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人将苏文正夫妇和贺溪云夫妇送回了安宁,卫负雪带着陶九思马不停蹄,两人只用了十五天就回了宁省。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此时宁省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

  却说两个多月前,季鸢飞代替卫负雪去巡视边关,可这一朝出了王府,竟然一直迟迟未归。连卫负雪都从楚王处回来了,季鸢飞还是音信全无。

  卫负雪去京洛前,曾安排姚望泽着人去探查,这人去了数十日,不久前才满脸焦急的回来,带回个让大家震惊不已的消息。

  卫负雪和陶九思一到王府,姚望泽就叫来探查那人将此事再说一遍。

  原来季鸢飞在巡查时竟然出事了,他和随从全被宁省和东齐交界的守军莫名扣下!

  那人支支吾吾一阵,又道:“这队守军驻扎在宁省最东边的城市武拓,据说是季先生月前巡视到此处的时候,宁津传来…传来…赵王病重的消息,接着城内士兵便哗变了,还扣下了季先生。”

  说完,偷偷去看卫负雪,见对方并没有责怪自己的意思,才将一颗心放回肚中。

  夏开颜忧心道:“但愿季先生不要受什么折磨才好,他一介文人,身子骨想必很弱。”随即脑海中浮现出一副季鸢飞被五花大绑,且皮开肉绽的画面。

  苏清泉也道:“守军哗变,季先生的处境怕是不妙。”

  赵王府内人人都在为季鸢飞的安全担心,然而此时此刻,季鸢飞正衣冠楚楚的坐在武拓州府里喝茶。

  “季先生,东齐陛下开出的条件真不赖,您老好好考虑考虑。”武拓守将张大勇坐在季鸢飞身侧,好言相劝,“再说如今您都在我们手上了,要么死,要么投降东齐,没有第三个选择。”

  季鸢飞心里着急,面上还保持着风度和淡定:“赵王待你们不薄,为何要背信弃义?”

  张大勇哈哈一笑,道:“不是我想通敌,实在是弟兄们扛不住赵王军纪,太严了,管得太多了,以前我们哪过过这种日子。可东齐那边就不一样了,不但开的条件好,还送了许多美女和财宝来,我手下的弟兄那还能坚持住?在大卫要过清心寡欲的苦日子,投了东齐就能随心所欲,这买卖人人都会算。”

  季鸢飞不语,这些兵油子,不是为了保家卫国,根本就是在投机。

  “先生,您在我这住了十几天,每天好茶好饭的供着,还体会不到东齐皇帝的善意吗?”

  季鸢飞不答,却道:“赵王殿下英明神武,你们若现在悔改,在下还可以为你们求求情。”

  张大勇啧啧两声,“季先生,我是个粗人,可不是个傻人,赵王那都病重了,还怎么英明,怎么神武?照我说,现在就是投奔东齐的大好时机。”

  季鸢飞和此人话不投机,干脆一门心思喝起茶来。

  张大勇见季鸢飞不开口,觉得没趣,便大摇大摆的出了房门,只嘱咐门口侍卫看好里面的人。

  季鸢飞耳边没了人喋喋不休,思绪又回到一个月前。

  当时他带着数十名随从巡查到武拓,和张大勇一见面他就觉得不对,别地的将领鲜有人知道赵王府的情况,可这张大勇一见面就打听赵王病情,这不得不让人生疑。等到晚间宴饮,季鸢飞嘱咐一名随从趁大家酒醉之时,潜行去守军各处刺探一番情况。

  果不其然,在张大勇的大帐内竟然藏着一个东齐人!那人看着三十出头,穿着东齐军服,个头很高,相貌堂堂,英武不凡。

  忽然那人转了个身,露出另外半张脸,随从猝然一愣,只见这半张脸竟有一道狰狞的疤痕,从太阳穴划到面颊,不过倒不折损此人的容貌,反而更显威严。

  季鸢飞闻讯大惊,不管这东齐人到底是谁,这张大勇的叛变已是板上钉钉,而一见面多方打探卫负雪的身体状况,大概是在盘算起兵的时间。

  推测出这个结果,季鸢飞立马吩咐随从收拾东西,预备连夜离开武拓回宁津,可当他们刚出大帐,就见到一脸笑嘻嘻的张大勇带着数百人围在四周,张大勇笑道:“季先生见微知著,在下佩服,不过既然发现了这个秘密,就暂时要留在武拓做客吧,也好让我再尽尽地主之谊。”

