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帝王本红妆>第二百九十五章 礼留人走

  郑先生轻轻的捏住那红线,随后不自觉的闭上了眼睛,开始感受从红线末端传来的细微的脉搏。

  虽然周围人的数量确实不少,但是好在这天气并没有任何的微风,这让郑先生更加便于感受姜幼笙的手腕脉搏,不过即便是天时地利人和都没有奇全,他也依旧能够为眼前之人好好把脉,毕竟他的能力也不只是一个会搅弄朝政之人。

  众人见状也都纷纷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尽量放满了些,生怕打扰到眼前这对正在悬丝诊脉的人,而随着时间逐渐流逝,众人也不禁皱起了眉毛,良久以后,郑先生也同他们一样,紧闭的双眼上方,蹙成了一个川字。

  郑先生随即睁开眼来,也立即将姜幼笙手臂上的红色丝线解了下来,眼底也是浮现了几分失望之情,不用多说,众人一眼便知晓了从郑先生眼眸之中浮现的答案,随即梁烨党羽便是一顿沉默,但是比较意外的是楚昭珩也十分罕见的露出了几分失望的神情。

  “如何,是否有喜脉的迹象?”

  姜幼笙明知对方无法查出半分痕迹,但是却依旧让对方如此诊脉,随后还满脸微笑的朝着面前的梁烨等人询问,梁烨与郑先生顿时便有些难堪,眉头也立即紧皱起来。

  郑先生观察了一下梁烨的表情,见他脸色有些阴霾,自知不妙,但是也不能继续这般沉默下去,于是便开口应答对方。

  “确实,并无……”

  梁烨微微侧头瞥了一眼自己身侧的郑先生,眼神之中除了难堪还夹杂了些许愠怒,只是不便于发作,抿了抿自己的薄唇,最终还是迅速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随后看向眼前有些得意的姜幼笙,缓缓说道。

  “这事是本太子会错意了,错认了二位关系。”

  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是十分的轻巧,但是在姜幼笙看来,自然就是梁烨等人的投降认输,她下意识的勾起唇角,心里也是一阵喜意蔓延,随后抬起头来朝着梁烨莞尔一笑。

  “今后太子还是莫要听信这种流言蜚语,本阁主与大皇子之间只是切磋学术的关系罢了,虽然能被太子您夸奖貌美确实是我的荣幸,但是本阁主还是比较希望,今后太子您不会在意这些表面,而是更注重人的内心。”

  将话语说完后,姜幼笙便对着眼前的梁烨微微倾了倾身子,当作还礼,毕竟眼前之人现如今还是个太子,她区区一个璇玑阁阁主,也不能随意同他失了礼,更何况今日这一状况本就是她计划好的,现在这计划也已经达到了目的,也就没有必要如此纠缠对方。

  梁焕见身后的姜幼笙是如此轻巧便原谅了对方,自己也就没有什么好继续抓着不放的了,更何况他自己也知道,今日这一出戏,不过是为了确定梁烨的眼线究竟是谁罢了,所以这场戏的结局,也并不是什么重要的。

  梁焕点了点头,随后抬起手来,也显现出了一番大度的模样,笑着对梁烨说道。

  “皇弟今后还是注意些吧,毕竟今后可是要坐上皇位的人,如此听信谣言,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姜幼笙和梁焕的这俩番话,看似是十分的简明大度,不与梁烨纠缠此事的模样,但是实际上在梁烨的内心之中,还是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使得他在心中暗自肆骂,简直就想把那个胡乱说话的宫女给千刀万剐了,竟然又让他丢了如此大的脸。

  梁烨脸上的阴霾依旧没有散去,但是他还是强迫自己朝梁焕等人显现笑容,并且做出虚心接受的模样,缓缓开口。

  “确实,这次事情确实是本太子的错,错怪了皇兄和这位阁主了,不如这样,这些礼本太子拿也拿来了,就当为二位赔个不是,如何?”

  姜幼笙脸上并没有因为这个赔罪而变化表情,依旧是一副温柔的笑吟吟模样,梁焕见状立即思考了片刻,随即便答应了下来,决定要手下梁烨送来的这些“贺礼”。

  事已结束,他也没必要为难梁烨,倒是给他一个台阶下,倒是更加显现自己的大度,更何况门外还有不少的百姓在悄悄的围观着,也是一个他显现形象的好机会。

  见对方接受贺礼之后,梁烨也没有什么继续留在这里的理由,即便姜幼笙满脸笑容的邀请他喝茶,他也断言拒绝,或许是觉得今日实在是丢脸,便将几马车的贺礼都丢在了梁焕府邸门前,随后迅速的就离去了身影。

  三人目送着对方的马车影子逐渐消失之后,才回到了庭院之中,将所有的心都放了下来。

  “阁主,原来你昨夜所说的便是这个,真是个好计谋,那梁烨果然是被胜负冲昏了头脑,做事情越来越急躁了。”

  梁焕一边命人将门外几马车的贺礼抬进屋,一边夸赞着眼前的姜幼笙,而姜幼笙也因为目睹了梁烨的丢脸场景,此时也是兴高采烈,刚想说些什么,却没想到自己的腹部传来一阵疼痛感,与之一同到来的,还有脑袋的眩晕和额角上的冷汗。

  但是当着面前两个人的面,她自然是没有办法显现出来的,只是强忍着疼痛与眩晕,同梁焕随意搭了几句话,频频点头,待到对方决定去准备今日要去采血的事情而离去身影之时,她才立即转身,怀着腹部的疼痛快步回到自己的卧房之中,将房门紧紧合上之后,才坐到自己书桌面前,随后便整个人趴在了上面,开始喘气。

  姜幼笙自然是早已料到今日梁烨要来这边,更加料到梁烨这个人不会轻易放弃,不会因为他们几句推辞就打道回府的,所以她才会先发制人,决定给对方把脉确认这件事情的真相。

  当然,真相自然不会是郑先生所说的那样,郑先生所说的事情,只是姜幼笙想让他说出来的罢了。

  姜幼笙挣扎着抬起手,随后抓住书桌之上的那盒药箱,将其拉近打开,翻出最下层的两瓶白瓷瓶,仔细看了一遍,随后选择了其中一瓶,从里面拿出药来,吞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