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草莽龙蛇传>第24章

  还是你老亲自下场把他拿下吧,免得明侄吃亏,就不值了。”

  太极陈拈须微笑,面不改容,说道,“老弟,你又看差了,割鸡焉用牛刀,这架保明稳可把他打败。”

  太极陈老眼无花,场中两少年。斗了半个时辰,果然渐渐分出高下了,丁晓竟是一鼓而起,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后劲不继,走了下风了。

  丁晓和陈保明本来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但一来陈保明临下场前,得太极陈提示,以稳降巧,以巧卸力,打法上就先占了便宜。丁、陈两派,了派胜于轻灵,陈派胜于沉稳,本来谁也不会较短了谁,但陈保明知己知彼,能避敌所长,攻敌所短;丁晓却只知展出自己本门绝技,不知避实击虚,这就吃了亏了。二来丁晓战陈保英于前,气力消耗不少,再战陈保明,时间一长,就显得不支了。三来太极拳讲究的是冷静沉着,最忌暴躁,了晓和陈保明一交手,就先自动了气,气散神浮,就反为敌所制,乘虚而入了。

  辗转相斗,瞬息间又拆了三五十招,陈保明已改守为攻,身使臂,臂使掌,刚柔并用,丁晓缠斗不住,竟陷到被动地步,绪陈保明一连几手“海底针”“扇通背”“翻身撇身捶”

  连续运用,迫得手忙脚乱。丁晓见陈保明毫不放松,招招紧迫,着着毒辣,又惊又气,说时迟,那时快,陈保明蓦地手脚并用,“翻身二起脚”,双拳互交,左脚飞起,拳拍耳门,脚踢下盘,这一招疾如星火,丁晓看看要糟。

  但丁晓究不愧是名家子弟,他仗着身轻如燕,蓦地平地拔起,陈保明突觉头上劲风一掠,拳脚打空,丁晓身影一晃,已直向墙旁奔去。陈保明虎吼掠去,却无法追上。

  原来丁晓见陈保明越打越狠,竟似下怀好意,旁边太极陈又怒目横眉,在旁观看,他本以为是“拜师试招”,却料不到竟变成“仇敌相扑”,深知强弱悬殊,众寡不敌,这时求师之望已绝,求生之念顿荫,因此虚晃一招,乘机便跑。

  哪知他刚扑上墙头,暮地听得一声“下去!”顿觉双腿酸麻,翻跌下地。太极陈竟不知什么时候,到了自己身边;只轻轻一拍,就把丁晓制伏。丁晓的轻功已是不凡,而太极陈却在他起步之后,一纵即如影附形,令他毫不觉察。这功夫更是骇人。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还比一山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七回 虎啸龙吟 狂生遭重创 慧因兰果 侠士醉梨涡

  丁晓被太极陈一拍,顿感酸麻,跌下墙头;无力抗拒。又惭又怒,索性大马金刀的在地上一坐:横睨着陈家的人,大声说道:

  “好,今晚总算见识了你们陈家老一辈、小一辈的英雄,你们全都上来吧!你们做得好‘漂亮’呵!传出去更可以在江湖‘露脸’(扬名),合你们全家之力,终于把一个外路少年打倒,这还不显出你们陈家的高招吗?”

  丁晓说得很是愤激,太极陈皱皱眉头,厉声叱道:

  “小伙子,别乱嚼舌头(胡说之意),陈家从不恃势欺人;只是你得说清楚你的来历,陈家不愿欺人,可也容不得人立心蒙混,意图不测!”

  丁晓傲然答道:“我一不偷,二不抢,三不限谋诡计暗算别人,有哪一点不清白?”

  太极陈须眉皆张,动了真气,勃然震怒,喝道:

  “你这是什么对待前辈的态度?你的尊长师父;就没有教过你一点规矩吗?不要说你,当今武林中人,哪一个见我不要恭恭敬敬尊一声‘前辈’?”

  “你说你来历清楚,那我问你,为什么要假装不懂武艺?为什么要来此歪缠?”

  “哼!我代你说了吧,你明明是丁派中人;想来此窃取高招,好让你们独霸江猢,你可知道这是武林所不许,情理所不容的吗?”