  就这样,季鸢飞被扣下十几天,而从赵王府带来的一干随从亦是不知生死。

  卫负雪和陶九思此时还不知道武拓守军已经通敌,两人为救季鸢飞,点了两千王府亲至武拓。

  不过,走前陶九思忽然模模糊糊的记起来,上辈子貌似见过卫负雪递上来的文书,说某处守军叛变,但时间久远,不知道说的是不是武拓,为防万一,又让沈节义拨了两万人让叶流风带队随后赶到。

  武拓扼守大卫和东齐的要冲,是两国交战的必争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卫向来重兵把守,但是到了卫无月这一代君主,国力大大不如从前,连带着守备也放松起来,如今武拓驻兵从数量到质量都没法再和以前相比。

  卫负雪和陶九思赶到武拓,一开始得到的信息是守军不满军纪,趁着有谣言说赵王病重而哗变。

  卫负雪便派人给张大勇送信,说自己病重纯属子虚乌有,希望用和谈解决这一危机,同时他也没放松警惕,让叶流风带着两万人驻扎在不远处,以防情况有变。

  不久,张大勇也回信一封,哭诉兄弟们很不容易,这次哗变实乃不得已而为之,望赵王宽允几日,他再好好的给手下做做工作。另外,季鸢飞等人吃的好睡得好,让赵王殿下不必担心。

  卫负雪又回信道,可以宽裕几日,还告诉张大勇兄弟们有什么意见放心大胆的说,他事后绝对不追究。

  张大勇又回复,赵王大恩铭感五内,他一定竭尽全力云云。

  一来二去,两人折腾了十几日,还是不见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眼看着就是六月中旬,他们在这件事上耗时已久,陶九思终于坐不住了,暗示卫负雪道:“殿下,向来哗变都是不满现行待遇,他们应该会提出具体要求,和咱们逐条讨价还价,可是咱们在这盘桓这么久,张大勇多是说些虚头巴脑的玩意。”

  卫负雪看他一眼,若有所思道:“你是想说张大勇通敌?”

  陶九思点点头:“现在不过是拖延时间而已,最大的可能便是在等东齐那边的指示。”

  一旁的叶流风取出地图,指着武拓,道:“殿下,武拓是大卫要塞,就算张大勇只是哗变,咱们也应该借机换上放心的守将才好。”

  陶九思道:“张大勇故布疑阵这么久,咱们也一直没有动作,他大概以为咱们上当,很可能会放松警惕,如果我们此时攻城,一定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卫负雪一手撑着头,沉思片刻,问道:“武拓大概有多少守军?”

  “大概有三万人左右。”叶流风答道:“虽然比咱们人数多,但自从哗变以后,这三万人全部退至城内,如果咱们围上他们一段时间,对方粮草断绝,很有可能不战而溃。”

  卫负雪拿起地图,仔细看了一会,道:“小陶,你的意思呢?”

  外界说赵王能谋善断,做出的决定绝不轻易更改,但赵王府上下都知道,赵王不但事事要问陶九思的意思,而且陶九思坚持不让做的事,十有八九赵王都会放弃,且从王府的家务事到兵戎相见的攻城掠地,皆是一般无二。

  渐渐地,所有人都知道王府其实有两个主子,一个自然是赵王,另一个便是陶九思。

  此时亦是如此,赵王心中已经有了决断,可是他还是要听一听陶九思的意思。

  陶九思蹙眉想了一阵,道:“流风说的有道理,咱们粮草无忧,大可以先围上一段时间,张大勇军纪涣散,坚持不了多久人心就会浮动,那时候攻城事半功倍。”

  卫负雪点点头,偷偷的拽住陶九思的手,不住的摩挲,云淡风轻道:“流风,小陶所说就是我的意思,去办吧。”

  叶流风眼皮一抖,被赵王撒的狗粮差点噎死,赶忙低下头:“是,我这就去安排。”

  叶流风一出门,陶九思便甩开卫负雪的手,警告道:“以后有人在不准拉拉扯扯!”

  卫负雪眸光一闪,将陶九思圈在椅子上,沉声道:“小陶,现在没人了……”

  陶九思:“你!你……唔……”

  说真的,陶九思有点怀念以前冷面卫负雪了,至少能让他安生片刻。

  千里之外,东齐皇宫,齐闲度阴晴不定的眸子盯着窗外晦暗的天色,玩味道:“哦?他竟然亲自来了?有意思,有意思。”

  轰隆,一道闪电劈过,昏暗的室内亮了一瞬。卢斗星恰好抬头去看齐闲度,蓦地,他发现颇为英俊的齐闲度竟然莫名可怖,尤其是那张带着笑意的右脸,更是前所未有的诡异。

  卢斗星打了个寒颤,赶紧再次低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