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晚晚竞折腰>第41章 抽丝剥茧

  可是昨日白天丁琼还活着, 也就是说凶手行凶所用的这个类似毒药的东西是有延时性的,不是马上发作的。

  但是仵作验过,说丁琼没有中毒。

  而且以丁大人夫妇的性子, 丁琼一夜之间死了, 他们肯定也会找大夫来看, 若是看出中毒,想必也会怀疑凶手另有其人,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味地迁怒前一日打了丁琼的韩锐。

  正是因为丁琼没有中毒迹象, 所以才将丁琼的死归咎于韩锐的一顿暴打。

  那么会不会存在这样一种可能?

  凶手所用的这个东西不是毒药, 但却能起到和毒药一样的效果, 致丁琼于死地, 所以才能行事隐蔽,瞒天过海?

  “昨日丁琼都见过谁?”苏竞晚抬起头来, 看向宋彬蔚。

  宋彬蔚顿了一下,“你跟我来。”说着便向院子的东南角走去。

  苏竞晚见状也跟了上去。

  东南角有两间耳房,一个小厮正拿着个扫帚在门口有气无力地划拉着,面容惆怅。

  唉, 少爷在他眼皮子底下死了,现在老爷夫人正伤心,顾不上他,等回头反应过来应该就会把他发卖了吧!

  少爷的脾气虽然不好, 但丁府给的月钱多啊!

  也不知下一次会遇上个什么人家……

  “这个就是丁琼的贴身小厮庆俞,昨晚就是他在值夜。”宋彬蔚向苏竞晚解释道。

  个头不高,面容白净, 眼下有明显的乌青,看来昨个儿夜里是没有睡好。

  苏竞晚看向庆俞,“昨日丁琼都见过谁?”

  正在思考自己以后的庆俞被两人打断遐思,想着既然老爷吩咐下来了,还是尽力配合吧,希望老爷惦记着他的好,不要把他卖得太远。

  “除了老爷和夫人,就只有孟大夫和少爷的两个朋友来过。”

  “孟大夫是你们府里惯用的大夫吗?”

  庆俞听出苏竞晚的意思,耐心解释道:“孟大夫是妙春堂的大夫,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一直为我们府上看诊,我们少爷从小到大除了回安阳的时候,一直都是由孟大夫看的,老爷夫人都很信任他。”

  “牛仵作也通医术,他看过孟大夫开的药方还有煮药剩的药渣,都没有问题。”宋彬蔚补充道。

  苏竞晚轻声道:“说说你们少爷的那两个朋友。”

  庆俞皱了皱眉头,努力回想,“卢明孙卢公子是前晌儿来的,卢公子来的时候还带了两株人参,和少爷说了一会儿话就离开了,大概待了不到半个时辰。史海昌史公子是午后来的,没有带东西,他是来找我们少爷借钱的,我们少爷没有借给他,史公子气呼呼地走了,大概待了两刻钟左右。”

  “卢明孙带来的人参,你们少爷可用了?”苏竞晚追问道。

  庆俞摇摇头,“我们府上不缺这个,并没有用,现在还在库房搁着呢。”

  “他们二人的性格如何?与你家少爷的交情如何?可知晓他们与你家少爷聊了什么?”苏竞晚接着问道。

  “卢公子和史公子都是我们少爷在安阳时认识的,卢公子是汤阴县知县的小儿子,平日里性情温和,待人友善,与我家少爷的关系还算不错。史公子是安阳富商史海荣的弟弟,性子豪爽,以前与我家少爷的关系倒是不错,现在却不敢说了……”庆俞言语间有些犹豫。

  “为何?还有史海昌既是富商子弟,又为何要向你家少爷借钱?”苏竞晚不解。

  庆俞抿了抿嘴,“那是因为我家少爷在安阳的时候闲着没事,就悄悄打着老爷的名号做生意,但手里又没钱,就拉了史公子入股,不过我家少爷可能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材料,运气也不好,运香料翻船,贩粮食被劫,几次下来都给赔了……”

  “史公子和他的兄长早已分家,手里的五万两银子都给搭了进去,史公子的兄长知道后就把他关在了家里,史公子不服,又正好碰上我家少爷回京,便偷偷跑了出来,搭着我们的船进京,想在京城混出个名堂。”

  “昨日史公子来好像是因为想在京城盘个绸缎铺子,但手里银子不多,想找我们少爷借点银子,我们少爷被人打了,还趴在床上,哪有心思应付他?敷衍了两句就叫他走了,史公子走的时候好像还不太高兴,骂骂咧咧的。”

  庆俞眨了眨眼,无奈道:“说什么之前因为跟着我们少爷做生意赔了好几万两银子,现在手头紧,想跟我们少爷借点银子,我们少爷都不借,说我们少爷忘恩负义什么的。”

  “其实我们少爷和客人说话时都是避着我们这些做下人的,也就是史公子临走时和我们少爷吵的那几句声音有些大,小的在院子里才听见的。”

  因为跟着丁琼做生意,赔了五万两银子,被兄长关在家里,背井离乡偷偷跑到京城,想要混出个名堂,结果和丁琼借钱开铺子却遭到拒绝。

  是人都会心里有些不平衡吧!

