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长乐不乐>第36章

  此时,太后也谈论着这件事。

  “当初就不能信了那混不吝的话。”太后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温松还玩藏一手露一手,“他到底哪来的信心?”

  李嬷嬷和金环站在她身边。

  “这件事必须处理干净。”太后脸上掠过一丝阴郁,问身边的那个人,“你们有什么注意?”

  李嬷嬷道:“胡嬷嬷还在恭王府帮衬,可以下手。”

  太后不吭声,默默地听着,她将目光望向一直未说话的金环:“你呢?”

  “太后忧心得是圣上会不会借此驳回追封,奴婢有一计,可供太后使用。”

  太后听完,良久,点了头。

  下了朝,陆安成从宫内回来,刚进入府邸,迎来李通判。

  “都出事了。”李通判忧心忡忡。

  陆安成走到一半的脚停下来,在李通判眼巴巴中走到椅子前坐下。他表示了解,缓了一会儿,感慨道:“追封的事怕不会轻易结束了,真是没料到长公主会插手。”

  李通判疑惑:“长公主做了什么?难道她站在了恭王那边?”

  “她插手的不是追封,而是朝政,也是奇怪不知从何处传来,说圣上天天与长公主商量政事。”陆安成提醒他,“再加上圣上前几天不同以往的决断,竟将邱笏提交三法司。要知道,圣上一直以来都是不动那些都察院的人,更莫说邱笏弹劾的还是与徐老曾有关系的,再想想章瑞广与杨阁老的年龄,八成上面会有举动。”

  李通判明白:“难道圣上当真要让徐党卷土重来?”

  陆安成道:“你我只是局外人便觉得此事不简单,更何况那些人。先是恭王追封,再加上徐老出手,最后召见章瑞广,一步步确实像为某人铺路。这事不好弄,如果杨党支持了追封,平白为宗亲说话,就是和礼法对着做,少不得指责;要是反对,就是为徐党造势,难呀。”

  “真是好计策。”

  “马沅和赵秦呢?”回到府邸,陆安成终于意识到缺少的东西是什么。

  李通判从感慨中回神:“他们去茶楼抓人了。”

  “抓谁?”陆安成喝茶润嗓子。

  “有人在茶楼散播长公主不孝的谣言。”

  “咳咳咳。”陆安成被呛,“什么?!”

  明年正值会试大年,文人学子聚集都城,少不了吟诗作对、针砭时政,单是恭王追封一事足够争论,一方以无后为据认为恭王大德理应追封,一方却以礼法为由认为当驳回,最后开展“遵礼之德”与“正义之德”的辩论。

  一书生道:“曹兄,你说恭王有大德当追封,若追封岂不是坏了礼法,毁了恭王的大德?子有言:不学礼,无以立。”

  “有书言: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曹姓书生在哄笑中下不来台,忍住气,摇晃几步道:“非也非也,有大德便有大礼,有礼才立身立位。正因尸位素餐者众,恭王更应追封。问诸位,无礼无德者可能否身居高位?”

  鸦雀无声。

  曹书生底气大盛:“既然不能居高位,大德大礼者为何不能追封?”

  一人嘟囔:“你说有无德无礼者居高位,那便有了?”

  有人拉着多嘴的人,示意他莫说话。

  偏偏曹书生听见了,摇头晃脑地,端着自己的倜傥风流,道:“你们初来京城不知情况,十月京城盛传一女子偷情杀夫闹得沸沸扬扬,而后竟不了了之,哪知腊月更是手段残忍,断绝后脉,让夫婿一家绝了后,如此女子可有德有礼?”

  有都城人听了开头便拉着人走了,快走到门口被一群挎刀执枪的衙役拦住。

  “何人在此胡言乱语?”官差道。

  曹书生吓得身子一缩,见众人盯着自己,硬着头皮迎上道:“大人所来何事?”

  “胡言乱语,妄议朝政,当抓。”

  曹书生道:“我等举子讲学议政怎会是胡言乱语?”

  “曹兄说的是,广开言路才能使天下欣欣望治。我等身为举子自有担当。”

  官差:“好一个担当,妖言惑众还有理了?给我抓!”

  一拥而上,曹书生被挤得苦不堪言,想说话被另一个人截取话头。

  “你们堵不了悠悠众口!权贵贪纵枉法,无德无礼,杀夫弃母,又杀子绝后,如此毒妇怎能被人崇敬?曹兄,我等定会追随于你!”

  “我……”曹书生被人一拳打在腹部,疼得什么也听不见看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