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小令传>第13章

  

  “把院子里头的雪扫了。”丽嬷嬷指了几个小厮,说道。

  “是,嬷嬷。”小厮领命。

  “嬷嬷,庄子送来账本、年货。”小丽姑姑走近说。

  “知道了。”

  丽嬷嬷穿得一身墨蓝,头发梳得□□,眼睛锐利,长了一副看上去不好惹的相貌。

  面无表情地看着小厮扫雪,隐约听见外门传来姜芙的笑声,知道姜柏元回来了,丽嬷嬷才露出个笑。

  “让厨房煮一壶梨茶来。”丽嬷嬷知道姜柏元和姜芙去了藏墨居。

  她作为吴氏的陪嫁姑姑,现今管着姜柏元的小院,和林令带来的陪嫁姑姑有些不对付。

  上头的姑姑管事不好别性子闹,但不拘着丫鬟小厮闹,下人里头热热闹闹,也传不到林令的耳朵。

  “是。”小丽姑姑去了厨房。

  见姜柏元、姜芙迈进了门,丽嬷嬷迎上去,“让厨房煮梨茶喝,夫人总是吃一些炸物,也不心疼孩子。”丽嬷嬷笑眯眯地说。

  “不必了,才吃了梨,嘴里甜的很,来金银花茶吧。”姜柏元年小但心思敏感,下人里的吵闹,瞒不过他的眼。

  丽嬷嬷笑容一滞,僵在脸上,“好,我让厨房重新煮。”

  姜柏元点点头,牵着姜芙往上房走。

  小小的四合院,正中三间正房,两侧厢房,出入门在东面,在大门、南面切了影壁,遮挡了外面视线,切割了下人房和厨房。

  一进门是中堂,放了柚木圆桌、圆墩,左边是卧室,右边做了书房。

  姜芙常来,他的玩具就在中堂的亮格柜收着,吃饱就撒欢,姜柏元见他玩得开心,直径走到书房,今天还有三张大字没写,诗也没读,忙得很。

  丽嬷嬷不高兴的来到厨房,她自认为对小少爷掏心掏肺,姜柏元却对她只防备着。

  “换了金银花茶。”丽嬷嬷让小丽姑姑换金银花煮。

  见自己的娘不高兴,小丽姑姑将煮壶交给小丫鬟,“娘…少爷还小,等长大了就明白您的良苦用心了。”边说边为丽嬷嬷按摩肩膀。

  “希望少爷早日…”丽嬷嬷扯出个笑,若不是姑娘临终前握着她的手把小少爷交给她,念着恩情,丽嬷嬷想,她早离开姜府,回乡养老。

  “今岁的收成怎么样?”丽嬷嬷年纪大了,只清点看账本,去庄子里验收都交给小丽姑姑。

  小丽姑姑苦笑,“这是一年比一年差,连铺子管事也哭穷。”

  “这是打量我们老妇弱孩,欺负我们呢!姑娘在时,谁敢欺瞒夹帐………!”丽嬷嬷气得胸脯大幅度起伏。

  “娘,别生气!”小丽姑姑连拍丽嬷嬷的后背。

  吴氏留下两个庄子,在上京三间店铺,千亩良田,八百亩旱田,又有五百亩的湖养殖场。

  早些年光景好,一年抛去成本,进账有一万五两,今年交上来只八千两银子。

  丽嬷嬷的丈夫和儿子管着庄子,女儿跟着她伺候姜柏元,可以说是对姜柏元忠心耿耿,说一不二。吴太师府也相信丽嬷嬷为人,将吴氏的遗产交给她,还给她家人除了奴籍。

  姜府不好越过亲家,管病故儿媳的遗产,金氏见吴太师府的态度凌然,便也不管,反正拿到手的是她孙子姜柏元。

  理了理衣襟,“倒两杯金银花茶,我送上去。”丽嬷嬷吩咐煮茶丫鬟。

  “是。”丫鬟小心翼翼把着茶壶,微黄带着花瓣的水咕噜咕噜冒泡,盛进花纹琉璃杯。

  丽嬷嬷动作仔细地端起茶盘,迈出厨房,护着昂贵的琉璃杯,绕进抄手游廊。

  守在上房门口的小厮机灵的为丽嬷嬷开门掀帘。

  “芙少爷。”丽嬷嬷屈了一下身,把茶盘放在中堂圆桌上。

  姜芙的奶娘守在一旁站着,丽嬷嬷对她笑道:“金银花茶降火去燥。”

  “待温一些,再喂。”奶娘回她道。

  丽嬷嬷笑点点头,亲自端了一盏送到书房。

  “元哥。”丽嬷嬷见姜柏元认真地写字,放下茶杯,站在书桌旁拿起墨条研磨。

  “呼”,捺出最后一笔,姜柏元松了口气。

  “嬷嬷。”

  “是。”丽嬷嬷说。

  “年关将至,母亲忙得很,管好下人的嘴!”姜柏元眼神凌厉,漫不经心地说。

  丽嬷嬷怔住,看着他,她笑着应了。

  眼前尊贵、穿着华服的少爷,渐渐和小时候的吴氏重合,丽嬷嬷很是欣慰,纵使有一天她不在了,少爷也能立起来了!

