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赵王大军兵分左中右三路,再次主动出击东齐大军。

  大军左路吸引敌军注意,中路精锐趁其不备给出致命一击,而右路绕至敌人背后形成包围圈。

  卫负雪一身令下,三军倾泻而出,直扑东齐大本营。

  与此同时,另有一路千人精骑乔装打扮不知去了何方。

  赵王军马的势头猛,可齐闲度大军亦是东齐最精锐的部队,被围了半日,虽死伤无数,战圈越缩越小,但余下依旧顽强战斗,不屈不挠。

  又酣战半日,夜幕徐徐升起,星光点点,不足以照亮苍茫大地,两军开始摸黑作战。

  不过,厮杀了一整天,人人都已精疲力尽,阵前对战的节奏显然慢了很多。

  卫负雪掐准时机,吩咐道:“传令下去,西北处卖个破绽给东齐,放他们撤退。穷寇莫追,大家压住队形回营地就好。”

  花云台虽不知卫负雪此中深意,但依旧麻溜的去给各个将领传话。

  很快,包围圈西北便出现一个缺口,快要虚脱的东齐军士瞅准对方这个疏忽,急忙有序的退出战斗,往大后方而去。

  狂奔十余里,见大卫没人来追,众人这才松了口气,放慢速度,托着沉重的步子往回走。

  他们战斗了一天,应战的六万大军,此时只剩下一万。

  这些好不容易活下来的人,各个神情沮丧,衣服满是血污不说,不少人还丢了兵器头盔,甚至缺胳膊断腿。不过比起伤痛,他们又渴又饿又累,更渴望从天而降一顿丰盛的大餐,让他们大快朵颐一顿。

  就在此时,前方地势稍高的地方,忽然出现一队人马,他们举着火把正在全速而来,眼神稍微好点的,就能看出人人穿着东齐军服,当先一人举着一面东齐军旗,那旗子迎风招展,十分显眼。

  疲惫的人群中,不知谁说了一句,“是陛下派人来接应我们了!”

  顿时,众人纷纷欢呼道:“陛下来了!陛下来救咱们了!”

  于是,大家架起伤患,将刀剑当做拐杖,兴高采烈的朝着那面大旗走去,期盼着早点和自己人碰面,早点回营地休息。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些举着东齐大旗,穿着东齐军服的人,其实统统都是卫人所扮!

  卫负雪安排一千精兵穿着东齐军服,早早就埋伏在东齐人撤退的路上,等着将对方一网打尽。

  卫人见东齐士兵加快速度朝他们走来,立刻扔下军旗拔出兵器,饿狼般扑向这一万疲惫的残兵败将。

  天地间杀声顿起,月隐星盛,淅沥沥下起细雨。

  不过一个时辰,以逸待劳的一千赵王人马,竟全歼东齐一万人。

  此等战绩,几家欢喜几家愁。

  黑夜大雨,将齐闲度搅扰的烦闷不堪,辗转难眠,愈发觉得这响起的不是雨声,而是六万士兵的痛哭。

  齐闲度坐起身,顾不上打伞,冒着雨就要上马,他想要策马狂奔,以纾内心郁结之气。

  一名守在帐前的侍卫,见状立马上前拉住缰绳劝道,“陛下三思,天色已晚,雨又这么大,出去很有可能迷路。”

  齐闲度一鞭子抽开侍卫,恼怒道:“朕要他要不得,要天下要不得,现在就想骑个马,你也要拦着?”

  侍卫被鞭子抽的生疼,依旧跪在齐闲度马前,劝道:“陛下,雨大风大,现在骑马怕是要得风寒,军中缺医少药,风寒之症很难治愈。”

  齐闲度无名邪火升起,一脚踹翻那名亲兵,接着翻身上马,大雨中不知驰骋去了何方。

  齐闲度很想就这么一路到卫负雪面前,逼卫负雪现身和他单打独斗,可是残存的理智告诉他,现在去赵王军营不过是送死而已。

  于是他只能纵马在无人的旷野狂奔,将一腔怒火发泄在别处,扬鞭狠狠的抽打坐骑,偶尔见到大树也要拳打脚踢一番。

  这么一趟折腾下来,齐闲度果不其然得了风寒,每日昏昏沉沉,头疼难当。

  好在卫负雪这几日暂时把目光放在了别处,没有再来找齐闲度的麻烦。

  贺里平原向南,有一座小城叫做贺新。东齐立国以来,贺新一直默默无闻,既没有出过一个名人巨贾,也没有一样值得夸耀的物产,更没有什么名山大川,总而言之就是一座名不见经传,普普通通的小城。

  就好像私塾里存在感最低的那位学生,即便缺席上课,先生都不会发现。

  可是就在这两天,贺新却备受瞩目,名头在整个东齐都响亮起来。

  只因为这贺新居然大开城门,从知县到百姓都主动投了赵王!

