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辗转思>第169章 留宿御书房

  容霄先前一腔热血,到底跟着李绝去了峘州。

  不过李绝料到进峘州城的话,危机四伏,而事态瞬息万变,他没法担保容霄不出什么事,也不适合派人单独去护卫他。

  所以只把容霄留在城外,跟霍康等人一起作为后备。

  容霄却也知道他的苦心,并不吵闹,虽只跟在霍康身旁,但到底是在军中,总比在京城内纨绔生涯增长见识,大有裨益。

  此后李绝脱困,容霄亦步亦趋地跟着,李绝吩咐让他随着燕王一行回京,他看出异样,打听才知道李绝要去盛州。

  容霄正是兴头上,当下不依不饶地竟非跟着。

  李绝恐他有事,并未准许,谁知容霄偷偷地一路紧追,倒是吃了点苦头。

  李绝见他这样诚心,而且再送回去也不放心,于是带去了盛州,心想给这小子见识见识也好,以后他自然会清楚打仗不是他想象中那么好玩的。

  不料这一去,却生出另一件事来。

  容霄毕竟初出茅庐,毫无对敌经验,更不曾杀过人,头一次上阵,简直慌了手脚。

  错乱中他受了伤,血流入注,他从小到大没受过什么伤,何况伤的如此严重,几乎觉着自己必死无疑了,却不知道是谁伤的自己。

  容霄分不清谁是敌我,而满目所见只有血,兵器,狰狞的脸,跟声嘶力竭的嘶吼。

  他像是一只误入狼群的羔羊,连躲都忘了,恍恍惚惚中,眼见要丧于一名辽人手下,不知哪里射来一支箭,直直地射中那辽军的心口。

  容霄回头,却见竟是李栎叶一路冲杀过来,郡主揪着他的胳膊,有些凶狠霸道地呵斥:“跟着我!”

  她虽是女子,甚是悍勇,转眼间已经劈翻了数个辽人,血染半身,却毫不在乎,反而游刃有余,越杀越是兴起似的。

  而且在这期间,她更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忙里偷闲地张弓射箭,搭救了几名盛州士兵。

  后来,容霄才知道是李绝叫李栎叶帮忙看着他的。

  但不可否认,那次若不是郡主,他的小命只怕真的要交代了。

  其实早在之前,李栎叶头一次在京郊出现的时候,容霄就有些“惊为天人”了。

  虽然郡主行为举止看起来不像是女子,相貌也……非常奇特,但他却觉着李栎叶身上仿佛有一种很奇异很惹眼的光,跟他认识的那些闺阁女孩儿截然不同。

  在大战之后,容霄借着要养伤的机会,并没有随着李绝回京,而是要求留在盛州。

  李绝看出他有点居心不良,不免警告了他几句,无非是李栎叶的脾气极坏,没什么规矩教养,可绝对不是什么“良配”。

  容霄反倒不好意思,一直地跟他否认说自己没有别的心思,并坚持说自己知道分寸。

  李绝看他这样口是心非,又想到李栎叶可不是那种给勾勾手就会投怀送抱的女子,容霄碰壁之后自然死心。

  加上容霄还要养伤,所以李绝并没有再说别的,而默许了。

  星河听李绝三言两语说明情形后,大为诧异,赶忙问:“霄哥哥在那里可妥帖?郡主又是什么意思?”

  李栎叶心里有人,何况,她根本看不上容霄这种俊俏面嫩的世家公子。

  之前李绝担心留容霄在盛州,万一他痴缠起来,招惹李栎叶的不耐烦,一言不合或许会伤到容霄之类。

  所以在离开之前特别警告过,不许李栎叶对容霄动手。

  李栎叶对此嗤之以鼻:“我对他动手?我可不干这种欺负弱小的行径。”

  原来在李绝跟李栎叶的眼中,容霄虽是男子,但却娇弱的像是闺阁女子一样,需要人保护的。

  甚至李栎叶都没把他当作一个正常男子。

  李绝听了李栎叶的回答,倒是放心。

  可这些话,还是别跟星河说,李绝只含糊道:“容霄倒是没什么大碍,随遇而安罢了,至于别的……不用管他们,随缘罢了。”

