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攻略病弱摄政王>第15章 过往

  谈怀,永熹五年状元,先入翰林,后得罗首辅赏识,官拜工部左侍郎。

  谈侍郎此人虽学识满腹,经纶盈袖,可从不参与党争,也不喜迎来送往。

  清流一般都活不长,手中有权也握不久。

  于是几年后,淮阳大水,谈怀被委命巡抚,理治水事。

  谈怀治了三年,几乎日日住在堤坝上,与河工同吃同睡,可最后,还是被一场大水冲垮。

  朝中弹劾的折子漫天,说谈怀只敛财,不治事。

  只有罗首辅肯保他,这才勉强又拖了一年。

  天下事都是先难后易,有了之前三年的经验,谈怀已经掌握了通河水流与泥沙淤积,正要付诸工程事。

  可惜,天也不肯垂怜。

  这最后一年,淮阳水患频发,几乎死了半城的百姓,直接将谈怀治水不利的罪名坐实,再也翻不了身。

  谈怀被夺去官身,关进刑部大牢,一关便是十余年。

  谈征垂了眼:“虽然最后祖父还是被赦免,但当年他得罪了司礼监的人,便将此事一直拖了下去。加之,祖父已经死了心,自己也不想出来,便一直呆在牢里了。”

  李昀摇摇头:“此事我并不知晓,待我回承启,定要替谈知府走一趟。”

  “多谢殿下。”谈征低道,“其实,淮阳的水患比之望台还要凶猛一些。此次望台堤坝被毁,虽是人为,可若是如往年一般连降暴雨,不必申总督自己动手,堤坝自己便会塌。望台如此,何况淮阳。”

  “是。”裴醉无奈道,“每年在治水、修堤上花的银子,实在是一笔大开销。若是谈侍郎没被夺去官位,说不定这水患早就被治好了。”

  谈征不欲再说此事,于是起身告辞。

  “两位殿下若不急着走,便请在望台暂住几日。”

  “自然。”裴醉含笑道,“我总不能亲手把这望台搅成烂摊子,然后都丢给谈知府一人处理吧?”

  谈征无奈笑道:“殿下说笑了。”

  陈琛站在裴醉和李昀身后,紧紧握着拳。

  裴醉转身,见陈琛浑身紧绷,脸色严肃的样子,不由得怔了怔。

  “怎么了?”

  陈琛摇摇头:“殿下,末将也觉得,募兵可能不合适。”

  “你且说说。”

  裴醉腰靠着案桌,右手不着痕迹地按了按胸口。

  “没钱。”陈琛叹气,“殿下,没钱啊。没钱,哪来的募兵银饷?”

  “我知道。”裴醉手搭在他的肩上,哑声道,“我会想办法的。”

  李昀看着这大庆的武将,跟菜市讨价还价的商贩似的,心里微微发酸。

  “坐吧。”

  李昀无声叹息,三人又重新落座。

  “这是个解不开的局。”李昀拢着袖口,右手持笔,蘸了饱满的墨,抬笔在宣纸上写着,“战事胶着,要兵要钱;大庆的钱,都在清林手里;可动了清林,大庆必会内乱;若内乱,则不必等外族蚕食,大庆自会四分五裂。”

  裴醉抬手按了按额角。

  陈琛脸色铁青一片。

  “要破局,只能破釜沉舟,赌一把。”裴醉声音嘶哑,“但,我不能把陛下置于险境里。”

  李昀搁下手中的笔,凝视着宣纸上的钱财二字,微微叹了口气。

  陈琛见二人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忽得挠挠头,拍案而起,高声道:“殿下不必担忧,想做什么便去做好了。殿下不是说过,临渊架桥,逢敌拔刀,我大庆千万人,不是孬种!死就死,死得其所,也算是壮烈!”

  裴醉拿起一本书册,朝陈琛肩上重重打了一下,笑骂道:“混账东西,本王殚精竭虑的想要大庆将士百姓活着,你却一心只朝着死去?”

  陈琛捧着书册,爽朗道:“那,末将现在就去练兵!”

  “嗯,去吧。”裴醉撑着额角,懒懒笑道。

  这营帐中又只剩下李昀和裴醉两人相对无言而坐。

  “元晦啊。”裴醉撑着额头,低咳两声,“你说,该如何是好?”

