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燕乐寒枝>第187章 宫阙相向开

  结社率接近承乾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仅仅为了帮助他除掉李泰,他有一种更大的野心。

  承乾并不知道他已经将多么大危险带入了皇宫大内。结社率利用入住东宫的便利,已将两名突厥勇士扮作舞伎悄然送进了太常寺和宜咏坊中,每日排练歌舞,没有露出任何破绽。

  他也暗自召集了献给东宫的突厥士卒,吩咐道,“本王花了这么长的时间逢迎太子,只是为了实现本王的心愿,你等都是我的心腹之人,待我成功之后自当都是开国功臣。”几人伏拜在地,纷纷表示愿意为结社率效命。

  东宫之中,结社率与太子、元昌、杜荷等人谋划将在何时何处刺杀李泰。结社率便说道,“李泰十分谨慎狡诈,陛下又允许他出入宫禁可以带侍卫,平时接近不易。但元旦朝贺之日,陛下大宴群臣,防备松懈,是我们下手的良机。李泰进入凌烟阁前,按规矩要在侧殿稍歇片刻,而此刻献《破阵乐》的舞伎已经立于廊下准备献舞,我们的人便埋伏其中。李泰入殿不准带剑,也不能带护卫,自然不是突厥舞伎们的对手,这样神不知鬼不觉便可把他杀掉。殿下以为如何呢?”

  承乾点头称是。但他特意嘱咐,一定要在侧殿动手,万万不可伤及他人。结社率应允下来,让承乾放心,只说舞伎训练有素,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一定让李泰当场毙命。

  在私底下,结社率却和自己的属下说道,“承乾轻信我们,尚不知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李泰,而是陛下。倒是汉王李元昌是个明白人,早已吩咐我们将陛下和李泰尽数斩杀,至于留不留承乾嘛,到时候就看他的表现了。毕竟这一路的安排布置,没有东宫手令可成不了事。”

  属下说道,“王子,我有个提议,我们不必等到大宴之时,也不必听命于太子,就可以轻而易举,取得李世民的首级。”

  “哦?是何等计策?”

  “王子,我已打探清楚,除夕之日,晋王李治代替陛下入夜进宫祭奠文德皇后,将在四更出宫。当时的守卫是平时的一半,晋王仪仗放行的时候,趁着人员混乱,我们就从宫门混了进去。按照计划与突厥舞人里应外合,直通太极殿皇帝的御帐,杀掉李世民,夺取皇位,到时候太子也只能听命于我们,也不用李元昌等人居中搅和,则可大功告成。”

  结社率听闻,便也应允,“此法可以一试,但要十分谨慎,详细布局,如若不成则不可打草惊蛇,我们还有第二套方案,总之,元旦之日便是李世民的死期。”

  李治现在是世民很宠爱的幼子。他身上没有承乾的阴暗和戾气,也没有李泰的刻意和做作,总是那么儒雅、安静,如皇子中的一股清流。

  每年在旧年辞去的时候,世民便吩咐李治代替自己去立正殿中祭奠长孙皇后。他甚至不想让承乾和李泰前去,总觉得让那么温润如玉的治儿祭拜,更符合思念无茵这件温馨美好的事。

  所以,李治这一日便奉旨入宫。兕子见到李治,便缠着不放,说她也很想和哥哥同去,世民同意了。兄妹两人一起长大,感情很深,但因为如今李治有了王府,见面也少了很多。

  两人按照礼节祭奠完毕,兕子想让哥哥留下陪自己。李治却说今日定然要出宫回府,不然明日元旦入宫朝贺没有朝服便是大不敬之罪。

  兕子恋恋不舍,正腻歪着,门外突然大风四起,折断枯枝,呼呼地吹出几分寒意。兕子说,“九哥,我有些害怕,你送我回明丽馆吧”。

  李治便依言送兕子回去,兄妹俩一路耳语,好不亲昵,兕子恋恋不舍。李治心中疼爱兕子,想着自己确实已经好久没有陪兕子。今日除夕,不如就所性留下来陪妹妹。

  于是他便答应道,“好吧,那九哥今晚不出宫了,好好陪你”。李治随后便吩咐侍从回府,明日一早取来朝服等候,然后自己和兕子一起坐在塌上闲聊起来。

  兕子问道,“九哥,你最近见过大哥和四哥吗。”

  “朝堂之上每日都见,但私底下便很少了。大哥和四哥他们……哎,老是针锋相对的。”

  “所以,我最喜欢九哥你呀,你真诚,率性,温和,不像四哥那么虚伪,大哥又总是那么不开心的样子。”

  “兕子,你最近是不是有点寂寞了。九哥近日也是朝务缠身,没多来看你。九哥保证以后多来,好不好?”

  “哈哈,你是你,大哥是大哥,我都懂的啦。只盼你们能和睦,我也就放心了。”

  “你个鬼精灵,不用担心我们,总归大家都会对你很好的。”

  “但愿如此……对了,九哥,父皇的妃子里,你最喜欢谁?”

  “这个……这个……不该我们乱说的吧。”

  “你说说看么,反正就我们两个。”

  “若是年轻美貌的,自然是新进宫的武才人喽。若是年长些的,淑妃年轻的时候肯定也是惊为天人。若是论及对父皇最尽心么,那肯定是贤妃了,就像小思对我一样呀。”小思是无茵千挑万选留给李治的贴身侍女,也是样貌温柔,体贴周到的。

  “欸,就知道你是用男人的眼光。”

  “那不然,我还能用女人的眼光啊?欸,兕子,那你告诉我女人的眼光是什么,你最喜欢的是谁?”

  “当然是贤妃了。我最心疼父皇,想来只也有她和我心思是一样的。”

  李治扑哧地笑出了声,“听你这么说,似乎这满宫里只有你们两人是心疼父皇的,其他人都是给父皇找麻烦的呢?”

