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嫁给小竹马>第三十二章

  没有请到灵华,薛冬梅有些失落。

  陈芳玉有些不忍,但也无法。冉家父母如果教育孩子,他们作为外人,也说不着什么。况且冉小姐此举,她本来也不赞同。

  不过这些话和团团说不着,想着年轻人应该话题多一些,陈芳玉就让她去找岳浚竹,“他吃了饭就回房了,不过走之前嘟囔着说有事找你,你去看看吧。”

  薛冬梅应了声,转身去岳浚竹的房间。

  房门没关,她直接走了进去。岳浚竹正坐在书案前,低头写着什么,并没有注意到她。

  走近了薛冬梅才看到他眉头紧蹙,好像笔下的字让他有些难为纠结。

  以为他是在做什么难写的课业,薛冬梅不想打扰他,准备向后退,等过些时候再来找他。

  哪想到岳浚竹听到了脚步声,他迅速地扯过旁边的书本盖住纸,看到她之后动作间有些慌乱,“团团?你怎么来了?”

  薛冬梅已经靠近他的书桌了,闻言道,“伯母说你有事情找我,让我过来看看。”

  她不经意一瞥,那书本没有盖全,露出纸的右上角。

  一个‘郁’字,出现在了她的眼前。

  薛冬梅的心猛然一跳,不动声色地扭过头,心想这信应该是给郁柔的,就主动后退了半步,远离了能看到书桌的范围。

  岳浚竹没看到她的小动作,起身在身后的书架上拿起书册,“这个事啊,是我之前听你说字帖都用完了,就又写了一副给你。最近在老家都没练习,所以接下来这一段时间,你可有苦头吃咯。”

  怕外面买的字帖她练不好,岳浚竹就根据她练字的进度,每隔一段时间就写新的字帖给她。这次间隔的时间有些长了,他又减轻了一些难度,重新写了新的字给她。

  他把字帖递给她,眼中的揶揄让薛冬梅的心中有些酸涩。她接过书册向后走,“好,那我先回去了。”

  她的语气很着急,让想留她说会话的岳浚竹都无法开口,只得附和道,“嗯,有哪里写不好的,你随时过来找我。”

  听她的语气和状态都不对,岳浚竹以为她是在担心冉灵华的事情,有心想开口安慰一二,可是又不知该如何说起。

  神思转换之间,薛冬梅已经踏出了房间。

  岳浚竹快走两步,在他斟酌语句用词的时候,她已经走到了小院门口。

  他没再说话,看她的身影消失在拐角之后,岳浚竹转回身,来到书案前,拿起了之前写的那张纸。

  也是想起她收到褚高星书信时,欣喜的模样,岳浚竹才决定也给她写信抒情。可光是一个开头,就折磨了他半天的时间。

  他试了好几次,文雅的含蓄的直爽的,都不满意。到最后干脆决定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来表达他的心情。

  郁郁寡欢了半日的团团:今日看你在为冉小姐的事情烦扰,连饭都没有吃多少,娘和姗姗很担心,我也是。可是你不能因为这样,就不吃饭了。我之前听大夫说过,饮食能影响人的心情,之前我看你最爱吃街上的红豆糕,就趁着放课回家的路上,买了一些。还有其他的绿豆糕,玫瑰饼都有,希望你为了自己的身体着想,也要...

