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将军急急如律令>第31章

  -瞾德十七年宣国王都湘城薛府-

  转眼间冬日已去,湘城的雪早已化尽,人还未感到春日暖意,迎春花却已在嫩绿的新叶中,星星点点地开起来,昭示着初春的到来。

  此处城中数一数二的大宅,那是皇帝即位之初,赏给薛长峰的,为的是念他与其父在王室之争中的鼎力相助。尔后的年月里,薛长峰每每打了胜仗,宅子里便添上几件稀罕物件,或是番邦外族朝贡之物,或是皇帝心爱的玩意儿。宅子本只是大,一年年积攒下来,里里外外的摆设,都尽显华贵。

  却独独少了人气儿。

  薛长峰四季征战在外,薛子钦便跟着。他一生未娶,这处宅子便成了落脚客栈似的,只有在被召回朝时,才会驻留一两日。

  薛长峰被召回朝,已经近十日了,他身上的甲胄一直未卸下,好似是多年征战的生涯,让他早忘了寻常粗布麻衣,或锦衣华服,穿在身上是什么滋味。

  宅子里的下人倒是惶恐。

  大将军鲜少回来,少将军也是,宅子里一直是管家管着,还有几个下人,每日打扫,以便二为将军回来之时,也住得舒心。现在大将军回来了,成日就在院子里看看新开的花,下人少与他接触,便是眼神都不敢在大将军身上落久了,怕一不小心就遭了罪。除此之外,大将军每日都会出去一会儿,常是月牙初上时,也不叫人跟着,像是出去遛个弯,便就回来。

  管家姓张,年轻时候也是薛长峰麾下一员悍将,后来受了重伤,痊愈之后还是落下病根,体力活都做不了,薛长峰便让他回了湘城,给自己管着这个宅子,也算得上是颐养天年。

  “大将军,皇上……派人来传召了。”张管家从门外急匆匆进来,薛长峰往门口看了一眼,果不其然看见有个太监进来。

  太监规规矩矩地行了礼,宣召,将手里的诏书交于薛长峰,便走了。

  “大将军,换身衣服吧。”张管家说道。薛长峰心思终于从新开的花朵上收了回来,看了看手里的诏书,冷冷地说了句:“不必了,备马。”

  “大将军不如乘撵轿过去?”

  “备马。”薛长峰又说了一遍,语气不容拒绝,张管家点点头,立刻去准备。

  薛长峰虽说是薛子钦之父,但实为养父。这倒不是什么秘密,众人皆知。单从薛长峰一生未娶,就可知薛子钦并非亲生。他父子二人性格相差甚远,薛子钦的暴躁,使坏,都是明面上的,正如他的善意与不拘小节,也是明面上的。薛长峰就截然不同,多年征战,多年立于朝堂,他早已喜怒不形于色,只有类似于张管家这种,跟随他多年之人才会知道,薛长峰的易怒,可比薛子钦更加厉害。

  他驭马走在湘城的街道上,不紧不慢,像是欣赏着周边的景色。他身边只有两个随行的亲卫,跟着走在马后。

  从薛府到皇家居所,宣阳宫,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几百年前,宣国定都在湘城时,就将湘城修得四四方方,宣阳宫便在正中央。薛长峰在马上,眼神四处扫着,这湘城已经好久没来,可仿佛没什么变化。

  走着走着,便又见着湘城最有名的窑馆,烟罗阁。他不自觉地一扯缰绳,马儿听话地停住,薛长峰就在距烟罗阁几步之遥处,看着烟罗阁。

  那漂亮的楼宇,青天白日里,姑娘站在二楼牌匾下的望台,调笑着拨弄手里的丝巾,不留余力地招揽客人。

  他望着,有些恍惚。

  不过几息时间,薛长峰又驭马前行,朝着宣阳宫前行。

  议政堂前,薛长峰只身走上长长的台阶,走到殿前,那朱红的门紧闭着,两个公公见着薛长峰立刻上前行礼,其中一人转身去通报,另一人则躬着腰,堆着满脸谄媚的笑,对薛子钦说:“还请大将军卸下兵刃。”