  “你别装蒜了吧!你实在告诉我,你是丁剑鸣的什么人?”

  太极陈单刀直人,咄咄逼人。丁晓给他道破来历,蓦然一震,但随即又冷然说道:

  “你管得我是什么人?你以大压小,我偏不告诉你。”

  太极陈在审问丁晓时,他的哥哥陈永承频抛眼色,太极陈也微微动容,但仍是横眉怒目道:“你说不说?你再不说,我就教你永说不出话。”说罢,骈起双指,作势待戳。

  丁晓闭目喝道:“你把我废了我也不说,小爷平生,偏不怕硬……”

  太极陈双指一收,暗暗赞赏,蓦地叫陈保英道:

  “保英,你给我搜搜这厮,看他可带有利器,或者别的什么东西?”

  陈保英伸手搜查丁晓全身,丁晓气得将牙咬得格格响,骂道:“你们凭着什么搜索别人,诬良为盗,这就是你们成名人物的行径?”丁晓虽然生气,无奈他全身麻软,无力反抗,只是任陈保英搜。

  陈保英见丁晓骂得凶,他却慢条斯理地冷笑道:“凭什么?就凭你是个小贼!”边说边伸手往丁晓怀中搜索。他一探便探到了一封信,缓缓说道:“哦!一封信,这还不搜出你的凭据?”边说边把信抽出来。

  他把信抽出来一看,突然“咦!”了一声道:“爸爸,这上面写的是你的名字,你看,这小子不知代谁送信给你?”他把信递给太极陈,还待继续搜索。太极陈急把他止住道:

  “且慢,待我看了这封信再说,”

  太极陈边看信,边把眼睛瞟着丁晓,面色微露惊讶,看完后又递给他的哥哥陈永承看,笑道:“这小子果然是有点来历!”说罢突然走到丁晓跟前,将手在他“环跳穴”上一拍;丁晓顿感全身血脉流畅,酸麻若失,站了起来道:“你们又耍什么花招?”

  太极陈面色已很缓和,笑道:“小伙子,闯荡江湖,不能这样任性使气。你一点江湖禁忌都不懂,糊里糊涂就几乎吃了大亏,你有这封信为什么不早拿出来?上官瑾是你什么人?

  他怎会要你带信给我?”

  原来这封信正是上官瑾当日匆匆写好,赶着给丁晓的,丁晓漫不经意地在怀中一放,谁知今日却派了用场。

  上官瑾与太极陈并不很熟,可是上官瑾的师父司空照却是太极陈最钦佩的一位武林前辈(上官瑾岁数不大,班辈却高,算起来和太极陈是平辈)。而且在几十年前,太极陈初出道时,还得过司空照的不少帮忙。后来司空照以垂暮之年,收了上官瑾这位爱徒,暗中还托过好几位武林名宿照顾。太极陈深知上官瑾是司空照的衣钵传人,后来见了面又知他打穴功夫,江湖独步;两代交情,更加上英雄相重,因此太极陈怎样也得买上官瑾的面子。

  上官瑾这封信写的很恳切,首先说明了丁晓的来历,离家出走的经过,志趣抱负与乃父不同;再说丁晓求师的苦心,并代他说项。其中有几句令太极陈看了很是动心,那比句是:

  “红花绿叶,同出一支:百川汇流,始成大海;丁派陈派,同负重名,融会贯通,必放异彩。”意思是劝太极陈不要挟技自秘,说明武术若能彼此交流,则成就无可限量,何况同是一派的呢?这几句话很能打动太极陈的心。

  因此太极陈看完信后,立刻对了晓和好许多,殷殷问他和上官瑾的关系。

  丁晓见太极陈转为缓和,想来自己本来是诚心拜师的,这样硬挺硬冲,也有不是,这么一想,也就心平气和,据实答道:

  “上官瑾吗?是朱师叔朱红灯给我介绍的(丁晓习惯了称朱红灯为“师叔”,说出来忽又觉得不妥,于是又补了他的名字)。他对我很好,而且料到你们可能难为我,因此在我临行前特别给这封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