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燕乐寒枝>第64章 高处寒

  世民进封天策上将之后,国无战事,便勤于修文。李渊心中本来并无不满,他内心其实还是宠爱世民的。建成倒是心中有些慌神,对世民的功劳十分忌惮,总觉得太子之位受到威胁。

  东宫冼马魏征向建成建议他请旨去北方安抚边疆。李渊明白,近年世民早已平定天下,威震全国,北方边疆不是早已归降,就是闻风丧胆,根本没有安抚的必要。但为了平衡两人之间功勋和声望上的悬殊,便允准建成请求。

  建成这趟清闲又增荣光的差事回来,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李渊在朝堂之上大大夸赞了建成功劳,将功劳说得天花乱坠,给足脸面。原本世民平定洛阳之后风生水起,朝中不少人认为李渊又有改立世民之意,但从种种迹象来看,李渊似乎又打消了这种念头,仍然是建成占据上风。

  天策府众人反复品读陛下心意,也暗自为世民捏一把汗,感觉到欲辅助世民成就大事,还有很多路要走。

  世民听到父皇盛赞建成,心中不快,尤其见父皇故意找些有的没的理由颂扬太子之功,又引来群臣啧啧称赞的时候。若真有那么大功劳也罢了,但分明这是父皇故意在表明一种态度。想到之前父皇曾经许诺过攻下洛阳之后改立他为太子,如今和没说过一样。

  世民摇头苦笑,有些伤感父皇的出尔反尔,也反感建成处处明里暗里针对自己。又想到元吉自小和建成亲近,建成这些年来更是有意笼络元吉。两人来往密切,目的也只是针对自己罢了。他本不愿多想这些事,但这些事却见缝插针,总是在他的周围缠绕,时不时给他些不好的感觉。

  元吉跟着世民在洛阳之战中夺取一些军功,但和两位哥哥比还差得很远。元吉又自小厌恶世民,便和建成结成一派。

  这一日,建成来到齐王府中找元吉,与之商讨应对世民的策略,他笑着讲到今日张婕妤就狠狠的在李渊面前告了世民一状。

  李渊来到张婕妤宫中,看到婕妤梨花带雨哭个不住。李渊便心疼的问她:“怎么了,又谁欺负你了。”

  张婕妤哭诉着说:“陛下,臣妾真是被人欺负了,陛下要为臣妾作主啊。”

  李渊这个年纪,最是禁不住美人怀中撒娇,于是赶忙哄着:“有什么委屈快说出来,朕替你作主。”

  婕妤哭诉:“陛下还记得,前几日陛下将洛阳城外一块数十倾的地赐给臣妾父亲的事吗。”

  “当然记得了,朕金口玉言,亲手写了手诏。”

  “是啊。陛下手诏,谁敢抗旨,臣妾本来以为此事已妥当,就叫父亲前去收地,可是万万没想到,天策上将以奖励有功之臣为名,把那块地赐给了淮安王李神通了。父亲拿着陛下手诏去找李神通,谁知他竟然说此地是天策上将封给他的,态度蛮横,拒不交出。父亲畏惧他和天策上将,也不敢声张,只好把委屈倾诉给臣妾。父亲就臣妾一个女儿,父亲受辱,要臣妾还如何能安心侍奉陛下呢。再说,陛下手诏都不如上将的命令,上将又一向不喜臣妾,处处为难,以后要臣妾可要如何是好呢”。

  被张婕妤这么添油加醋,声情并茂的一说,李渊听了很是生气,他立刻派人去传世民入宫。世民刚刚回府中不久,因为心中不悦,便想去文学馆清净片刻。但迎面遇到韦珪身边的侍女,只说韦珪今日做了他喜欢的点心,想请他过去小坐。

  他有些懒怠,便说自己要去书房议事,等下再过来。侍女应声离去。

  他又想到韦珪刚刚来到府中,也是头一次来请自己,若不去一趟怕她心中难受,又叫侍女回来,转身准备前去。

  世民心下带着些为难,一路前行,面容有些疲惫,却眼见无茵和杨藜在一处凉亭中闲话。

  见他过来,无茵满脸堆笑地唤他:“二郎,你怎么这个时候回来了?”

  杨藜则连忙起身,对他屈膝行礼,轻唤一声:“殿下……”

  “免了免了……”他和无茵并肩而坐,见杨藜退后两步侍立一旁,又挥手示意杨藜也坐下。

  世民看到杨藜也终于守着侍妾的规矩,每见自己必要行礼,只能称呼敬语而不是名字,若不得吩咐也不能和自己同坐……一点一滴之间都这么谨慎,她已然都接受了。这似乎与之前那个骄傲而爽朗的公主判若两人,他便突然在心里涌上许多的不忍。

  他掩饰住自己的情绪,问:“你们在做什么?”