  薛长峰连看都懒得看那小太监,目不斜视,面对着正门,冷冷地说道:“自前朝,本将军便没有卸过兵刃,劳烦公公弄弄清楚,可别胡乱开了我这儿的先例。”

  他倒也没有口出恶言,可那气势威压,吓得那小太监不敢再说话。通报去的太监正巧出来,看年岁也知道在宫里待得长些,正巧听见薛长峰一番话,出来便冲着小太监斥责道:“薛大将军自先皇在就从未有过这规矩,你这都胡说些什么,惹得薛将军生气。”他说完,又立刻笑脸相迎,看着薛长峰,毕恭毕敬地说道:“薛大将军莫见怪,皇上请您进去议事。”

  薛长峰没再计较,大步流星踏进殿内。

  “臣,薛长峰,参见圣上。”

  殿宇里早站着不少人,皇帝坐在高位上,薛长峰身穿甲胄,自是不必行大礼,只是单膝跪下。见着此情景,皇帝面上有些挂不住,皱着眉。召回薛长峰已经八九日,按理说,定是换甲胄成朝服,再来觐见,而现在薛长峰仍旧穿着盔甲,说他不是故意的,只怕是谁也不会信。

  心里不悦,面上也不好发难。皇帝大手一抬,说:“薛将军请起。”

  “谢皇上。”

  薛长峰起身,便见着两旁站着的人。人不多,但也不少。左相商戌和右相原雉都站在右边,而那左边,站着的就是薛长峰的死对头,魏渊廷。

  见着薛长峰如此做派,魏渊廷不显山不露水地微微一笑:“薛大将军好久不见,别来无恙。”

  “劳魏兄记挂。”

  魏渊廷虽然年近五十,但长的年轻,看上去不过三十出头,薛长峰一贯看不得他那副老奸巨猾的样子,尤其是笑容,那笑里不知道藏了多少刀。

  薛长峰来之前,皇帝便已经和三位朝臣商议许久,此刻薛长峰来,他怕是也不想再多言,便朝商戌摆摆手:“如今的情势,左相给薛将军解释解释吧。”

  商戌闻言,拱手作揖,然后又转身对薛长峰说道:“令郎在函州施计巧占函州城,不知薛将军知不知用的何计策?”

  薛长峰摇摇头:“犬子作战,我从不过问,只看结果。”

  魏渊廷那不怀好意的笑容又冒出来了,抢在商戌前面,给薛长峰解惑:“他率人悄悄进城,放火杀人,想巧立名目,好公然进城,反倒被人偷袭后方这事儿,薛将军也不知?”

  商戌眼见着这气氛不妙,连忙继续说:“令郎此计甚好,不过怕是遭人算计,才会失手被偷袭,好在胜了,现驻军函州城内,但……”

  商戌一贯是主和派,这堂前几人的纷争,他一清二楚,作为两朝元老,他是不愿意见到朝臣有私怨而误国害民的,可有人的地方,就免不了纷争,这让商戌苦恼不已。

  薛子钦在函州城内驻军的事情,薛长峰是知情的。薛子钦曾遣人回来汇报,也是他同意薛子钦“不问手段,只问结果”,但详情他并未过问,此刻才知薛子钦竟不是大获全胜,而是一番苦战。

  魏渊廷又接过话茬:“但芜渠和穗国联手,趁薛子钦占领函州城之际,已经攻入了秦关,薛大将军不会丝毫不知吧?”他那口吻分明是在问责。

  这件事明面上是薛子钦抢占先机,打下函州,可现在情况已经很明朗了,实际上薛子钦完完全全遭人算计了,函州被占下也是敌人意料之中,为的就是趁此机会,将薛子钦侵略之名已坐实,好联合边关部族来一出反侵略之战。

  薛长峰跟魏渊廷的争斗早已根深蒂固,他一耳朵便知魏渊廷问责之意,不但不回答,还反问道:“据我所知,秦州应该是魏兄管辖之地吧,怎么连小小芜渠都挡不住?”