  五万两银子即便在商贾之家也不算小数目了,再加上因此引起的兄弟失和,独在异乡的困惑与无助……

  史海昌的杀人动机应该也算有了。

  苏竞晚继续问道:“那卢明孙呢?他是为何来京城?昨日和你家少爷又说了什么?”

  “卢公子学问很好,去年乡试还中了第三名,此次进京是因为下个月应天书院有考试,卢大人想让卢公子去应天书院读书,至于他们昨日说了什么,小的实在不知道,卢公子走后我家少爷神色如常,大抵只是来看望我家少爷的伤势吧。”

  进京参加应天书院的考试?

  和锐表哥来京的原因一样,再加上学问很好,性子温和,丁琼死前也没有和他发生争执,卢明孙的嫌疑确实要比史海昌小很多。

  庆俞的表情颇不在意,看来在庆俞看来,也是如此。

  可是有时候这种看似很正常的却更容易出其不意,瞒天过海。

  “史海昌和卢明孙住在哪里?”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宋彬蔚开口问道。

  “史公子住在长安大街东头的云来客栈,至于卢公子,小的只知道卢公子住在他的伯父卢浩卢大人府上,至于卢大人的府邸在哪里,小的也不清楚,大人不如去打听一下。”

  苏竞晚愣了一下,“卢浩?是在礼部任职的卢浩卢大人吗?”

  “对对对,卢大人在礼部任主事。”庆俞点头如捣蒜。

  竟然还碰上了老熟人!

  卢浩今年四十有五,和苏竞晚同在礼部任职,此次她来查案,手头有些事情还交给了卢浩处理,没成想他的侄子也成了此案的嫌疑人之一。

  苏竞晚和宋彬蔚打算去会会这两个人,便辞了庆俞,向大门走去。

  出了丁府大门后,苏竞晚准备向东走,宋彬蔚却拉着她的袖子向西走。

  “长安大街和卢府不是在东边吗?”

  苏竞晚虽因力量悬殊,被他拉着向西走,心里终究是有些不解的。

  “抄小路,近。”

  宋彬蔚松开她的袖子,冷冷吐出几个字,便径直向前面走去。

  苏竞晚幼时虽也在京城长大,但毕竟离开四年,京城不少街道巷子都经过整改,变得不太一样了,不像宋彬蔚久居京城,又在大理寺经常查案,故对京城的路况十分熟悉。

  苏竞晚只得再一次感叹宋彬蔚的专业,突然就想听听他对此案的看法。

  “宋寺正觉得这两个人哪个嫌疑更大?”

  宋彬蔚想了想,道:“不知道,证据未明前,他们都是清白的。”

  苏竞晚微愣,宋彬蔚的性子还真是正直啊,她本来打算和他讨论一下案情的。

  罢了罢了,大理寺有这样的好官也是京城乃至天下百姓的福气。

  她不再给自己找气受,加快脚步,跟紧了宋彬蔚。

  宋彬蔚说的没错,这条小路确实比较近,不过一刻钟他们就走到了云来客栈的门前。

  看来宋彬蔚的想法和自己一样,先查史海昌。

  其实她自己也说不清缘由,就是直觉吧!

  宋彬蔚跨步走向前台的掌柜,例行公事地拿出腰牌,“史海昌在哪?大理寺奉旨查案。”

  “在在……在三楼东边数第三间……”

  掌柜哪里见过这场面,顿时被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要不是撑着桌子,人怕是都站不稳了。

  宋彬蔚懒得与他多说,转身就向楼上走去。

  苏竞晚亦步亦趋地跟了上去。

  到了三楼,宋彬蔚随意瞥了一眼,便在一间客房门口站定,叩了三声房门。

  “请进。”

  里面传出一个清脆的男声。

  宋彬蔚推门进去,苏竞晚紧跟其后。

  “你们终于来了。”一个男子坐在桌旁,手中还拿着茶杯,表情惬意。

  屋里就只有他一个人,想来他就是史海昌了。

  苏竞晚注意到他床上有收拾好的包裹,徐徐道:“史公子这是准备要走?”

  史海昌将手中的茶杯放下,笑了笑,“本来是要的,听说丁琼死了后,我反而不敢走了。”

  “为何?”苏竞晚看向史海昌。

  史海昌神情随意,“我要走是因为我带的银子用得差不多了,丁琼又不肯借钱给我做生意,我不走难道留在京城喝西北风不成?我不走是因为丁琼死了,他之前让我赔过五万两银子,死之前又和我发生了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