  李昀眼看着他的脸色又开始微微发白,心里一疼,悄然往他身边靠了靠。

  “忘归,大庆缺钱,不是本朝才有的。”李昀在他耳边低语,“急也没用,要一步一步走。”

  裴醉低低应了,咳嗽声断断续续的没停。

  “我扶你去休息一会儿?”李昀碰了碰裴醉的手背,轻舒了一口气,没有发颤,还好。

  “好。”

  裴醉没再吃药,手边又没有酒提神,精力便要差得多了。

  他和衣躺在胡床上,眉心微蹙,不时轻轻咳嗽两声。

  “不打算告诉我吗?”李昀用湿布替他擦了擦削瘦的脸颊,抬手,轻轻按上那人心口,果然见那人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怎么,你看见了?”裴醉按着他的手背,将他的手掌往自己心口处压了压,哑声笑道。

  “是。”李昀抿唇,“三年前的伤,为何还没有愈合?”

  “刀上淬了毒。”裴醉声音淡然,毫不在意。

  李昀眼瞳一颤。

  “北疆?”

  “...对。”

  “什么毒?”

  “不知道。”裴醉笑着摇摇头,“不过就是疼一些,没什么大碍。”

  李昀手又一颤。

  能让硬成石头的裴忘归说出‘疼一些’这种话,定然十分严重。

  “如何解?”

  裴醉揉揉下巴:“等为兄灭了兰泞,就能去取解药了。”

  李昀看见他的动作,低声道:“骗人。”

  裴醉一怔。

  “你不想说,倒也不必骗我。”李昀缓缓抽出被压着的手,眸光浅浅垂在裴醉的脸上,声音毫无波澜,“我说过,你我信任需要时间。我给你时间,不代表你可以这般敷衍我。”

  说完,便又要摔袖离开,裴醉赶紧支起身子,攫住他的手腕,无可奈何地哄着:“为兄又错了,元晦啊,不生气。”

  李昀站在原地,在听到那人略带嘶哑的声音时,静悄悄地灭了火气。

  没出息。

  梁王李昀日常自我厌弃。

  他转身,又坐在脸色微白的裴将军身边,没好气地扶他躺下:“我没生气。”

  “哦?”裴醉抬手揉着李昀的头发,笑道,“那元晦这河豚脸是怎么回事?”

  李昀抬眼一扫,裴醉立刻投降:“好吧,你随便问,为兄绝对不骗你了。”

  “我有很多事情想问。”李昀声音很轻,“你为什么会做摄政王?当年奉天殿里,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你的伤...”

  裴醉缓缓掀开眼帘,看着李昀略带忧虑的表情,拍拍他的手背。

  “所有人都说,你站在盖顿一侧,替清林出头,将我...将我卖了百万两白银。又逼宫,逼迫父皇将摄政王之位传给你。”李昀手一紧,“可我知道,并非如此。你从来便不喜欢承启那锦绣樊笼,又怎么可能亲手把自己关进去?”

  裴醉挑眉:“元晦竟如此了解为兄?”

  “裴忘归!”李昀猛地起身,缓缓闭上眼,压下火气,尽力平静道,“别转移话题。”

  “好,我都招。”裴醉笑道,“一字不漏。”

  五年前,太子李昊被刺死。

  小厮婢女百余人,皆横尸于东宫,血流成河。

  梁王李昀昏迷于其中,成为了唯一幸存者,以及,凶手。

  吏部左侍郎盖顿立刻上书,要求将大逆不道的梁王李昀下罪。

  朝堂文官抱团取暖,一人点火,顷刻燎原。铺天盖地的奏折涌上成帝的案桌前,以最华丽的辞藻,写着最诛心的胁迫。

  成帝磨牙吮血地瞪着那群刮骨吸髓之臣,红着眼颁下圣旨,将梁王交给了宗人府并三司会审。

  审出的结果,是梁王意图帝位,而谋杀储君。

  人证物证齐备,一个不落。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与梁王反对清林党人取消商税、增加北疆与岭东的过城税。

