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草莽龙蛇传>第27章

  原来王子铭一听逻兵报告,说有这么一个“教书先生”之后,他一皱眉头,问清形貌,啪地一个巴掌把逻兵打跌,唤人绑出去打了二十军棍:大怒道:“铁面书生竟敢小觑我王子铭,小觑我大刀会。”当下就想发作。但别人直闯寨前,虽是不恭,他没有受到拦截,却是自己这边的人不济,如果马上因此和他动手,未免显俱小气。王子铭如此一想,只好强忍,眉头一皱,另有布置。先叫人如此这般的问上官瑾。

  上官瑾见寨门开处,王子铭并不亲自出迎,已自不快。再听来人刺刺地问他“朱红灯来了没有”更是有气。他想:王子铭既知道我上官瑾来此,却要问朱红灯,分明是明知故问,看不起人。

  上官瑾横目斜视,哈哈一笑道:“我们义和团不是朱红灯一个人的事,是义和团大伙的事;费心你面复舵主。我既然替朱红灯来,天大的事,也能替他接住!”

  那大汉听罢,鼻孔里发出鄙屑之声:“哦!原来朱红灯还不肯出头,叫你顶缸来了。请你拿拜贴来,我代你传报,至于接不接见,是我们总舵主的事。”

  上官瑾几曾受过人这般小视,若不是来时朱红灯一再叮嘱他要谨慎从事,几乎马上就想发作,他为了要见王子铭商谈,也只好强忍着闷气,将拜帖拿出,递过去大声说道:“我要会见的是王总舵主,不是阁下。谁不出头,谁来顶缸,还轮不到你说话。你这些话如果是你的意思,那等我会见你们舵主后,再和你算帐。如果是你们舵主的意思,那我就马上回去。”说看,说着,已凑上来。将扇子一指,直迫那汉子面前。

  那番话原是王子铭教那汉子讲的,他何尝不知道铁面书生心狠手辣,威震江湖,说时原就是色厉内荏,给他一指,更是当堂吓得退后两步,拿了拜贴,就往里面跑,说道:“我这不是给你通报了,敢发脾气当我们总舵主的面发,我算你是好汉。”

  又待片刻,大寨里已有十余个人列队出来,为首的仍然不是王子铭,而是一个头目模样的人,他抱拳大喝一声:“请进!”上官瑾便应声迈步直入。这十多个人夹在他的西边,大寨两旁甬道,更是刀枪如林,剑戟齐举,还有弓箭卡子,弓箭手控弦欲射。上官瑾羽扇轻摇,左顾右盼,神色傲然,全不把这些刀枪剑戟放在心上!

  当下宾主相偕,进了议事大厅,厅房十分宽大,却只寥寥落落地坐了十数个人,坐在主位上的是一个身体瘦矮,留有短须的老叟,持着一根龙头拐杖,频频敲地,气派很傲。

  上官瑾游目四顾,不见王子铭在座,不禁大声问道:“王总舵主呢?我特地登门领教,既到贵寨,总得面聆王当家的吩咐。”

  那矮瘦老人哈哈大笑,将杖一指旁边虚席以待的客位,道声:“请!请坐下再说。”他大模大样地坐着不动,竟不起立相让。

  上官瑾忍看了气,也大刺刺地摇着扇子,连正眼也不瞧他,径自就到客位和他挨肩坐下,这才转过面来,再大声问道:“你们当家的到底到哪里去了?”

  那矮瘦老人阴恻恻地一声冷笑:“你要见王总舵主,他在这里,可是没空见你,大刀会中的事情也不是王子铭一个人的事;我既然能替他坐这个主位,天大的事情,自然也由我接着!朋友,你有什么事情赶快说。”

  这番话正是抄上官瑾刚才的说话——王子铭派人问上官瑾,朱红灯为什么不来时,他曾表示什么事一肩挑起。现在这个矮瘦老人竟完全套用他的话来还击他,针锋相对,毫不留情。

  上官瑾给他的话顶住,竟驳不回去,但他平生闯荡江湖,见尽三山五岳好汉,几曾受过这个气?当下不加考虑,立刻还言道:

  “失敬,失敬!还未请教你跟王当家的是怎么个称呼,“在下这次既替朱总舵到场,来会你们的当家。我和他的交情、辈份,武林中人谅还清楚。你既然替王子铭出场,自然交情、辈份,不会比我和朱红灯的疏。只是我自惭见闻浅陋,竟不识阁下的尊姓大名!”