  02

  “太太好。”管事婆子笑得灿烂,向林令问安。

  林令坐在上位,命翠丹给她送一圆墩,“坐吧。”林令说。

  “哎!”婆子只坐了半边屁股。

  “今年的年货出息不错。”林令清点完账本,喜姑姑教导他要见见庄子的大管事,男人进不了后院,管事的家属可以召进来,说一会话、赏赐些缎子衣服,给下人看——做得好,主人是重视你的,不会寒了下人的心。

  “是,庄稼长得好,收成多。”婆子笑笑,接着说:“多亏了太太减息降租,庄子里人人手里存了余钱,白大让我替他谢谢太太,他家二蛮哥已经去学堂上学了。”

  林令听了,露出一个笑。

  白大是庄子里的猎户,他求了喜姑姑帮忙送他家二儿子进学堂,喜姑姑和林令说了这件事,林令随手把白二蛮送进乡里的学堂。

  这次送来的年货里,就有白大猎的三头山羊,冬季野生肉羊难捕,市场上寻常一只羊都要百两银子,也是难为他有这份心意了。

  说了会话,林令眼神一打,彩玉彩珠捧出一包袱、一支银叉。

  “你收下,一会再装两车棉衣棉裤回去。”林令慢慢地说。

  管事婆子爽快地收下,跪下来谢礼。

  “今年怕是会比往岁冷,我初来乍到,庄子就麻烦王管事了。”林令第一次接手,说话一字一句地琢磨。

  “这是哪里的话。”王婆子笑得合不拢嘴。

  林令有些乏,王婆子看眼色告退,林令让彩珠带她下去,去外院领棉衣棉裤。

  肚子饿得“咕咕”叫,才吃了午膳和点心,又饿又困,林令捏了待客的蟹粉糕点吃,双指大小的,一盘四个,吃了一个又一个,堪堪止住饿。

  彩玉端来热茶,林令喝了口,问:“离晚膳还有多久?”

  才说了话,外头进了一小厮,林令看是姜堰书房伺候的,让他起身。

  “大爷说今晚不回来用膳,现今和榛大爷在伦侯家吃酒。”小厮恭敬地说。

  “知道了。”挥手让他退下,林令放松腰身瘫在椅上。

  伦侯家是大房大小姐姜新的夫家,她嫁于伦世子爷伦宇清,二八年华,结婚十二载,育有一女一子。

  眼睛一睁,险些睡着,林令叫来翠菊 ,“你让喜姑姑叫厨房宰一只羊,半扇送去三哥府里,半扇送去伦侯府,拿几瓶羔酒、乌梅酒送。”

  “是,要不要拿些新送来缎子。”翠菊说。

  “挑颜色吉庆些的,再去开了库,挑一方进学砚台。”要送也不如送全,林令一一道。

  “是。”翠菊下去了。

  不一会儿,喜姑姑来了。

  她进门,看见林令屈了一下身,开始说:“这礼算是合全道了。”

  林令听她赞道,笑一声,知道喜姑姑还有事说。

  “既然往新大小姐那送了,林府也送了,不如再宰一头,家里还有长辈在呢。”喜姑姑说话留个尾,让林令琢磨。

  神情一醒,林令站起来正色道:“多谢姑姑教导。”沉思片刻,“还劳烦姑姑帮我分一分府里的礼了。”

  “是。”喜姑姑看林令开窍,微微一笑,“我们底下人家有老人的,晚上不吃燥热食物。”

  林令马上领会,“我记得年货里头有几支好参……”有些犹豫,看一眼喜姑姑,见她笑着点头,接着说:“把参拿出来,申时我亲自送过去。”

  喜姑姑笑着说:“这便好了,夫人你要细细体会这里头的功夫,以后就好办了。”

  林令谢她,喜姑姑便说要去看着分礼了。

  腰酸背痛,“难啊。”林令瘫坐,没姿没态的。

  彩珠回来了,恰好听见林令这一句,“现在难了,往后头就简单了。”

  “但愿吧。”林令无精打采地说。

  ----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次更新按照周一、四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