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西风醉>第四十章 蓝色的水

  根据石青所得到的消息,大致可以推断出,当初那个神秘的女子部族,应该是与安止族有着一些特殊的联系,安止族教给她们耕种和编织的技巧,帮助他们隐匿寨子方位。三胞胎占领部族旧址之后,从旧址得到了某些信息,所以开始寻找“蓝色的水”。

  一行人到达南山部族旧址的时候已经日头西斜,暖橘色的日光恰好透过两座山头之间的缺口照进来,给空荡荡的寨子镀上了一层暖意,倒是不像想象中那般阴森。

  “不是说进来的路很难找吗?咱们一路过来怎么没遇到什么东西?”冯楚英目光扫了一圈,问道。

  “完全隐匿本来就不太可能,从一些残存的痕迹来看,原本寨子外面布下的迷阵是依靠特殊排列的灌木丛,以及种在灌木丛里的一些具有迷幻功效的植物花叶来达到效果的,而这些东西,自打三胞胎占领旧址之后,就没有人维护了,几十年下来几乎就没了效果。”

  宋凌看了一眼石青,来的路上他就注意到了,这个男人非常年轻,约莫三十岁左右,冯二爷身边的人大多和他年纪相仿,想也知道,应该都是唐亚湾之战后退下来的旧部,唯有这位年轻得有些过分。

  石青长相英俊,却鲜少有表情,除了调查结果之外,他一路上并没有说过什么多余的话,与周围一路谈笑风生还开点夹荤带素玩笑的老兵痞们不是一个风格。

  护卫们分头探查,石青和李副官两人则娴熟地就地安营搭灶,准备晚餐。

  宋凌习惯性地寻了个视野开阔的高处,自上而下地打量这个有着百十来栋房屋的旧寨子。

  房屋沿水而建,有一道溪流从南边的山上淌下来,以劈开的竹管为引,流入一个巨大的圆形水潭,水潭里铺满了石头,在另一边开凿了一个石板水闸,如今虽说竹管腐朽,但淌下的溪水依然清澈。

  水闸半开,水流便顺着人工开凿的水渠一路往北流淌,沿渠水而建的屋子门口,总有石板搭建的小小码头。

  这种布局方式从前宋凌在南方水乡小城里见过,水潭里的水是最干净的,作为饮用水源,而水渠里的水则可以用来浣衣洗菜。

  而在另一边,则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道贯穿所有房屋的暗渠,暗渠上覆盖着石板,石板可以移开,便于清理。

  “小子,看出什么没?”

  冯二爷拖着假腿磕蹬磕蹬地也爬了上来,身后还跟着个冯楚英。

  “这里的布局非常地成熟,整个寨子的给排水系统也很统一,净水和废水完全分开,甚至还有专门的污水渠。”

  冯二爷眼皮一跳,下意识地看了女儿一眼。

  他不懂这些玩意儿,他是个只会习武的粗人。

  冯楚英接口道:“这种程度的给排水系统,即便是容城,也只在城南得以实现,别说周边的城镇乡村了,便是容城北部的平民区内,也未能普及。”

  她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容城气候炎热多雨,每年夏末秋初,总要从海上刮上来几股飓风,伴随着连日的暴雨,城内排水系统跟不上的时候,地势低的人家半个屋子都被泡在雨水里,雨水还容易滋生蚊虫,引发瘟疫。其实都知道该怎么做,无非就是挖渠清淤,但一来耗资甚巨,二来百姓安土重迁,很多事情想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千难万难。”

  宋凌忍不住扭头看了冯楚英一眼。

  不知为何,这位冯家姑娘聊起这些东西的时候,语气和小王爷简直一模一样。

  就连神态都有几分相似。

  总是眉头微蹙,有几分无意识流露出来的焦躁感。

  宋凌一边心想,或许这就是冯家人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一边却不知怎么的,缓缓冒出了一丝疑虑来——

  这冯家姑娘遁入丛林已久,按理说应该更多的心力都放在十万大山里的商道统筹上,为什么对容城还如此熟悉?

  而她聊起容城的那种语气,也并不是简单的忧国忧民,而是那种自己亲力亲为、却始终未达预期的遗憾。

  而同样的疑虑在几个时辰前也冒出来过,是在冯二爷下意识向冯姑娘介绍石青的时候。

  石青绝对算得上冯二爷的心腹成员之一,想来也是开发十万大山的骨干,即便是常年奔波于十万大山各处,为什么少当家会不认识他?

  而一边的冯楚英也突然回过神来,话头一转道:“这里无论是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还是这些木屋的建造水平,放到几十年前,和周边的俚人族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东西,想来也与那安止族有关。”

  宋凌思绪被打断,又想起刚刚的话还没说完,便继续道:“这些的确值得惊叹,但我觉得,这也恰恰是这个寨子的古怪之处。”

  他伸手指了指另一个方向:“看那边。”

  “那边有一个大坑,我刚才转悠的时候看了一下,那坑大约是山上的石头滚落下来砸出来的,坑边缘的杂草还能看出被砸的痕迹,应该刚砸没几天,但是坑里面已经蓄上了水。”

  冯楚英顺着他的手看过去,果然看见了一个大坑。

  “这里地处山坳,气候炎热多雨,地下水源丰沛,不可能会出现缺水的情况,从这个给水方式来看,只有那个圆形的水潭里是饮用水,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挑水的大水桶和蓄水的大缸,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用这一支水流呢?在自家院子里随意挖口一丈深的水井不是更方便?”