  他说了这句后,有些按捺不住,热血沸腾地把星河抱紧:“姐姐!不要提那些煞风景的事了,我现在只想跟姐姐在一起,姐姐以后就跟我在一起,一时一刻也不叫你跟我分开。”

  他想到从此之后的种种,整个人魂魄飘荡,美的没法儿言喻。

  星河本来正在忖度是不是该出宫去了,听李绝说了这些,有些发怔。

  李绝心里的喜欢,简直漫溢而出,可见星河不言语,脸色也不大对,他便慢慢敛了笑意:“怎么了,姐姐在想什么?”

  星河看他一眼,低头小声道:“小绝,你现在是、是皇上了。”

  “是又怎么样?”

  星河心里乱成一团,却有些说不出。

  ——他是皇帝,是没成亲过的。

  他将来、不,也许很快就选挑皇后,而皇后一定得是世家大族,门当户对的。

  除了皇后外,还有数不胜数的妃嫔……

  就算星河先前没嫁给庾约,论身份而言,那也是配不上的。

  何况如今。

  早在香叶寺内,星河就已经想的明明白白了。

  她只想要得了休书后便回县城去,之所以肯来见李绝,也不过是为了保全国公府而已。

  见星河不答,李绝捧着她的脸,拧眉:“我方才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什么皇上王爷的,不过是对别人而言,我对于姐姐是怎样,难道你不清楚?”

  “我,当然清楚。”

  星河难受极了,她不是那种自私自利到极致的人,所以当初没答应跟李绝远走高飞隐姓埋名的话,同样因为这个,她也肯为了国公府,进宫求情。

  她当然知道李绝对自己好,从最初到现在,他的心意总是真的。

  她也想对他好,也想不顾一切地跟他在一起,可是……他是小道士的时候、是成王的时候,如今的她还配不上呢。

  何况是皇帝。

  此时此刻,同他在一起,她凭什么。

  “那你还在顾虑什么?”李绝不解:“是因为庾凤臣?”

  星河犹豫了会儿:“你别为难庾叔叔,他其实、其实已经……”

  “已经怎么样?”

  “给了我放妻书。”

  李绝听了这句,并没有格外欣喜,而只是哼了声,走到她旁边坐了:“他给不给,有什么区别么?”

  确实,对李绝而言可以没区别,但对星河来说,这可是来之不易的,假如不是这场宫变,她就可以拿着这张纸,远离京城了。

  李绝又问:“既然他已经给了放妻书,你跟他自然无关了,先前竟还口口声声地‘二爷’,就这么舍不得?”

  星河默然,她确实有放妻书,也确实做不到“大难临头各自飞”,而且她今日是来求情的,难不成一见了李绝就先告诉他,庾约要跟她和离了?

  这是从哪儿说起,何况当时她觉着,李绝也未必在意这个,上赶着说,反而可笑。

  所以仍是按部就班而已,谁知差点弄巧成拙。

  李绝却又问她:“那姐姐心里到底在顾虑什么,你告诉我。”

  星河低声道:“小绝,我、我原本打算,是回县城去的。”

  李绝眼神一变。星河怕他误会,又解释道:“我是早就这么打算的,不是、不是因为你才想走。”

  “是因为庾约?你是早就想离开他了是不是?”李绝盯着星河问,这倒是个好消息。

  星河的唇动了动,并没有回答这句,而只是说道:“总之,我觉着京城不宜居,还是离开的好。”

  李绝拧眉看了她半晌,站起身来,他转过身,肩头微沉,倒像是在遏制怒气。

  半晌,他背对着星河道:“你当初跟我说,要过安安稳稳的日子,不要再变来变去了。所以我才不去搅扰你。”

  星河愣住。

  李绝沉声道:“所以我……愿意在这件无聊的事里争一争,你以为我为什么要坐这个位子?”

  他回头看向星河:“因为只有坐在这个位子上,我才能压制庾凤臣,才能给姐姐安稳的日子!才能跟你长长久久的在一起!”

