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红尘饮>第26章

“是了,青山一脉是长孙氏所创,家母长孙皇后便是青山长孙的后人。当年圣上建立大唐盛世之初,内乱已平,外患不起,可是常年有些江湖上的邪道宵小之徒犯上作乱,甚是恼人,于是圣上降旨设长孙府,阿母师承青山,为第一任府主,缉拿乱党,保大唐安稳。”李承乾答道。

“那为何现在改名将军府了呢?”女子再问。

“阿母驾鹤之后,江湖多数作乱的门派早已覆灭,本来这长孙府也失去延续的必要,可圣上对阿母念念不忘,不忍撤去府邸。改长孙府为将军府,转武为军,主管军政要务。”李承乾缓缓说道。

“那承乾哥哥这一身武艺便是舅母所传?”昭仪听着陈年旧事,好不向往。

“是也,我这一路素雪绮罗掌便是阿母亲传,青山祖训,每一代必选出四位高手统领各门,每一代掌门皆是四位公推,阿母便是上一代掌法传人。可自长孙无极之后再无人同时贯通这四路武学。”李承乾接着道。

“为何?四路武学有何之难?”昭仪不解。

李承乾摇了摇头“昭仪,你可知习武之道,重在何处?”

“这我怎能不知,习武之道,重在练气,气不盈则意不到,意不到则招不通。”

“是了,这青山派的四门武艺学全也非难事,可是四路武艺心法气脉皆不相通,要同时使出只会气不顺,息不平,还不如单单一路武艺来得实在。”李承乾道出其中缘由“这也是为什么,无极师祖要把自身武艺以一化四。”

昭仪听罢笑道“原来如此,怪不得青山四杰各学一门武艺,那…那为何将军府和青山派常年没有来往呢?”

“昭仪你有所不知…”李承乾叹道,“江湖有言,秦州青山派,长安长孙府,本来这两家同为一脉,可是因为圣上下令剿灭江湖小门小派,惹得江湖众人不满,青山一脉也分为两派,支持朝廷的以家母长孙皇后为主,反对者以离凡的父亲离南为首。”

“哦?莫非这血案…”万昭仪有些明白过来,此事怕是脱不得李世民的天下大同之策。

李承乾点了点头,“本来事情吵吵也罢,可是圣上不满青山派有反戈势力,下令官兵把青山山门设营而围,攻打了三天两夜,大有灭派之意,此战家母虽然力劝圣上罢手,可是夫妻连心,家母深知圣上此意已决,于是率长孙府众人上山营救青山派,怎奈到了山门,青山派早已尸横遍野,血流成河,青山四杰令狐君、呼延柔儿、离南尽皆身亡。仅剩孤儿老小不到百人活了下来,最后四杰之一的阿母出面,才得以保下他们的性命。可是从此青山派分为二心,虽然名曰一脉,却已面和心离。”说到此,李承乾长叹一句“阿母临终还道:观我青山一脉,盛极之时遍布中原,如今因我惨着屠戮,到了泉下如何面见师祖长孙无极。”

“舅父为何这么做?是因为朝中大臣献的天下大同之策么?”万昭仪眉色沉沉,也没想到这青山派还有这样一段血腥的历史。

“不错,所谓天下大同,便是统商道归一,灭江湖不服,尊皇权传世。”李承乾点了点头。

“这样…这江湖…还是江湖么?”万昭仪叹了口气“想当年,江湖上多少门门派派,英雄好汉,八卦门,灵袖宫,独剑岭,龙牙寺,司空派,金海帮,快刀门,五仪山…还有不得道门…听闻也是大家所创…如今还剩下什么?”

李承乾淡淡扫着殿外,“是啊,如今的江湖确实没了些侠义正气…”

“原来如此…”万昭仪不免叹道,“所以这长孙府和青山派才分道扬镳,各行其路… 本自出一脉,两难入共土…”

李承乾听着女子叹息,只是端茶不语,静静的望着殿外夜色。

“以前的江湖如此广阔…多少门派…”想着,万昭仪双目一转,忽然笑了笑,“承乾哥哥,你在这将军府多年,也听闻了不少江湖趣事,不如给我讲几个故事吧!”

