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燕乐寒枝>第123章 域外胡音

  又到初秋。长安终日暖阳,天气晴好,不冷不热。宜咏坊又来了一批新的女伎,正为陛下巡幸骊山温泉行宫忙碌着。一次研习之中,盈盈便向吕才询问,“先生,听说北方戎狄乐舞也有很多可取之处。四方酋长首领既然尊称陛下为天可汗,若能将胡乐和胡舞添加到宫廷乐舞之中,不仅更有情韵,还显得皇家博大胸怀,兼容并蓄。更能为陛下赢得四方蛮夷之心。”

  吕才道,“你说的不错,贞观二年,太常寺钦定的十部乐中便包含了不少高昌、龟兹、突厥等国之音乐。若与宴饮之乐结合起来,编排舞蹈,确实可以有不同寻常的效果。我们倒可以一试。”

  “陛下平复突厥已经有些日子了,颉利可汗也住在京城,听闻突厥百姓定居长安的已经有万余户,如果我们以这突厥乐舞为契机,和清乐融合起来编排新曲,不仅意义不同,应该也甚是好看”。

  这些日子,盈盈和吕才的会面多半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进行的。盈盈恪守礼仪,对吕才总是毕恭毕敬。吕才眼见这个美丽的姑娘越来越丰富而美好,倒放下之前的担心,还有他自己那喜欢盈盈的惆怅心思。细心教习乐伎,研习乐理,帮助盈盈将宜咏坊的理念和乐舞的质量不断提升起来。

  他也发现自己也因为盈盈的存在而灵感迭起,似乎把前半生的才华都发挥在此了,最近的日子无论作曲还是编排,几乎都是高山流水,一气呵成。他暗自寻思着,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那种知己的,独一无二的,或者说来自神助的力量吗。

  他突然想到,难道陛下喜欢的,也是这种感觉?这若即若离,又割舍不下的美感,的确让他也有些痴醉。他甚至好奇,觉得这个女人宛如是一部好书,令他不想翻到结尾,也不想合上,只是想一页一页的读下去,甚至读上一辈子。

  “盈盈,你说的很对,其实自旧隋以来,宫廷乐舞就已经和戎狄乐舞紧密融合起来了,眼下只缺少一个曲目,发扬光大。”

  “那依先生看,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呢。”

  “长安坊间的商业本就繁荣,陛下荡平突厥之后,将其子民就近安置,让他们能够用熟悉的方式生产生活,便更有不少富人商贾来往于京城之间。长安本就自由开放,许多茶楼酒肆以突厥、龟兹等国的胡姬乐舞吸引客人,所以,民间早已流行了一阵。你既然想了解,我们不如到街上去看看,看看民间是如何歌舞娱情的,好不好?”

  “好啊,如今宫中女官每月可休息一日,也可出宫探望家人,算来也快到了,不如那一日,我们一同前往?”

  吕才点头应是,他每次看到盈盈蛾眉淡扫,衣衫素俭,却专注、神往又自信的样子,就如将军立志攻克城池,仿佛文人想要文动天下,这怎么不是一种分外动人的美丽呢。

  盈盈女扮男装,与吕才来到长安突厥歌舞最富盛名的一间酒肆,准备体会一下这等乐舞究竟有何种迷人之处。这是盈盈再入宫廷之后第一次出宫。她呼吸着宫外的空气,再也没有乌泱泱一片仪仗和人群,再也不用亦步亦趋都小心翼翼,觉得浑身都舒展起来。

  吕才忍不住赞叹,“盈盈,你穿男装,倒真是一个英俊公子呢。”

  “你没见过陛下还是公子时候的样子,那才是英俊呢”,盈盈笑着脱口而出,但说完后便觉得有些不妥,连忙掩饰道,“我是说……”

  吕才倒没有什么不悦,“陛下如今风华正茂,英姿挺拔,年轻时候怎么可能不是英俊的翩翩少年呢,人中龙凤都是打小就看出来的,怎么是寻常人可比。”

  盈盈含着笑,似乎在片刻间回到遥远的过去沉迷了一下。

  吕才接着说道,“盈盈,你可知道你在《秦王破阵乐》中女扮男装,在民间有多风行么,很多贵族女子都流行穿着男装,在街上游玩儿呢。”

  “听陛下说起过,原来这是真的。”

  “听说阴妃自那以后,也喜欢女扮男装,陛下似乎还很喜欢。”

  “我也听说了,随她去吧,不是她,也会有别人。我只做好现下我能做的事,何必操心那么多呢”

  “盈盈,你做到了。”

  “还要多谢谢先生,若不是先生领我脱胎换骨,我又怎能有今天呢”。

  “你得到你想要的了么?”吕才看着她,问道。盈盈明白他的意思,便说道,“至少现在不错,对不对?”

  盈盈望着街市中繁华的景象,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盈盈问道,“先生觉得突厥、龟兹乐舞的长处究竟在哪里呢。”

  “西域之舞多用鼓乐制造节拍,讲求‘心应弦,手应鼓’,后来也融合了胡笳横吹、大小琵琶,但更重视旋律的巧妙,踏歌腾舞,节奏鲜明,舞袖随风,如飘摇回雪。隋朝燕乐二十八调便以此为基础。”

  “我看了这半日,倒更多的体会出西域之舞不像是我们这般精工细作,倒就像在他们的生活里,用乐、用舞,表现衣食住行,表达喜怒哀乐。这样,乐舞似乎更贴近人心,贴近情感,所谓载歌载舞,怕就是这个感觉了。”

  “你说的没错,所以舒展自然,又可细腻,又可豪迈,这不在于如何排练,倒再于是什么样的心境使然。”

  “先生,我有个主意。长安城胡汉贸易如此繁盛,不如我们以突厥和汉人在长安互市为背景,写作一曲欢欣之舞。既能感受那种生活里柴米油盐的快乐,如汉人吟诗作赋一般自然,又能体现陛下怀柔天下,融合四海之政的成效,体现四方蛮夷对天可汗的真心拥戴。不知可好?”

  “如此甚好,前朝已有《柘枝舞》的底子,我们加以修改,再做一新曲乐舞?”

  两人话音刚落,吕才向庭前一指,说道,“你看,这便是近年颇为流行的《柘枝舞》了”。盈盈眼见酒肆之中上来□□名胡姬,再厅堂之中腾舞,但只作背景,其中只烘托了一人领衔。

  只见这名胡姬古铜色的皮肤,眼如墨水,灵动含情。上身半裸,下着短裙,手揽披帛,长袖善舞。随着鼓乐与琵琶声起,胡姬身段柔软,充满灵活之意,那种妖娆不绝的异域风情,令在场宾客流连忘返,下倒厅堂之中与她共舞起来。

  盈盈凝神静思,细细体察,时不时与吕才讨论一二。她突然发现《柘枝舞》流传至今,“踏歌腾舞”四个字便是其中真谛。这并非是胡地的献礼,而这就是他们,是他们的形、情、心、声。

  一日之间,伴随着那令人欢乐的鼓点与胡姬的婀娜,他们便把乐曲加以删改,又重新写了出来。吕才又道,“若是寻常舞蹈这样便可,但若以“互市”为题,则不如改成双人舞,来去往还,你中有我,我中又你,增强些情节与场景,岂不是更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