  无茵笑着:“这几日天气好,这不,带了恪儿在这儿晒太阳呢。”

  世民听了,连忙岔开话题:“哦?让我看看恪儿。”

  乳母把恪儿抱过来,杨藜本想接过来再抱给世民,谁知无茵上前吩咐乳母:“我来吧。”

  乳母依言把恪儿抱给无茵,无茵满脸亲昵:“恪儿乖,给你阿耶看看,看多可爱多健壮啊。”

  杨藜只在一边侧身看着孩子,也陪笑着。无茵是孩子的嫡母,由她抱给世民看理所应当。世民逗弄了孩子一会儿,眼见杨藜那落寞的脸色,谦卑隐忍的神情,知道即使此刻三人同时在此,妻妾之间有多么大的鸿沟。而自己如今又得分了些心思给了韦珪,实在委屈了杨藜。

  世民让乳母把孩子抱下去。无茵又问:“二郎,你很少在这个时间回府,可是有什么事?”

  世民有些支吾的说:“哦,没有,珪儿说有些事相商,便抽空去一趟。”

  “哦”无茵说道:“那你快去吧,别让她等久了。”

  “好”世民起身要走,却见来人禀报:“启禀上将,陛下要您立刻入宫议事。”世民有些奇异,自己刚从宫里回来,为何又要入宫,但也没没停留片刻,立即动身。

  李渊盛怒,他大声质问世民:“你是怎么回事,怎么会如此不尊圣旨,对朕的爱妃如此苛刻。难道只会将土地珍宝,还有你手中的土地分封给你手下的功臣吗?你究竟意欲何为?”

  世民听到父亲对自己如此斥问,很是委屈,知道着肯定是张婕妤添油加醋,所进不少谗言。但他也确实是把地分封给了李神通,并不知道还有陛下的手诏。于是诚惶诚恐地向父皇认错:“父皇息怒,儿臣并不知道是父皇手诏。儿臣知错,马上将那块地还给婕妤父亲。”

  李渊又很生气地训斥几句:“以后不准在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有,朕是下旨准你将洛阳宫中珠宝绸缎搬赏将士,但朕的爱妃想去挑些金玉珍玩你都拦阻,是不是太过分了?!难道洛阳是你的天下,连朕都不能碰上一碰吗?”

  “父皇……这,世民赶忙跪下,宽厚的胸膛腰背如雕塑一般,他为自己辩解:“父皇,儿臣不敢。儿臣只是想着将洛阳宫中珍宝尽数登记造册,献给父皇,再由父皇赏赐更显皇恩浩荡。儿臣万万不敢有非分之想,还请父皇明鉴!”

  李渊见世民如此诚恳,想到世民确实贡献出了洛阳宫里的所有珍宝。而自己让张、尹二妃在长安随意挑选珍玩比在洛阳更得体面,两人高兴得围着自己承欢了好几天。于是气消了些,却提高声音严令世民以后不许再发生这样的事。世民隐藏着一脸委屈,连声答应,独自起身退下。

  世民走后,万贵妃走了进来。向李渊说道:“陛下干嘛对世民发这么大火?”

  李渊叹息一声:“哎,这孩子功劳太大,已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时日一久就怕失了分寸。”

  万氏一听,便在一旁劝导:“世民不会的,只看他平时对陛下的孝顺,也是只会为陛下分忧,而不愿为陛下添麻烦的。知子莫若父,孩子们若一时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陛下提点教导就是了。”

  万氏并没有针对这件事的对错,而是把话题引到李渊和世民的父子之情上。李渊听了,态度的确舒缓了起来:“听说世民私下收拢了洛阳的数车珍宝运到府中?”

  万贵妃笑道:“陛下,这便更不可能了。先不说世民光珠宝本册就给陛下进献了数本,单看看无茵、藜儿这些年的吃穿用度,就知道他们不是贪恋富贵之人了。”

  李渊想想,自言自语:“这倒也是。”他的情绪明显缓和了下来,背着手走出了寝殿。

  万贵妃摇了摇头,她本来就更喜欢世民多些,李宽过继给智云后,更是把世民当作自己人一样看待。无茵又经常来看望自己,几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世民从宫中回到书房,实在有些沮丧。许多年来,他一直志在四方,不拘小节,来往之人不是名将便是鸿儒,豪杰意气,挥斥方遒,根本不屑于跟这些见识短浅,鼠目寸光、爱嚼舌根的嫔妃来往。

  他甚至不理解一向英武的父亲为什么会宠信这些庸俗脂粉。想到自己出身高贵的母亲,想到端庄温厚的万贵妃,还有自己身边一个个精致美好的女人。他不禁怀疑父亲是不是真的老了,还是当了皇帝以后性子就变了,竟然被这两个蠢女人笼络住,迷了心窍。

  以后这样的事怕是少不了,这要让他这堂堂的天策上将如何向这些女人低头呢?去花心思笼络这样的人,实在比什么都让他感到厌恶和委曲。

  “唉……”想到这里,世民长叹一声,闭上了双眼。正在这时,盈盈正好给他端上煮茶来,刚要退下。

  “等等”,世民唤住她,他定睛打量着清丽脱俗的盈盈,两下里不曾说话,又过来一会,他他轻声道:“陪我走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