  星河没法相信自己听见了什么。

  刚才李绝说“为了姐姐,我什么都不怕”,她以为他又是一时兴起的话,现在听了这句才觉着,原来……

  原来?!

  李绝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眼圈隐隐地开始泛红:“如今,我九死一生的就在这里,姐姐却要离开?我不管你为什么要离开,我只问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

  他的声音微微地有点发颤,而质问着:“我在你心里到底占几分?或者你心里早已经……没了我?一切都是我一相情愿的?”

  星河过于惊愕,无言以对地看着李绝。

  李绝闭上双眼,吸了口气,他迈步往外走去,不再看星河一眼。

  好似有内侍低语,不多时,外间安静下来。

  星河好不容易站起身来,头却有点发晕。

  所有的顾虑,所有的猜测,对于前途渺茫的担忧,对于何去何从的迷茫,都被李绝刚才的那一段话,震的粉碎。

  他……他是为了她才……

  是因为在香叶寺的精舍,她说了要安稳,他才这么不惜所有的……

  不,不不。

  星河定了定神,竟不敢让自己再想下去。

  她试着挪了挪脚步,往外走去。

  才出暖阁门口,就见两个宫女上前,屈膝行礼:“夫人有什么吩咐?”

  星河扫了眼,竟不见李绝:“皇上……”

  “方才太上皇那里有人来,皇上去太上皇寝宫了。夫人有事的话,稍等片刻,皇上便回来了。”

  星河深吸一口气:“不,不了,我也该出宫去了。”

  天色已经不早,越是耽搁,她越是不安。

  两个宫女对视了一眼,脸上都有些惊恐的表情:“夫人还是等皇上回来吧?”

  星河微怔:“怎么了?”

  宫女道:“皇上说了,让我们照看夫人,只……夫人最好先别离开御书房。”

  星河心头微沉:“他、皇上不许我走吗?”

  一个较为聪明的宫女忙道:“皇上必然还有要紧的事跟夫人商议呢。如今外头的雪正下的紧,夫人何不再稍等会儿?您是不是口渴,我们给您奉茶。夫人喜欢什么口味?这个天气,白茶跟红茶都是极好的。”

  星河看着前方偌大的瑞兽顶铜暖炉,突然道:“有没有栗子……枣子之类的?”

  宫女们有些诧异,却急忙含笑应承:“有有有,您要什么样儿的?”

  李绝去了太上皇的寝宫。

  没到之前他就猜到了太上皇必然是听说星河进宫的消息,不知又要耳提面命些什么。

  他在太上皇跟前坐着,时而心不在焉,眼睛时不时地往殿外瞟。

  李绝预计着,以星河的性子,见自己不在,而时候又不早,她只怕着急出宫呢,她一定不会甘心情愿地留下。

  御书房那里一定会有人来禀告。

  他做好了准备。

  谁知……直到太上皇的“训示”将要告一段落,御书房那边儿竟还无消息。

  李绝反而有些不安起来,他甚至开始担心,星河是不是又有什么他没料到的事儿。

  太上皇看了出来他的神不守舍。

  叹了口气,太上皇道:“行了,这个时间宫门已经关了。”

  李绝心一紧,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透出惊疑的怒意。

  太上皇皱眉:“你干什么?”

  李绝握了握拳,似乎要转身,却又愤愤地:“她出宫了?!我就知道……”

  太上皇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着自己最得意的人:“铖御!你到底在想什么?”嗤地一笑:“果然是关心而乱啊。”

  李绝愣怔:“什么?您刚才不是说宫门已经关了吗?”

  “宫门已经关了不假,但我的意思是,宫门落锁,容星河今夜便留在宫中了,”太上皇无奈叹气:“你以为,她若真的出宫,竟没有人来跟你禀告吗?”