  兕子也笑了起来,说道,“我看大差不差。对了九哥,你知道贤妃和父皇小时候的故事么。”

  李治脸红起来,“啊,这个……这个不是我们该打听的事情吧……你知道这么多干嘛……”

  正在这时候,盈盈走了进来,看到李治和兕子俩人高兴亲昵的样子,含笑问道,“你们在说什么,这么高兴?晋王可是好久没来看公主了。”

  李治彬彬有礼的起身,“姨娘。是啊,我也想念妹妹。这不,今日我不出宫,陪兕子”。

  “嗯,那你们兄妹俩多玩儿会,这点心给你们留下,我就不打扰了。”盈盈满心疼爱的说着。

  “诶诶……姨娘你别走,我和九哥正在说你呢……”

  兕子叫着她。“说我,说我什么?”

  兕子抢白说,“姨娘,九哥说你对父皇和小思对他是一样的。我说不是。到底是不是啊。”

  “你个鬼精灵,哪有女儿缠着姨娘问这种问题的……”

  李治说道,“就是,姨娘别理她”

  “在你们男人眼中恐怕是……可我不觉得。姨娘这般才貌双全,我就很好奇了,父皇怎么舍得让你只做侍女呢。”

  盈盈听了孩子们天真的问话,说道,“做侍女也没有什么不好呀,至少可以与陛下朝夕相处,整日在一起。还可以随陛下出门征战,不是更好嘛?”

  兕子说,“真的吗”

  “那当然,你还是好好问问九哥心中怎么看小思吧。”

  李治听了,脸颊绯红起来,显然,小思已然是他心里疼爱的人。

  “好啦,你们聊,我去给你们弄点宵夜吧。”

  两人很开心的你一言我一语,聊着宫中的故事,玩闹够了,兕子困得睡去。晋王也在旁边的塌上歇下。

  盈盈看着他们,不由得想到李明,她摇了摇头,在朔朔冷风之中一路走回安仁殿。她眼独自坐在案几前,点起一支红烛,她凝视着这微微跳动的火光,想祈祷些什么,但似乎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明日,便是新的一年了。她愿一切都好,也祝福自己身边唯一的亲人,愿帝永无穷。

  她悄悄从桌屉之中拿出今日丽婉送来的李明的一幅字,是梁朝诗人庾肩吾一首吟咏岁暮之作:

  “岁序已云殚,春心不自安。聊开柏叶酒,试奠五辛盘。金薄图神燕,朱泥印鬼丸。梅花应可折,惜为雪中看。”

  她暗自微笑,揣想着如今那孩子,会是怎样的可爱和贴心。从这字中,能够看出,他一定是个温和又儒雅的男孩,他下笔稚嫩,却处处能见坚毅挺拔。将来,他一定会长成一个玉树临风又才华横溢的男子,如他的亲生父亲一样。

  她想到这,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止不住的流下来。此时此刻,她更应该祝福明儿。也许出嗣他人的明儿会因祸得福,拥有一个更自由的人生吧。

  今日辞旧岁,世民终于去了杨藜宫里。世民和杨藜对坐,想到当时那种炽热的爱,如今已经被岁月消磨的差不多了。杨藜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令他不快的事,也没有刻意的邀宠或者是苦心经营,若再提起当初,恐怕就是不合时宜。

  她果然比其它妃嫔更适应宫廷生活。李恪已经娶妻生子,他现下远离京师,驻守封地。杨藜时不时前去李恪那里小住,算是调养。世民看着杨藜,杨藜比自己还要年长两岁,美人迟暮,好比英雄白头。

  杨藜轻声问道,“陛下这样看着臣妾,好像不认识似的。”

  “朕是看你似乎和从前有些不同了。”

  “如今臣妾已经到了如今这个年纪,怎还能看出从前的影子呢。”

  “不,不是容貌的变化,而是一种感觉。”

  “陛下……臣妾说过,不要回忆的”

  世民听了有些难过,不知道怎么接话下去,于是只好谈到李恪,若不要回忆,李恪便是他们共同的话题。

  “朕知道恪儿在安州任上做的不错,朕很欣慰。”

  “这是臣妾母子如今能为陛下做的。”

  世民听这一句话中有话,点了点头,“恪儿近年来历练有成,对功名利禄又能看得恬淡,朕要感谢你的教导。”

  “臣妾替恪儿谢过陛下夸奖。”

  “阴氏教养李祐,就不及太多了,祐儿那孩子,早晚要闯出祸来。”

  “孩子们性情总归是不同,陛下疼爱他们,他们也都会感激陛下的。”

  世民想和杨藜说点其它的话,或者是更深情的话。但不知为什么,可能是很久不说,或是很久不再亲密无间便再回不到从前了。不仅欲言又止,到最后反而连想说的也罢了。世民心中也不愿如此,但也无法,于是便总是来坐坐,谈谈李恪便想离开了。

  杨藜当然知道,她对如何回到当年的挚爱也是无能为力,倒不如放开了手。与其在这里尴尬,还不如让世民去新人那里多些快乐,未来多多照顾李恪和李愔。

  她岂不知,这不怪她,也不怪世民。

  她长在深宫,自小便看惯了宫中的盛衰荣辱,哪里还会费力费心去争取,不过求得一个明哲保身,平安度日。

  那深刻的爱呢,她只愿为一人之妻的愿望,此生是无法实现了。

  而那恩宠,缠绵,都无非是过眼烟云,锦上添花,并不长久。她又何须耗尽心力呢。

  她目送世民离开,凝视着宫墙,两朝三代,她对这里的一点一滴,还有什么不了解,不明白,或者还会有什么特别的期待吗?

  不。不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