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青藻宫咸鱼纪事>第38章 祝寿礼

  破阵曲过后,何家又多了一个侯爵,后宫又多了一位何家女,朝堂的人心便隐隐流动起来,不过这些都与我和冯静仪无关。

  诸大臣献上为皇上祝寿的文章,多为歌功颂德之语,皇子们也开始吟诗作赋,其中大皇子语言平实,感情真挚,二皇子引经据典,辞藻华丽,三皇子辞约义正,蕴藉隽永,总的来说各有千秋,二皇子还给皇上表演了一套剑法,皇上龙心大悦。

  三皇子看着二皇子舞剑,脸上流露出艳羡的表情。

  一番文人风雅后,天色渐暗,众人去城墙上看烟花,游乐玩闹一阵,便是家宴,群臣告退,只留下六部的尚书和侍郎,不过今年情况特殊,还有契丹王一行人参宴。

  家宴设在金龙宫,第一轮便是嫔妃献万寿礼,淑贵妃作了一首万寿无疆赋,贤妃抄了九卷祈福经文,良妃献上了亲手烧制的青瓷瓶,嫔妃们的万寿礼被一个个摆出来。

  等到嘉嫔的彩云红日图被徐徐展开,嘉嫔起身道:“皇上,这是妾身与容嫔、冯静仪的千秋万寿礼,祝皇上万寿无疆。”

  贤妃笑道:“嘉嫔的画技,向来是好的,只是人们常道,日照天下象征着皇上君临天下,为万民之主,这幅画中彩云蔽日,寓意未免有些不吉利。”

  嘉嫔愣了愣,冯静仪起身道:“皇上,贤妃娘娘,所谓彩云易散,而日升月落之事却亘古不变,不为人力所左右,这区区彩云,又如何能遮蔽太阳的光辉呢?况且天上有云才能天降甘霖,而乌云散去,便是雨过天晴,红日高悬,此图乃是寓意我大宁朝风调雨顺,社稷欣荣啊。”

  嘉嫔松了口气,道:“不错,正是如此。”

  冯静仪又道:“皇上请看这幅画的背面。”

  举画的宫人将画翻了个面,露出背后的“风调雨顺,社稷欣荣”八个大字。

  娜娜公主“咦”了一声。

  冯静仪却没在意,笑道:“皇上,您猜一猜,这八个字哪个是我写的,哪个是容嫔写的?”

  皇上道:“朕可猜不出,朕还从未见过容嫔的墨宝,焕儿,你知道哪个字是你母亲写的吗?”

  三皇子尚未开口,杨才人却抢先道:“皇上,能否让妾身也猜一猜?”

  皇上道:“你说吧,你抢了三皇子的话头,要是说错了,可得罚酒三杯。”

  杨才人娇笑道:“哎呀呀,皇上,您明知道妾身的酒量……罢了罢了,您既然发了话,妾身便认下了,大不了就多喝几碗醒酒汤吧。”

  杨才人论辈分虽比三皇子大,地位却远低于三皇子,她明明对三皇子有讨好的心思,怎么会在大庭广众之下截了三皇子的话?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直觉不对劲,却实在想不起来我们有什么破绽。

  自那天杨才人获得了冯静仪与三皇子的愚蠢认证,我们便再也没有与她说过话,若是偷窥的话,我们都没怎么出过门,杨才人的手能有这么长,伸进青藻宫吗?

  我控制不住地开始心跳加速,一转头,发现赵方清也皱着眉,脸上带着些忧虑,正看着冯静仪。

  我顿时就更慌了。

  然而冯静仪此刻是站着的,她虽对杨才人有防备,心里还是认定杨才人是个蠢人,又看不到我和赵方清的脸色,所以带着些笑意,从从容容道:“那就请杨才人说一说,哪四个字,是我写的?”

  杨才人道:“冯静仪写的是风调雨顺,容嫔娘娘写的是社稷欣荣。”

  皇上道:“冯静仪,杨才人猜的可对?”

  冯静仪道:“杨才人猜对了。”

  娜娜公主猛地站起来,道:“皇上,你不是说那是个姓姜的女子吗?哥哥你看这字,王——”

  契丹王道:“娜娜,你闭嘴!”

  王……

  王虎女?

  我清楚地感觉到冯静仪抖了一下。

  千算万算,却漏了这茬!

  契丹王找那位方清,不就是凭的字迹吗?

  当时契丹王那样明明白白地表达了对王虎女作者的爱慕之情,若是被人知道,契丹王爱慕的方清就是冯静仪,那冯静仪就只能“羞愤自尽,以证清白”了。

  我起身道:“娜娜公主误会了,冯静仪习的就是书法名家王静之的字帖,不过王静之有一幅字名为姜赋,据传乃是王静之冬日酒醉后,为了答谢妻子王姜女端来的姜汤,趁着酒意而写下,姜赋也是王静之的名作之一,公主想来是记错了。”

  我刻意把话说得绕口了些,果然,娜娜公主露出困惑的表情,契丹王道:“娜娜,你快坐下吧,你既是以公主身份拜访大宁朝,便不可像在契丹王宫里一样娇纵,好了,别闹了。”

  娜娜公主跺脚道:“我不是这个……我没有!哥哥,这可是你的终身大事!”