  李绝的唇动了动。

  他原先正在奇怪为什么御书房那边没有人来,又听太上皇说宫门落锁,便猜疑兴许是太上皇把星河送出宫了。

  如今听了解释,脸色有点讪讪地,自己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果然是关心情乱。

  太上皇歪头打量着李绝,半晌道:“你这番苦心,老天爷都看不过去。既然要留人,那就留吧,只是,千万别做的太过。”

  李绝心头一宽:“知、知道了。”

  他说了这句,又善心大发地补充:“太上皇好好保养身子,明儿朕再来看您。”

  太上皇慢慢问道:“刚才跟你说的话,你都听见了没有。”

  李绝听得七零八落,含糊道:“差不多吧。”

  “什么叫‘差不多’?”太上皇啼笑皆非,还没来得及“震怒”,李绝已经行了礼,敷衍地丢下一句:“明儿再来请安。”人已经往外而去。

  宫灯早就亮起来了。

  小太监们还在奋力扫雪,李绝看着宫道上忙忙碌碌的内侍们,吩咐身边跟随的太监道:“叫他们不必扫了,这一整夜岂不累死,明儿再一起清理吧。”

  内侍们感激涕零,乌压压地纷纷跪地:“多谢皇上。”

  李绝因为知道星河没离宫,心里有一种隐秘的喜悦,竟看什么都是顺眼的。

  脚下的雪发出了咯吱咯吱的响声,他想起了香叶寺的那个雪夜。

  心里有点东西在骚动着,他走的太快,把给他撑伞的太监都抛在了身后,急得众内侍撒腿都跟不上,只在后面叫:“皇上、皇上您慢点儿,留神脚下。”

  奇怪……这御书房的情形李绝看过很多次了。

  但是这一刻,望着廊下、门檐上挑起的红灯笼,那些微弱的光芒里,竟透出些许顺眼的欢悦。

  才到御书房门口,还没进内,一股焦香气扑面而来,还带着一点点沁甜,像是什么好吃的东西。

  这可是向来庄严肃穆的御书房从来没有过的。

  李绝愕然,望着那微微敞开透着一道暖色烛火光的门口,一时竟未能迈步。

  他的心莫名跳的很急,想快进内,又按捺着。

  李绝想起自己白天的“不欢而散”,想起质问星河的那些话,这些记忆,把他一路而来的喜悦稍微冲淡了些。

  跟随的太监气喘吁吁地追上来,头上不知是雪水还是汗,热气腾腾的:“皇、皇上……”

  李绝略略抬手,示意他不要出声。

  这内侍是太上皇亲自调给他的,极为的聪明得体,见李绝目光盯着里间,他便也向身后众人挥了挥手,上前给李绝把门轻轻推开,却没有扬声。

  李绝迈步进内的瞬间,看到了书房内的情形。

  在那极大的铜暖炉的旁边,是一道月白色的影子,如同最清亮温柔的月光照进了书房内。

  那是星河。

  她坐在一把交椅上,不知是不是因为等了太久,她半侧着身子倚靠在椅背上,正仿佛打瞌睡一样。

  她的长睫低垂,在脸上透出一点点阴影。脸给炉子烘的红扑扑的,乍一照面,还以为是当初在县城她的闺房内。

  而她的左手垂在交椅旁边,另一只手里,却还拎着一双雕龙鎏金的铜火筷,筷子的顶端微微垂抵在脚下的波斯贡毯上。

  左手旁的小几上,放着一个青瓷官窑盖碗,盖碗的旁边,是几枚烤的色泽斑驳的红枣,还有几个栗子。

  李绝咽了口唾沫。

  不知是因为看见这一幕场景,还是因为闻到了那点引人食欲的焦甜气息。

  他竟放轻了脚步声,也冲着那两个向着自己走过来的宫女挥了挥手。

  宫女们没来得及开口,就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李绝深深呼吸,那股枣子跟栗子的焦香甜味沁入五脏六腑,仿佛能让人百忧俱消。

  他放轻了脚步走到星河身旁。

  想要去摸摸她的脸,握握她的手,想把她抱起来,可又怕惊醒了她,坏了眼前这幅恬和静美的景致。

  索性慢慢地蹲了下来,就这么怔怔地,望着他近在咫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