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挖太子墙脚>第101章 论功行赏

  他们出了武德殿后由太监领着一路出了太极宫。

  此时天又暗了很多,太监还要一路打着灯笼,这种境况下走在荒废萧条又残破的太极宫中,慕昔真是倍感凄凉。

  大吴的前景会是怎样的?是像这太极宫还有修缮的可能呢还是像大明宫那样已经无从修缮了?

  太极宫很大,但现在它有多大,就让人感觉有多凄凉。直到走出太极宫,慕昔都没完全恢复情绪。

  源家的马车已经在宫外等着了,一见到他们出来,阿逗就从马车上跳了下来掀起马车帘子,并且就好像源遐没看到他一样的嚷嚷道:“郡公,郡公,在这呢。”

  源遐率先上了马车,慕昔也跟了上去,帘子放下来的时候车内又恢复了昏暗。

  不知道是避讳领路太监还是怎么着,出宫的路上源遐没跟她说过一句话,慕昔还在想是不是到回府也这么一直沉默着,不过刚在马车上坐好,源遐就似笑非笑道:“衣服怎么都湿了,还抱头痛哭了?”

  什么抱头痛哭,一直都是陛下一个人痛哭,她的脸上也没一点哭的痕迹啊,而且天色这么暗,现在车内也没点灯,他倒是眼尖,还能看出她衣服湿了,“陛下这些日子太过辛苦,现在回来难免伤感,所以一时情绪未能控制住,陛下本就是个感性的人。”

  “陛下感性,慕姑娘倒是理性。”

  慕昔一时不知他是何意,眨了下眼睛,便没说话。

  寂然片刻,源遐又道:“陛下要大肆修缮宫殿的话怕是现在不是好时机,现在刚刚平定晁焕叛军就劳民伤财修缮宫殿,只怕又会引起民怨。”

  慕昔自然也想到过这一层,修缮宫殿必定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太平盛世的时候倒也罢了,可现在,本就民心不稳,还要再劳民伤财的话很不利于吴朝的稳定。可,大明宫已被焚毁,太极宫又如此残破,陛下住的地方怎能一直如此呢,修缮太极宫怕是不可避免的。

  “是,我本也是不希望在现在这个时候再添民怨,但,不修缮太极宫,实在很难住下去,陛下总不能在残破不堪的宫室里一直住下去吧,而且,大吴总得有宫殿。”

  “陛下说要尽快修缮宫殿好接你进宫。”源遐此时看向她,眼内寓意遥深。

  慕昔又眨了眨眼睛,尚未想好说啥就又听源遐道:“自古以来,这劳民伤财的事就特别容易让女人背锅,慕姑娘还是远着点的好。”

  为了封后大兴土木导致民怨,那这罪责自然都是要被封后的那个人的背的,历史上太多把亡国栽到女人头上的。而实际上现在修缮宫殿似乎跟她进不进宫没太大关系,她不进宫也是要修缮宫殿的,这毕竟是吴王朝的脸面,而且一国之君总得有像样的宫殿住。

  马车晃晃悠悠的,源遐让她远着点,呃,就是为了不背劳民伤财的锅?

  次日,陛下就论功行赏了,平叛晁焕的有功之臣全部加官进爵,加封刘荣为河中节度使,加封周国永为河东节度使。还给朱刚烈加封了汴州刺史,即日起便可去汴州任职。朱刚烈喜滋滋的磕头谢恩。

  皇帝陛下还昭告天下,讨伐晁焕的主力军之一庄大木就是镇国侯慕大壮,他赦免了慕大壮手下所有土匪的罪责,让他们正式成为镇国侯的军队为朝廷效力。又因为这些土匪基本都来自山东一带,因此加封镇国侯为兖海节度使。

  又过了一日,宫里就传来皇帝陛下病了的消息,慕昔赶紧赶去了皇宫,照料了一整天才回源府。之后陛下缠绵病榻十几日才渐渐好转。

  几个月后,太极宫的修缮进度虽然缓慢,但周俨住的武德殿好歹修缮得像个样子了,皇帝陛下瞅着这样应该也是可以迎娶皇后了,便在朝中提议要迎娶镇国侯家的姑娘进宫。不料却有不少大臣反对,他们说晁焕叛军霸占京城的时候抢夺了不少京城的世家女,其中就有慕姑娘。

  周俨说这些他都知道,慕姑娘虽然在晁焕后宫待了几日,但并未做晁焕的姬妾,而且很快就逃出京城了。

  可却有大臣上书说即便在名义上没有做晁焕的姬妾,但毕竟在晁焕后宫待过,入过贼首后宫的人如何还能再当大吴的皇后。

  周俨对这些非议倒不是很在意,只说慕姑娘至始至终都清清白白的,无非就是在晁焕的后宫待了几天,他们本就有婚约,只是因为一些事情耽搁了,现在也是时候完婚了。

  可多名大臣再度劝谏说在晁焕后宫那些日子都发生了什么谁也不知道,慕姑娘顶着这样不清不楚的名声如何做得大吴皇后,并都跪请陛下三思。

  又有一名李姓大臣上书说晁贼登基那日大宴群臣的时候慕姑娘就坐在晁贼身边,关系看着不比寻常,倘若她跟晁贼毫无关系为何会有如此待遇?