  他们动了清林党手中的钱罐子。

  所以,太子薨了,梁王,也快了。

  这朝堂,早就不再姓李了。

  盖顿站在朝堂波涛的风口浪尖,笑着拿出江南盖家的百万两秋税。

  还有一道请求赐死梁王李昀的奏折。

  一场精心布置的局,幕后推手光明正大站在阳光中,笑看君权匍匐在钱财之下。

  梁王李昀,被判谋逆之罪,斩立决。

  成帝八道金牌,将在河安打仗的赤凤营主将裴醉招了回来,要求他带兵勤王。

  当时赤凤营与兰泞一战打了两个多月,河安,城墙早已残破;赤凤营,就快弹尽粮绝。

  可偏偏接到勤王的八道金牌。

  百姓要救,君也要保。

  当时的宁远侯裴醉留了十万人守关,并对副将林远山下了死命令,就算用背堵着城墙,也不能让兰泞的贼人踏进河安半步。

  他带着两万人,铁骑绕城,从刑场上救下奄奄一息的梁王,孤身入奉天殿。

  裴醉静静地看着李昀,压着心口的酸疼,低声道:“元晦啊,你知道,当时为兄在刑场上,看到你浑身是伤的样子,是什么心情吗?”

  “知道。”李昀垂眼看他苍白的脸色,“就是我现在的心情。”

  裴醉冷淡道:“为兄二十年从未有过如此滔天的怒意,险些把监斩官劈了。”

  李昀一怔。

  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话。

  “...你,接着说。”李昀藏起心头的微动,淡淡道。

  “没什么可说的。”裴醉撑着身体坐起,低低咳嗽两声,随意揽着李昀的肩,“你的好太傅,首辅王安和丁忧未半,听到先太子薨了,你又被下罪,赶紧上书十封要求夺情。那日,也跟着我一同入了殿,盖顿自然也在。盖顿一直记恨你与先太子上书要求清林缴商税一事,趁机要求将你处死。王安和劝了你父皇,许他吏部尚书位,以换得你无罪。你知道吧,你父皇一直压着,不允盖家吏部尚书之位。最后盖顿两百万两白银砸下去,换了个吏部尚书坐。”

  “后来呢。”李昀低声问。

  “...后来。”裴醉自嘲一笑,“你不是知道吗?盖顿不可能看你继续坐在梁王位置上,继续对清林下手。于是为兄把你卖了,换了百万两军费,而你被贬为庶民,远走长岭守皇陵。”

  “裴忘归。”李昀深吸了一口气,“若无父皇首肯,你会点这个头?!你真当我不懂世事?”

  “...”裴醉将他身子扳正,一字一顿道,“元晦,他是你父皇。”

  “正因为他是我父皇,我才懂他。”李昀眼圈发红,声音哽咽,“他召你回承启,不是为了勤王,而是为了增加他手里的筹码,以便从盖家换取甘信水师、河安赤凤营的军费。”

  裴醉无声叹了口气。

  李昀攥着裴醉的前襟,双手微颤,字句从牙缝里挤出来:“然后,这个卖儿子的罪名,还要你背着。你身上的污名,父皇可是始作俑者。”

  “哭什么?”裴醉失笑,“事情都过去了。”

  “我...我这是气的。”李昀咬牙切齿道,“裴忘归,你怎么那么蠢!”

  裴醉掐着李昀气鼓鼓的脸蛋,无奈道:“元晦啊,这五年不见,你的气性可是越来越大了。为兄太怀念从前那个沉默寡言,又时常眼圈通红的小云片儿了。”

  李昀拨开他的手,将头抵在裴醉的胸口,眼泪直接从眼眶中掉了出来,簌簌的,不间断的,倒真如一片风中雨云。

  “李家血脉,一文不值。李家天下,全是笑话。”李昀带着鼻音,闷声道。

  “元晦啊,这三年,你到处游历,看似只是纵情山水,可拜访的都是官员府衙与田地坊间。你从接到遗诏的那一刻,便已经下定决心要回来了吧。”裴醉轻轻拍着李昀的后背,低声道,“可为兄不想让你回来,做个闲散王爷不好吗?”

  “哪有你在朝堂厮杀,我在江湖享福的道理。”李昀低声道,“别得了便宜还卖乖。”

  “你看,为兄现在一句话都说不得了。”裴醉失笑,“好,我闭嘴。”

  “不行,接着说。”李昀才想起来,“你的伤是怎么回事?”

  “下次再说。”裴醉牵了他的手腕,挑开帐帘,将他带出了营,“今日,为兄教你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