  宣国三名大将,在场便是其中之二,薛长峰管辖北方边城,而魏渊廷则负责商渝两州。

  眼见两人就要起争执,皇帝不言不语,倒是商戌急了:“二位将军,现下可不是问责的时候!”

  一旁的右相原雉看了薛长峰一眼,不慌不忙开了口:“左相言之有理,此刻无论是谁人过失导致眼前局面,还得先把秦关之事解决了。”

  原雉在这群中人中,年纪尚轻,但做事雷厉风行,很得圣心。他又接着说:“有魏将军坐镇,秦关自是不可能被占下,可坏就坏在,我们无防备啊,魏将军还在渝州安排事宜,秦关突然被袭,措手不及,也是情理之中。”

  薛长峰有些遭不住这两文人你一句我一句了,索性把话挑明了说:“那便是只能把秦川再打回来了,这等小事,我以为犯不上在这里争论。”

  魏渊廷冷笑一声,倒是侧对着皇帝,皇帝可不知他什么表情,只听见他说:“那薛将军以为如何?”

  “事情是犬子思虑不周,那便让我北方军去解决,可好?”最后一问,薛长峰是躬身作揖对着皇帝说的。

  眼下魏渊廷就是想把罪责都推在他身上,他若再去强调谁对谁错,那便是推卸责任,怕是在皇帝眼里落不得好。

  此言一出,皇帝脸上神情放松了不少,连忙示意他起身:“那便是最好不过了。”

  魏渊廷立刻跟腔:“那我商州军便会死守防线,等待薛将军支援。”

  没过多久,事情再也商量不出什么更好的对策,众人便离了议政堂。魏渊廷跟薛长峰一前一后的走出去,紧随其后的是商戌和原雉。

  魏渊廷笑道:“薛大将军真是有个好儿子啊。”

  “谬赞了。”

  “薛大将军此番回都,可又在烟罗阁驻足?”

  薛长峰闻言,脸色不悦,并不作答。

  魏渊廷见自己一语中的,心情大好,竟大笑起来:“若是我宣国军人知道定北大将军还是如此痴情种,那可真是……”

  “魏兄,说痴情,咱们可不是半斤八两么?”

  魏渊廷表情即刻就冷了下来,薛长峰还嫌不够,又问了句:“话说回来,魏兄的长子最近长进了没?堂堂魏大将军的儿子,要是不会带兵打仗,那可真是……”一模一样的句式,薛长峰又将魏渊廷怼了回去。

  魏渊廷脸色铁青拂袖而去。

  薛长峰在朝宫门外走,魏渊廷和商戌都已离开,见四下无人,原雉快步走到薛长峰身旁,小声道:“大将军,此事有鬼。”

  “我估计也是,只是没想到,为了拉我下去,魏渊廷能拿国家大事下手。”

  “皇上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谁不着急。”原雉说着,又四处看了看,怕有人听墙根,样子极为谨慎,“子钦这回亏是吃定了,大将军还是想想自保为好,毕竟宫里那位跟大将军可是荣辱与共。”

  “我知道。”薛长峰说着,望了望天色,又思忖了片刻,才说道,“魏渊廷有那不成器的儿子,注定他斗不过我。”

  “我派人悄悄打探过,大皇子跟魏渊廷走得近,这事吧,说是他下的手,也不一定,说不定真是芜渠借题发挥,不过……”

  “不过?”

  “不过魏渊廷的本事,你我都知道,芜渠和穗国能入了秦关,他怕是也睁只眼闭只眼给了机会。北方军过来尚需时日,若是此间损失惨重,这笔账恐要算在将军头上。”

  “魏渊廷是使了什么办法,让皇上信了他打不过?”

  “大将军,这点你可不如他,谁都想建功立业,但适当的示弱,只怕在皇上面前更讨好。”原雉说着,深深的看了薛长峰一眼。

  这意思很明白,也无需再多言。

  薛长峰点点头:“亏已经吃了,补上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