  契丹王肯定认出了冯静仪的字迹,不过看他这样子,显然也不想让人知道,他曾对皇上后宫里的女人表达爱慕。

  我道:“原来契丹王也对书法感兴趣?冯静仪虽于书法上略有造诣,却只是幼时被逼着学的,对此并无兴趣,不能与契丹王交流切磋了。”

  契丹王道:“无妨,我这几日在京城闲逛,寻得了一位姓姜的女子,她于书法上与我颇有话题,实在是我的知己。”

  姓姜的女子?还是皇上寻来搪塞契丹王的……

  莫非是姜老板?

  娜娜公主道:“不是!不是的哥哥,不是那个什么姜女!”

  杨才人道:“娜娜公主怎么急成这样?公主有什么话?契丹王不妨就让公主说完吧。”

  皇上道:“杨才人,你今日话很多啊。”

  良妃也道:“是啊,杨才人,你抢了三皇子的话,就算你辈分比三皇子高,倚老卖老,也罢了,可契丹王与娜娜公主远道而来,是我大宁朝的客人,你怎么也管起了人家兄妹相处?”

  杨才人身子一晃,做出不胜酒力的样子,道:“皇上恕罪,妾身许是有些醉了。”

  良妃道:“杨才人明明没喝皇上那三杯罚酒,却还是醉了,杨才人这是鼻子太灵,还是酒量太浅,闻到旁人杯子里的酒味儿就醉了?”

  杨才人道:“娘娘说笑了,不过妾身有句话想说,那天契丹王拿出一篇署名方清的文章,说自己爱慕这文章的作者,妾身远远地瞧着,倒是觉得冯静仪的字迹与那位方清姑娘有些相似,而且冯静仪闺名清芳,与方清之名颇为相似,莫非契丹王爱慕的便是冯静仪?”

  皇上道:“杨才人,你那日于光明殿献舞,离朕有十几步之远,如何能瞧见那纸上的字迹?”

  冯静仪冷笑道:“杨才人承宠第二日,便冒犯顶撞我与容嫔便算了,如今竟空口白牙地污我清白,还在大庭广众之下报出我的闺名,杨才人,我与你有什么仇什么怨,让你宁可污蔑契丹王勾引有夫之妇,破坏两国邦交,也要给我泼这种脏水?”

  三皇子道:“父皇,我与冯娘娘同住青藻宫,日日处在一块儿,也不知道冯娘娘叫什么名字,杨才人是怎么知道的?”

  淑贵妃道:“皇上,这便是臣妾的罪过了,杨才人有一次来馥芍宫,正好我在看后宫嫔妃的花名册,她许是在那时候记下了冯静仪的名字。”

  皇上道:“这的确是你的罪过,女子闺名乃私隐,怎可轻易泄露?你统领后宫,事情也多,若是累了,便让贤妃良妃多多帮衬你吧。”

  淑贵妃、贤妃和良妃一齐起身道:“是,皇上。”

  淑贵妃道:“杨才人,契丹王与冯静仪什么关系,皇上自会查明,你怎可当众说出冯静仪的闺名?你莫不是喝醉了酒,才这样糊涂?”

  杨才人不答,杨才人的贴身宫女道:“回娘娘,可杨才人并没怎么喝酒,只喝了几盅青葡萄水。”

  淑贵妃道:“那不是青葡萄水,是青葡萄酒,喝着甜滋滋的,没什么酒味儿,实际上后劲很大,皇上,看来杨才人是喝醉了,酒后失言,今儿是千秋万寿节,举国欢庆的日子,皇上便稍作惩罚,待杨才人酒醒后,再让她给冯静仪赔礼道歉,这事就这么算了吧。”

  皇上道:“既是后劲大的酒,便容易叫人喝醉,这样重要的场合,你怎么还让人摆上来呢?”

  淑贵妃道:“是臣妾疏忽了,臣妾只是看着这青葡萄酒碧莹莹的,盛在冰过的琉璃酒盅里,煞是好看,便让人摆了上来,没想到会闹出这样的事,望皇上恕罪。”

  皇上道:“罢了,杨才人酒后失言,当庭失态,便禁足三月,罚俸一年,刚刚冯静仪似乎说了,杨才人还曾顶撞过她和容嫔?如此不守规矩,便去宜春院,让女官和嬷嬷调教几个月再出来。”

  后宫嫔妃众多,那位多才多艺娘家强大宫里有人的何家女又马上进宫,杨才人若是结结实实地在宜春院关上三个月,等出来后,皇上身边恐怕就再没有她的位置了。

  方才皇上与淑贵妃你来我往一番对话,杨才人都斜靠在椅子里,低头垂眼,毫无动静,此刻皇上说要禁足,她却突然有了反应,道:“皇上,明明是冯静仪不守妇道,为何被罚的却是妾身?妾身不过说了几句实话,那天契丹王呈上的文章,字迹的确与冯静仪有七八分像,皇上若不信,便让契丹王再呈上一张,对比一番便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