  冯二爷不懂这些,已经自觉退到了后面,这会儿小心翼翼插嘴道:“也许她们不会打井?”

  冯楚英无奈地看了亲爹一眼:“连这套给排水系统她们都设计得出来,打个井有什么难度?”

  冯二爷默默闭嘴,琢磨了一会儿,见冯楚英和宋凌都拧眉沉思,没有开口的意思,自己讨了个没趣,磕蹬磕蹬地又下去了。

  宋凌忽然道:“蓝色的水,是什么水?”

  冯楚英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你是因为这个,所以才格外关注这里的给排水系统?”

  宋凌点点头:“虽说八大尸林里是有有关蓝色的水风树的传说,但那都是经过夸大和想象的,鬼神之说到底不可信,但三胞胎却在占领旧址之后疯狂寻找这个东西,那应该是确实存在才对。”

  冯楚英接口道:“两个可能,第一,找到蓝色的水,就能找到原本的南山部族背后的安止族,而三胞胎觊觎安止族的能力,想要据为己有或是害怕安止族的报复所以想要先下手为强;第二,简单一点,蓝色的水,对三胞胎而言,可能是某种宝藏的线索。”

  宋凌想了想:“也可能两者皆有。”

  冯楚英赞同,沉思片刻之后又道:“是不是八大尸林每一个都有对应的颜色?”

  “对,东方寒林是白色,东南尸林莲化族是橘色,南方尸林安止族对应的是蓝色。”宋凌想了想,“此前我以为颜色仅仅只是一种宗教崇拜上的意义,先有尸林,后定崇拜色,但突然想起来,尺玉说过,东南尸林的那棵神树,之所以是橘色的,是因为它所生长的地方靠近火山口,吸收了火毒。”

  冯楚英眼睛一亮,扭头看着她道:“所以其实是先有现实色彩,后有宗教崇拜色。白色先不提,橘色就是因为火山岩,那蓝色呢?有什么是蓝色的?”

  宋凌被她亮晶晶的眼神看得一阵恍惚。

  太、太熟悉了。

  那个堪称荒谬的想法又不可遏止地占据了大脑。

  冯楚英没要他回答,她自己已经想到了答案,在这方面,她比只知道打仗的武安侯阁下要博学得多。

  “是矿脉。”她笃定道,“是某种蓝色的矿物质,影响了当地的水源,所以他们不得不利用好唯一的饮用水源。”

  她迅速爬起来,起得太急脚崴了一下,宋凌眼疾手快伸手托了一把,才没从这平台上摔下去,冯楚英略略尴尬,早知道就不为了那点倒霉催的自尊心给自己脚底下垫增高垫了,走急了就不稳,麻烦的。

  她道了谢,稳稳地走了下去,宋凌却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刚刚离得太近了,他闻到了。

  也许是战场厮杀留下来的后遗症,宋凌对气味非常敏感,只要是闻过的气味,总是能迅速对应上相应的场景。

  血液的铁锈味混杂着内脏的腥臊气对应的是遍地残尸和断戟残戈;风里的硝烟味对应的是辽人骑兵一脸凶悍狰狞挥剑冲锋;又苦又涩的药味混杂着脓液的腥臭味对应的是伤兵营里的翻滚哀嚎……

  这些场景曾经把他困在一个又一个噩梦里出不来,一闭上眼,鼻尖就仿佛能够闻到那些气味。

  都是一些可怕的、拼命想要忘记、却记得愈加清楚的气味。

  也有一些好的气味。

  比如说,小王爷挂在身上的那个香囊。

  那是尹竹月自制的,起初没有,是尹竹月进了靖海王府之后才有的。

  香囊是尹竹月自己绣的,雪色的底子,只绣了几根墨绿色的竹子,里头的香料是尹竹月自己配的,据说是尹家不外传的秘方,这香味细微悠长,留香持久,但离得稍微远点就不容易闻到。

  宋凌闻过两回,一回是在一江风月,他扶住侧翻的轮椅那一次,当时只觉得很特殊很好闻,另一回则是在崖底的山洞里。

  当时迷迷糊糊躺在小王爷的怀里,被他粗鲁地灌下烈酒,脑子混沌不堪,鼻尖那一缕气味却还清晰得很。

  偏偏因为他这个古怪的习惯,一闻到气味,脑子里翻涌的场景就是小王爷伸出手,尹竹月流着眼泪匆匆抓住他玉白的手,涩声说“我跟你走”。

  宋凌豁然回头,一瞬间眼里涌起巨大的难以置信,冯楚英已经走到了下方的主路上,宋凌目光落在她紧束的腰间。

  那里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

  但长久佩戴香囊之后,气味是不容易消散的。

  宋凌一直觉得自己不够聪明,但好在记忆力尚可,一些之前没有细想的细节在这一瞬间全部炸开在他的脑子里。

  为什么小王爷明明腿脚完好,却要假装残疾,真的只是为了提防朝廷的猜忌吗?

  为什么冯家非要放出冯楚英的死讯,她若要由明转暗遁入十万大山,根本不需要如此大费周章,冯家二爷多年寻仙修道的借口都能用,她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小姐一年半载不出现难道还会有人怀疑?

  还有那个一度令自己心生嫉妒的场景,小王爷伸出手,尹竹月却只看着她的手流泪,即便最后匆匆握住,眼里也不见欣喜。

  不像是久别重逢,倒像是一场诀别。

  她在和谁诀别?

  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