  要知道就算当初灵林城投降,那也是大军围了几日才逼出的结果。

  这回且不说卫负雪离贺新有段距离,本国皇帝还在不远处驻扎,一城百姓居然就做出这样的决定,怎么能不令东齐震惊。

  卫负雪对于这个突如其来的投诚自然是喜闻乐见,立马派出人手接管了贺新。

  赵王统辖下的贺新城,赋税和徭役全都减半,百姓负担轻了,竟比从前更有朝气。

  周围几座小城一看,东齐苛政,赵王那边的日子倒是好过,不由纷纷起了同样的心思。

  陶九思见状,便从军中挑了些伶牙俐齿的人,搭配上东齐旧民,开始四处游走劝说,宣传赵王殿下的种种好处。

  这无疑对齐闲度的刺激更上一层楼,病中知道这一切,他当场掀翻药汤,怒道:“国难当前,这些人竟然敢叛敌!”

  随军的卢斗星默默不语,只是上前一步,捡起摔成八瓣的瓷碗。

  “明天出兵贺新!朕要亲自上阵给这帮人一点颜色看看!”齐闲度暗忖如果不踏平贺新,日后大概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背叛他。

  卢斗星壮着胆子道:“陛下,出兵贺新有两不妥。”

  齐闲度没有吭声,只不悦的看着卢斗星。

  “若我们向东去攻打贺新,势必会将背后的贺牢关暴露,此为一不妥;二是陛下此刻若严酷的惩处贺新上下,是会对蠢蠢欲动之人起到震慑作用,但是已经投降大卫的百姓,则会愈加死心塌地的跟着赵王!”卢斗星跟着齐闲度这么些年,终于在该闭嘴的时候开了一次口。

  东齐存亡的关键,容不得他再明哲保身。

  齐闲度靠在床上,忽然就觉得有些力不从心。

  他这一生先是呕心沥血的争皇位,等到皇位到手又开始快马加鞭准备一统四国。本来注定加入千古一帝的行列,可偏偏卫负雪又不知打哪冒了出来,竟然让他一再挫败,行军至此,居然还生出一败涂地的预感。

  “卫负雪!”齐闲度举拳猛击床榻,用力之大险些捶塌了床板,“早知道在东齐皇宫就该杀了你!”

  曾经寄人篱下的质子,有着位被破承欢、被当做玩物的母亲,多么的弱势、卑微、让人瞧不起。没想到风水轮流转,怎么他就成了给自己、给东齐刨坑的掘墓人?

  此时此刻,齐闲度眼中的掘墓人,正好整以暇的坐在贺新城内的茶馆之中。

  “茶馆既卖茶又买酒,还有这么多好菜,这倒是新奇。”祝舜理摇着杯中之酒,看着喝茶的陶九思和夏开颜感慨道。

  陶九思日常原本离不开茶,可行军途中没工夫讲究,十天倒有六天不知道茶香为何物,眼下终于喝到好茶,不由精心细品,顾不上搭话。

  夏开颜放下茶盏,笑道:“爱酒、爱茶和爱吃之人各得其乐,岂不是很好?”

  祝舜理看着夏开颜,忽有些别扭道:“你爱茶,我爱酒,我们来这里再合适不过,可惜京洛没有这样的茶楼。不过,等回了京洛,我还是可以天天请你喝茶。”

  夏开颜一愣,茫然的望着祝舜理,蓦地心弦微颤,好像读懂了祝舜理的言外之意。

  身边的陶九思正沉迷于茶水,对面的卫负雪低头看着菜单,窗边的花云台站着专心望风,谁都没有留意祝舜理方才那句话。

  这一瞬间,几人虽然同坐一桌,但好像只有他和祝舜理达成了微妙的共识。

  转瞬间,夏开颜就笑了,轻轻道:“祝大人可要破费了,我可不像小陶那样不讲究,我是一定要喝最贵最好的茶叶。”

  祝舜理看着夏开颜,拍拍胸脯,“我的俸禄能买得起,你放心喝!”

  夏开颜自从那日不顾一切的背着祝舜理冲出包围,他便意识到自己对祝舜理是不同的。

  就算是小陶受伤,可他还有理智,还知道要劝住卫负雪不可屠城,可轮到祝舜理深陷旋涡,他却连一丝理智也无。

  活着带他出去,那时的夏开颜满脑只有这一句话。

  祝舜理和夏开颜正脉脉对望,卫负雪忽地抬起头,“小陶,这家没有鲈鱼,要不要换家店去吃。”

  陶九思大大的吸一口茶香,又小小嘬一口茶水,才道:“无妨,能吃饱就好,鲈鱼改日再吃也是一样。”

  卫负雪笑着点点头,又低头要去看菜单。

  忽然花云台眉头紧蹙,低声道:“殿下,你们看那人是谁。”

  几人同时向窗外望去,只见街上走着一行气度不凡之人,各个人高马大,身强体壮,看着就有功夫在身。为首的高大男子穿一身金丝烫边的黑衣,容貌不俗,颇有威仪,可陶九思等人见了,却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唱哪处?传说中的冤家路窄?”陶九思轻笑道。

  “右脸有疤,莫非此人就是齐闲度?”夏开颜惊道。

  卫负雪淡淡的点点头,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他来贺新做什么?”夏开颜疑惑道。

  “肯定不会是好事。”陶九思断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