些反应过来自己身上那烫人的温度已经褪下去了。

  他畏惧走出那里,便在那片焦黑的土地上游荡。饿了便吃焦肉,渴了便喝溪水,直到他的师父经过那里,把他带走了。

  师父是个美丽的女子,对他很是温柔。

  她是极喜爱孩子的,只是因喜随心所欲便一直没有成家。她说,捡到他也算是命中注定的好事了。

  师父教他如何抚琴、如何收拾自己,把他打扮成了一个精致的小人儿。

  可他与师父却在一次游玩途中走散了。

  那天的天是灰的,整个唐城也是灰的。师父将那把红得刺眼的油纸伞拿给他,笑着告诉他她要去乐坊里瞧一瞧。

  从此便是七、八年的光景未曾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