  刑部尚书源遐此时冷笑道:“李大人现在倒是一口一个晁贼的,当初晁贼登基的时候李大人不是也已经对晁贼俯首称臣了吗,慕姑娘虽然一时受制于晁焕,但很快就凭自己的本事逃离了晁焕的势力范围,还跟随周大人的军队打回了京城,可比李大人一直在京城认贼做君有气节得多。慕姑娘没有做过晁贼的姬妾,而李大人可是做过晁贼的臣子的。”

  “你,源遐,你莫血口喷人,”李大人气得直瞪眼,“我对大吴的忠心可昭日月,一时从贼只是权宜之计,我等未随陛下西行的也只是想保证我大吴的实力才未去集体自尽,因为我等坚信陛下定会再回来,等陛下回来后,我等若是已经殒命,陛下还能依靠谁,我大吴依旧元气大伤。”

  源遐看都懒得看他一眼,能把失了气节的事说得如此冠冕堂皇毫无愧色的不愧是在晁焕治下都能混得风生水起的。

  李大人又向皇帝陛下跪下痛哭流涕道:“臣等也是为了大吴的未来才忍辱负重一时从贼的,臣等都是怀揣着陛下必定会召集人马收复京城的信念才一直支撑到陛下回来的。”

  周俨听了头疼,让他打住,并道:“朕自是相信爱卿的忠心,因此也并没有怪罪过爱卿。”

  这次返京,周俨并没有向那些留在京城并向晁焕俯首称臣的官员发难,毕竟当初跟着他西行的官员属于少数,这大部分可都是滞留京城的,周俨只是下令所有人都官复原职回归本位。未向他们问罪主要也是怕人数过多,若真的兴师问罪会再度动荡。

  迎娶慕姑娘进宫这事就先这么搁置了,只能再议。

  慕昔听说这事的时候倒是平静得很,好像在意料之中,又好像并不那么期盼进宫。

  这事这次还是颜不虚告诉她的,颜不虚这次可不是来笑话她又进不了宫了的,而是来为她打抱不平的,他听说众大臣一致反对慕姑娘做大吴的皇后,因为慕姑娘入过晁焕后宫,他当时就骂起来了,一帮向晁焕俯首称臣过的都还能继续做大吴臣子,怎么他表姐就不能当大吴皇后了?

  他看他表姐还在不急不缓的做针线,急道:“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思做这个。”

  慕昔不为所动,“什么时候也得做啊,我入过晁焕后宫这事本来就瞒不住,晁焕登基大宴群臣那日还有很多大臣都看到了,只要陛下想要与我完婚,那我必定会被诟病的。”

  颜不虚气道:“那帮食古不化的,自己失了气节,倒是有脸诟病表姐,听说只有郡公在帮表姐说话。”

  慕昔手一顿,哦?源遐还帮她说话了?她不禁笑了起来,“郡公帮我说什么了?”

  “好像是说从晁焕手里逃出去的表姐比那些向晁焕俯首称臣的有气节多了。听说那些人气得要命。”

  陛下西行后,一小部分大臣抛家弃小追出城去跟着去了蜀地,其余的都留在京中,除去被杀的,还有一大票向晁焕俯首称臣的,饱读圣贤书的七尺男儿尚且如此,那些被丢在京城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又能如何?所以慕昔从来不觉得做了晁焕姬妾的那些女子有什么不堪的,都是身不由己罢了。而现在失了气节的男子倒是能反过来斥责失了贞洁的女子。更何况她未失贞洁,这一点她清清白白,比那些失了气节的大臣们清白多了。

  颜不虚又担心的叹着气道:“若是真进不了宫了可怎么办?”

  慕昔继续穿针引线,“走一步算一步吧,若是命该如此,那也没法强求。”

  没几日,周俨又重提了封后一事,自然又是遭到了众大臣的一致反对。

  周俨甚是苦恼,并道:“我能赦免向晁焕俯首称臣的大臣并官复原职,你们倒是不能放过跟朕早有婚约的人。”

  众大臣面面相觑,只说这都是为了大吴的颜面,有一大臣提议道可以封慕姑娘当一名妃子,皇妃也已经是无尚尊荣了,只是不能封后。

  周俨犹豫,让昔昔当个妃子?这怎么能行,昔昔肯定是要跟他母后一样要当正妻、当皇后的啊。要是只让昔昔当个妃子,怕是她母后九泉之下也得气死。

  这次是周俨不同意了,昔昔不当正妻谁当正妻?这事他可不敢擅自做主,得跟昔昔商量一下才行。

  再议,再议,周俨退朝。

  一退朝,周俨就让人传慕昔进宫,他赶紧把大臣的提议告诉了慕昔,这几日他也心力交瘁,这会儿都快带着哭腔了:“怎么办,他们让朕封昔昔当个妃子,不同意朕封昔昔为后。”

  妃子?她自然是不会当什么妃子的,她看周俨快急哭了,反过来安慰周俨道:“陛下不必太着急,现在国事为重,大臣们既然不答应,那我就先不进宫就是了。”

  “那怎么行,都拖了这么久了。”

  慕昔劝道:“还是先以大局为重,总不好在群臣都反对的时候执意封后。”

  周俨只能答应再缓几日,等过几日再跟群臣商议这事,只是,第二日,又传出了慕昔跟博陵郡公的一些流言,说什么慕昔身为女子却一直混在军营里,而且一直都是跟源遐住一个营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