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凤凰太子>第52章

  刘郁发动叛乱之时,便想到了有今日,但从未想到这一日来得这么快。赵国以武立国,武功既衰,国将亡……自从前朝覆灭,北方诸国旋起旋灭,赵国以开国之祖的武德和刘世龙的残暴手段存在了数十年,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国家。难道今日,气数尽了吗……

  刘郁又想到了段绍宁,段绍宁南下之时准备了充足的粮草,不仅对百姓秋毫无犯,甚至还拿出了一部分粮食救济因为兵灾而失去土地的百姓,在中原一带立起了口碑。他甚至还击败了中原的不败神话——刘铭。

  刘郁知道自己的最大对手可能就是他了。刘郁一上位,就想着拉拢民心,挽救一下刘家的形象。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刘家的库存实在太少了,即使大开国库也无济于事,而且他仰仗的几位将军,都占有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他一时不敢开罪。到如今,恐怕再怎么做也是迟了。

  段绍文见刘郁神色凝重,知道他对接下来的命运感到忧心。但他想得不是赵国的前途命运,而是他的救命恩人。

  “陛下,此番危机得解,还请您高抬贵手,放了我和长英。”段绍文恳求。

  “危机得解?你哥哥占了中山,姚兰占了长安。你觉得他们会放了我吗?中原那么好的一块肉,他们难道不想要?”

  “我不了解姚兰。但是兄长若是决意进攻中原,他必是有了完全的准备。在我们燕国有两句话,一句是不打无把握之仗,一旦我们开战,必然是有了足够的把握。第二句,是吊民伐罪。”

  燕国虽然是边陲小国,但也是受到过礼乐教化的。吊民伐罪的意思是说慰问受苦的人民,讨伐无德的统治者。若赵国无德,燕国才会考虑讨伐,由此方民心所向,事半功倍。若是赵国深得民心,燕国是不会贸然动手的。

  刘郁若有所思:“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都这个年代了,还有人相信这些吗?”

  “至少我们是相信的。”

  “所以,当时你们才只有尺寸之地。如今段绍宁兴兵中原,他的目的昭然若揭了。吊民伐罪,呵呵,只是一个借口吧。”

  “如果中原百姓不接纳燕国,便是勉强打下了,也是无用的。我兄长不会做此无用之举,更不会因一己之私,陷百姓于水火。陛下,您继位以来,征战不断,百姓未得到休养生息。依我看,眼下的危机暂时解除,您不如好好治理一下自己的国家。”

  刘郁看了段绍文一眼,叹了口气:“我早知道这是个烂摊子。但是,我又不得不接啊……谁能告诉我怎么做,我现在好难过啊。如果你还在的话……”他的声音越来越轻。

  “你放我们走吧。我和长英毕竟是燕国人,在这里要招来闲话。”段绍文说。

  “你帮了我很多,谢谢你。”刘郁的眼泪里带着泪花,“我祝你们好运。”

  如果有可能,代替我去看看南朝的花和美人,尝一尝莼羹鲈鲙。

  “你也是。好自为之。”段绍文并没有完全将刘郁当成敌人,即使他清楚的知道,对于吴瑄的死,刘郁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没有得到刘郁的亲口承认,但是刘郁为取信刘世龙,哄骗他和吴瑄行刺,继而害死吴瑄的事情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而后,刘郁又欺骗他吴瑄尚在,借他的手杀了刘世龙。对于这些事,段绍文记得清清楚楚。

  作为局外人,段绍文清楚的知道,赵国内忧外患,已经是气息奄奄,刘郁已经走向穷途末路,他的挣扎本就是镜花水月梦一场。赵国的结局,在立国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

  刘郁可能会死在段绍宁手里,也有可能被姚兰说杀。这不重要了。

  “你要多保重。”段绍文对曾经的朋友,心情十分复杂。

  

  、【终】眼看他起了高楼

  “至此,天下三分,燕国居于东,秦国居于西,我大齐居于南。”说书先生讲完了几年前发生的几场战事,以及最终的结局。

  段绍文和穆长英在南朝的迎乐阁里吃茶听艺。说书人添油加醋般描绘了三年前发生的那一连串战役,段绍宁最终打下了邺城,刘郁带领亲信西逃,被姚兰所杀。段姚各占一方,以洛阳为界,约定三十年不互相侵犯。一年后,齐国也表示不与两国想争。至此,三国百姓终于有了短暂的安宁。

  南朝地处江南,经济繁荣,最是适合生活。段绍文和穆长英漂泊两年,在青州见了父母后,便定居了建康附近的一个小城。

  “我现在觉得,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了。我每天都能看到希望!”穆长英说。

  “只可惜他不在了。他若是看到这一景象,会不会很高兴呢。”段绍文叹了一口气,他说的是吴瑄。

  “对于吴瑄和刘郁,我一直有些疑问......”穆长英欲言又止。

  “你说?”

  “我感觉,抓了我威胁你的人是吴瑄,而非刘郁。”

  “此话怎讲?”

  “我记得你说过,他们俩长得很像。会不会有一种易容的手法,可以叫他们让人分不清?”

  “这怎么可能呢?”如果吴瑄是刘郁,他怎么可能不认他,又怎么可能拘禁了穆长英来威胁她,又怎么会让自己恨他?他明明对自己这么好。

  除非,行刺之日后,他就是代替赵郁而活,为赵国的生死存亡而战,义无反顾地奔向必死的结局。至于其他的人和事,他一概顾及不上了。

  又或者,他比自己更早料到赵国败亡的结局,想给段绍文留下一个吴瑄的好印象?

  “我也只是这么一说。我想刘郁与我非亲非故,但对我还不错,后来又痛快的让我离开了。从燕国回来后,吴瑄和我们一直在一起,我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穆长英想了想说。

  那日与刘郁分别之前,段绍文就知道刘郁早晚必然兵败而死。如果那时,有人告诉他在王位上的不是刘郁,而是他心心念念的是吴瑄,他会不会留下来帮他,甚至……为了他与兄长段绍宁为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