  还没有写到后面,她人就来了。

  本来他念了一遍,觉得很是通顺,又很合情理。可是现在再读,岳浚竹觉得哪哪都是毛病。他烦躁地把整张纸握成一团,丢在了纸篓里。

  ***

  巡查御史杨宁是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

  在他来到禹州的次日下午,岳光祈带着薛冬梅,暗中去了刺史府衙。杨宁并没有多问,只询问了她父亲的死亡原因,以及关押母亲的前因后果,和县令升堂的具体事项。

  薛冬梅第一次见到比伯伯还要大很多品级的京官,进去的时候只敢抬头看了一眼,只觉得这位杨大人目光炯炯,眉宇间的正气像是泛着光一样,要斩尽世间所有的不公平。

  她一瞬间只觉得信心满满,斗志昂扬。

  但毕竟杨宁气场过大,被他轻飘飘看了一眼,薛冬梅又满心忐忑,后来在杨宁和岳光祈的安抚下,她还是事无巨细地把她知道的全部都说了出来。

  事毕之后,岳光祈留下来和杨宁商议事情,薛冬梅出来的时候,才看到外面陈芳玉和岳浚竹正等着她。

  她的眼睛酸涩的厉害,有些感动,又有些委屈。

  方才在衙堂里和御史大人讲述那些刻骨铭心般难忘的事情的时候,她还能收住心情,平静地讲完。可是现在看着陈芳玉和岳浚竹,她心里的难过,却怎么也控制不住。

  就像是她小时候在村里玩,和别的小孩子起了争执,被他们的父母批评,她能理智地听着,甚至还能反驳一二。

  可是一旦回到了家里,看到了爹娘,哪怕他们只是一句简单的‘怎么了’,她的眼泪就像是卸了闸的洪水一般,争先恐后地从她的身体里流出来。

  陈芳玉走过来,眼带疼惜地抚掉她脸上的眼泪。

  她的手指干燥温暖,被它碰过的皮肤瞬间像是被治愈了一般,如舒适和煦的春风一样,让薛冬梅的心顿觉安宁。

  “好了,没事了啊团团,走,伯母带你回家。”陈芳玉挽着她的胳膊,安慰道。

  周围静悄悄的,三人顺着小路,从后门进了主院。

  事情终于有了明显的进度,薛冬梅一夜好眠。

  第二天早上陈芳玉特意把她叫了过去,“昨天你伯伯回来的晚,我就没有去打扰你。他和我说,现在杨大人正在搜集康成县令和其他世家私下行贿受贿的证据,向上的奏折也在写,估计就这两天的事情了。”

  薛冬梅没想到杨宁的动作会这么快,闻言欣喜道,“杨大人是个好官,伯伯也是个好官。”

  “现在说这些还早,朝堂之事错综复杂,有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很多事情都有难言。不过有一点你说得对,这杨宁,确实是个值得信任的人。”陈芳玉笑着点点她的头,“好了,不说这个了。我去给浚竹收拾下房间,你没事也一起吧。”

  “好。”薛冬梅应了她,两人携手一起往岳浚竹的房间走去。

  岳浚竹在家里吃完早饭就去书院了,他房间的东西不多,西边是卧室,东边是书房。房门和窗户大开的时候,微风从房间中穿过,很是舒适清爽。

  看陈芳玉去了卧室,薛冬梅便向书房走去。

  说是书房,其实也是并排的两个书架,和它们前面的书桌书案,以及两个圈椅而已。

  书桌上的书本和笔架砚台摆放的很整齐,桌面上也没有什么灰尘在。薛冬梅站在书架前,只稍微整理了一下上面歪着的书册。

  陈芳玉动作快,三下五除二的就收拾好了卧室,来到了书房。

  看她站在书架前,陈芳玉就去了书案处,拿起旁边地上的纸篓,把里面的纸团倒了出来。

  只是让她有些意外的是,往常纸篓里只有一两个被写坏的练字纸,今日这像是被故意揉成一握的纸团,似乎有些多。

  岳浚竹幼年时,他们家境不好,所以在他小的时候,她和岳光祈就教育他要勤俭节约,断断不能浪费笔墨纸砚。直到现在,岳浚竹还保持着节俭的习惯。

  陈芳玉疑惑地捡出一个纸团,打开看了一下。然后又有些怀疑地把剩下的都打开看了一遍。等看完之后,她嘴角的笑容不可抑制地扬起,把手中的信纸一一展开,放到了书案上,对薛冬梅道,“团团快来,我给你看个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