“你这丫头…”李承乾无奈摇头,心知这表妹当真是难缠的紧,苦笑道“罢了,今日若不和你说,怕是又要被你在父皇面前诬告一状。”

“嘿嘿,我那时不小心说漏嘴的…上次说李治去了青楼…也是碰巧…碰巧漏嘴给了宫女知道…怕是宫女说给了舅父吧!”万昭仪赶忙打了个哈哈。

“哎,你这丫头,也不知以后你的夫婿要是什么英雄好汉,才收得住你!”李承乾瞧了女子额头一下,笑道,“罢了罢了,你要听,我便说吧。”

“好啊,好啊!”万昭仪听着男子妥协,心中欢喜,不禁脚步轻迈,带着裙摆转了几圈,心中好不得意。

李承乾低叹摇头,心中思索片刻,缓缓开口,“那就和你说三个故事吧。”

“好~”万昭仪寻了个座位,急忙坐下,托着下巴望着面前男子,“三个什么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一个门派和一本经书。”李承乾慢慢斟了杯茶,开口诉说,直引的女子注目倾听,全神贯注。

“传言一百多年前,中原归峡州境,曾有一个神秘的道门,名曰不得道门。相传其开山祖师覃昭子是那道门始祖李耳的小徒弟,那年李耳悟透苍穹大道,西出函谷,留下一众弟子自行其道。有的生性淡泊,归隐山林。有的志向远大,步入仕途。更有那心怀道法苦念修为的后人,开立门户,邻山成派。偏偏这年纪最小的覃昭子,不是这般…”男子端起茶杯,望着面前烛火,缓缓说来。

“覃昭子…他…他又选了什么?没去做官,没去做隐士,也没去开山立派么?可他不是那不得道门的祖师吗?”女子歪着脑袋,不解问道。

“这覃昭子辞别李耳后,归了俗世,隐于红尘之中,娶妻生子,稍执家业。”男子淡淡道,“而后余年,他离了家门,游离四方,深觉道法并非那不食烟火的羽化登仙,而是红尘中这点点滴滴的人事沧桑。九百年后,中原归峡州境,却多出了一个道门,名曰不得,门下徒众炼丹修道匡扶百姓,行侠仗义多临世间,鼎盛之时,怕有千百之众。他们皆拜那覃昭子为祖师爷,传为中原大派之一。”

“李道人西出函谷,是一千年前的事了。”女子想了想,有些难解“那覃昭子就算辞别李耳的时候只有个娃娃大,他怎么还能活九百年创立不得道门,他莫非真的有仙法吗?”

“这不得道门,虽然也传了数代,观星君,紫天尊,云通道人,琅琊子,可他们每一代掌门都拜这覃昭子为开山祖师。”李承乾也摇了摇头,“所以这不得道门的起源,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便是第一代有明书记载的掌门观星君,也只是一百八十年前的人。可这覃昭子总得寻些传人,填补这漫长的七百年,才可传道至今。”

“莫非…莫非他真的是长生不老,活了七百岁?”女子急忙道,“这不得道门的消失,天下有两种传言,其一是仇家屠戮,其二便是他们都羽化登仙,修成大道了。”

“羽化登仙我是不信,不过这覃昭子活了多少年,怕是难以考究。”李承乾叹道,“如果要问这个问题,怕是要说起那本经书了。”

“什么经书?”女子又问。

“此书名曰《玉虚真经》,相传正是覃昭子长生的秘诀所在,里面所记内容大部为一般丹药,延年益寿,祛病消疾,可若是苦心专研却能从中悟出长生成仙之道,炼出不老丹药。”男子缓缓道,“也正是因为那覃昭子虚无缥缈的传言,让这本经书所载越传越神,更说是覃昭子得道成仙后的遗作,引得不少外人窥觊。”

“哦?他们自己道门有这宝贝书,怕是天天都钻研个不停,哪顾得上外人窥觊。”女子打趣道。

“不错。”李承乾点了点头,“他们的确抱着经书整日炼丹修道,早就忘了覃昭子创下这不得道门的意图。”

“覃昭子…玉虚真经…长生不老…”女子端着下巴摇头晃脑,喃喃道,“活这么长有什么好的,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去世了,那岂不是落得孤零零的一人在世上…”

李承乾也不接话,只是饮了半口茶,接着道,“你如此想,世人可是渴望长生的紧,所以这不得道门神秘的消失,怕还是和这本《玉虚真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