  上官瑾这话,暗含着瞧不起矮瘦老人,讥他是无名小卒,而巨怀疑他在大刀会的地位。

  这含意矮瘦老人如何听不出:他却满不介意,又是一阵狂笑,将龙头拐杖重重顿地道:

  “你这位铁面书生,果然名不虚传,不止‘铁面’,而且‘铁口’。听说你手底下很硬,这我未见过,但你嘴头子也居然有刺,这倒领教了,佩服!佩服!但你这番话可就是无的放矢,‘乱冒热气’(相当于广东话的‘懒沙尘’)了!”他面色顿转,厉声说道:“我和王当家的是怎么个称呼,跟局外人无关,你也没有打听的必要。至于我的姓名自然没你铁面书生的来得响亮,但这跟今天之会又有什么关系:我只是王当家底下的一个无名小卒,但今天既然坐此位,就有权代表大刀会来接待你。你今年几岁了?小老头儿总长你几年吧?就凭这点岁数,我也见过许多浪得虚名的狗熊!”

  矮瘦者人的话,越来越尖酸刻薄,上官瑾的狂气竟给他碰了回去。他遇着了辛辣的对手了。

  上官瑾年纪不大,班辈却高,又仗着一身好武艺,闯荡江湖,从未失手。正因他未碰过钉子,所以本来已有些狂生习气,就越来越狂,说话之间,自失斟酌。这香碰着了一个老辣的江湖人物,给他反问过来,咄咄迫人,十分尖刻。上官瑾倒一时想不出办法,嘴头上先输了一招。

  上官瑾登时翻眼冷笑道:“在下忝列武林,原无惊人技业,但为朋友,为道义,倒也不惜两肋插刀!我们的朱总舵主和你们的王总舵主虽非深交,也是一条线上的朋友,反胡虏,抗洋人,宗旨原就一样。不值得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弄得两家不和。”

  “今日我既替朱红灯来,向大刀会的王总舵主付教,而你也一口替你们当家的担承,那我们不必绕弯路,斗嘴头,干脆把要说的都摊出来。”

  那矮瘦老人不待上官瑾说完,就截着道:“那你就划出道来吧,文的,武的,我们都准备奉陪。”

  上官瑾瞪了他一眼,应声接道:

  “我请你们将我们昌邑的舵主杜赶驴兄弟交我带回!我来此不是逞能,不想比武。你老兄如有意赐教,待这件事情揭过后,随便你指定地点,哟好日期,我上官瑾一准奉陪!”

  那矮瘦老人又阴恻恻地冷笑道:

  “你说得好轻松,你可知道江湖道有江湖道的规矩,绿林道也有绿林道的道理。大刀会早就在昌邑安窑立柜。你们的杜舵主强在这里扒立舵(在别人势力范围里抢夺地盘,设厂招徒,称为‘开扒立舵’),就难怪我们的当家将他扣留,莫说你来,就是朱红灯来,我们也不能轻易交出。”

  上官瑾纵声笑道:

  “什么江湖道绿林道?我们就从不曾把大刀会看成普通的绿林。怎你倒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要为汉族争光,为百姓吐气,可不是吃黑饭,抢地盘!我们就把昌邑县让给你们也没问题,你们可不能在这些小事情上制造嫌隙,为亲者痛,仇者快!”

  上官瑾虽然疏狂,这番话说出。大刀会在席上的许多头目,却群相动容!那矮瘦老人急急环眼一扫,嘻嘻地冷笑道:

  “你上官瑾,有志气,是英雄,说得漂亮!你既口口声声要为大局着想,那我也就干脆划出道来,你若依得,我便马上释放你们的兄弟。”

  上官瑾道:“愿闻其详。”

  那矮瘦老人睨了上官瑾一眼,笑道:

  “我们的条件,你一点也不难做。你既代表朱红灯来,那就请你代表朱红灯在这里叩头赔罪!再转告朱红灯:义和团以后要受大刀会管束!”

  上官瑾听了,登时大怒,双眼一瞪,嘿嘿笑道:“不依又怎样?”

  那矮瘦老人冷然说道:

  “不仅也成,你老兄名震江猢,和朱红灯又有过命的交情(生死交情之意),我在下不知进退,有幸相见,总得领教阁下的功夫!”

  上官瑾倏地起立,将扇一指,厉声说道:“来!来!任你是虎穴龙潭,我上官瑾也得见个分晓,你们是想群殴还是想独斗?”

  那矮瘦老人以杖顿地,也缓缓起立,侧脸笑道:“一个萝卜一头蒜,我们难道还会欺负你单身外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