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挖太子墙脚>第47章 有夫之妇

  进了门穿过院子进了厅堂,厅堂内酒食早已准备好,慕昔看这里布置得颇为别致,心道他小日子过得不错。

  一进厅堂颜不虚就急问:“家书上怎么说?只是风寒吗?”

  “家书上只说是风寒,兄长不放心其他大夫,所以急着回去看看。他让你别着急,他会来信的。”

  源遐拧眉,心中虽有些担心,但今日毕竟是颜不虚的生辰,不易让他太过担忧,因此宽慰道:“深然兄医术高超,若先生只是风寒,想必不会难倒深然兄。”

  颜不虚闻言,又想了想他大哥的医术,这才心下稍安:“也是,大哥既然赶回去了应该就没什么事了。”

  源遐怕冷了气氛,瞧着翡翠抱着的寿礼,笑道:“让她先把东西放下吧,都是寿礼吗?”

  颜不虚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让老罗把东西收了,嘴里嘀咕:“都是什么啊,带这么些东西干嘛?”

  “你看看就是。”

  颜不虚闻言赶紧喜滋滋的拆寿礼,打开了一个大点的盒子,竟是一套衣服,颜不虚取出来展开,金线绣的纹路在光滑的缎面上可真是璀璨夺目,不禁赞道:“可真漂亮啊,就是太华丽了。”

  “我做了一个月呢。”

  “啊?你做的啊?”颜不虚又吃惊又担忧。

  “你以为呢。”

  颜不虚赶紧将衣服前前后后又看了一遍:“不会有什么针啊什么的还没取下来吧。”

  慕昔冷哼一声,“都没取下来,扎死你。”

  源遐听说这衣服是慕昔做的,霎了霎眼,不禁问道:“什么针?”

  颜不虚捂嘴笑:“有一次她做了双鞋,硬是要给大哥穿,大哥只好穿上,一穿上就把脚给扎了,原来有根针她忘了取出来了。”

  慕昔真想揍他,但看源遐在这,又不好发作,那次是她第一次做鞋,一不留神就大意了,这才扎了兄长的脚,她现在的针线活可进步多了。

  “是么?”源遐也笑道:“慕姑娘还会做鞋?”

  “表姐挺爱做的,就是后来没人敢穿了。”

  慕昔瞪他一眼,又命令道:“现在就穿上我看看。”

  “不用现在就穿吧?”

  源遐此时接过衣服瞧了瞧,笑道:“这衣服金光灿灿的,寿星穿上正好喜庆。”

  寿星只得穿上。

  穿上后他在他们面前转了一圈,提了提胳膊,笑道:“好像有点大啊。”

  慕昔把他上上下下打量了一下,倒是颇为满意,“我特意做大了一点,以防你再胖么。”

  寿星苦了脸:“你这是嫌我还不够胖?”

  “胖一点有什么不好,富态,”慕昔笑道,“你看你穿着这身衣裳像什么?”

  “像什么?”

  “像那画上的招财童子啊。”

  颜不虚皱了皱鼻子:“那你可得给我一个大元宝。”

  慕昔转身从寿礼里挑出个荷包,打开后竟取出了一个金灿灿的招财童子,她将招财童子塞到他手里:“给你大元宝,你看像不像?”

  颜不虚皱着脸抱着个招财童子,招财童子乐呵呵的抱着个小元宝,“大哥生日你送金寿星,我生日怎么送招财童子?”

  “招财童子有什么不好,永远三岁,多可爱。”

  “你才三岁,”颜不虚边嘟囔着边转身从另一边的寿礼里又取出个荷包打开,“还是郡公送的金寿星好。”

  慕昔从他手里接过金寿星,摆弄着看:“这是郡公送的?”这个金寿星做得极为别致,寿星不仅捧着寿桃拄着拐杖,身后还藏着一个圆头圆脑的童子。

  源遐道:“准备得匆忙,难得不虚还会喜欢。”

  慕昔抚了抚金寿星,笑道:“他当然喜欢,这寿星身后还跟着个童子呢,看,多像他。郡公,这个童子是专门照着他打造的吧?”

  颜不虚一把夺过金寿星,“郡公才不像你。”

  此时天已渐暗,厅堂内也该掌灯了,老罗一一将厅堂内的灯都点了,厅堂瞬间亮了起来。

  颜不虚邀他们入席。

  席间,慕昔举杯给寿星敬酒,寿星无不惋惜道:“这次应该是表姐给我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了,以后一旦进了宫,可就出不来了。本来连这次机会都没有的,要不是陛下体恤民情,暂缓大婚,表姐今日也来不了。不过表姐你也别太难过,反正以后要在宫里呆一辈子,现在晚两天进宫也不是坏事。”言罢又感叹道:“若是今日表姐也来不了,就只有郡公陪我了。”

  慕昔纳闷她哪里表现得很难过了?但又不好解释什么,似乎会越解释越糟糕,便转了话题逗他:“若只是想人陪,也容易,窕窕刚中了进士,现在又大了一岁,也该成家了。成了家就不用担心没人陪过生日了。”

  颜不虚脸一红:“大哥还没成亲呢,我急什么?”

  慕昔看成功的把他说脸红了,继续逗他:“哟,脸红了,脸红了。”

  本来就脸红的人被这么一逗就更窘迫了,脸不由自主的更红了。

  慕昔继续取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颜不虚嘟囔:“哪个要嫁的像你这样啊。”女子提到自己的婚事不是都会脸红的么,他就没见她脸红过。

  因颜不虚刚刚是小声嘟囔的,源遐问道:“不虚刚刚说什么?”

  “我说表姐,自己要嫁了,但提到这事倒是从来没脸红过。”

  “是么?”

  “你看她,还笑。”

  “我不笑还哭啊。”慕昔是觉得蛮好笑的,她的亲事是早就定了的,谁人不知,她犯得着为了个亲事有事没事的脸红么。

  说到亲事,颜不虚突然有点好奇:“郡公为何还未成亲?”

  慕昔正好也有些好奇,觉得他这个年纪早该成亲了,怎么还未成亲?所以有些期待的想听他说。

  源遐抿了一口酒。

  慕昔见他没说,以为他是不想说,便道:“婚姻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刚说完这话慕昔就想起来源遐父母都已过世,因此赶紧补充道:“想是大长公主眼界太高,还没有找到和心意的孙媳妇。”

  “祖母倒是让我自己做主。”

  慕昔跟颜不虚对视一眼,颜不虚会意道:“原来是郡公自己眼界太高。”

  “那倒不是,”他倒自己笑了起来,“就是晚了一步。”

  “晚了一步?”颜不虚疑惑。

  源遐嗯一声,轻笑:“晚了一步。”

  有夫之妇?这四个字一下子在慕昔心里冒了出来,她虽然面上没显出什么来,但心里乐开了花,很想一探究竟,但觉得就这么问有些冒失,因此,她给颜不虚使了个眼色,示意他问,颜不虚又给慕昔回了个眼色,示意慕昔问,慕昔直接给瞪了回去,颜不虚只得鼓足勇气继续试探道:“这么不巧。已经成亲了?不知是······”

  源遐笑而不语。

  慕昔看源遐的态度像是不大想说的样子,觉得也是,搁谁也不会说的吧,毕竟是有夫之妇,若是传出去怕是对双方都不大好,她心里忍着笑,但觉得现在若是再问似乎就有窥人隐私之嫌,因此除了忍着笑,还得忍着自己的好奇心。

  她跟颜不虚又对视了一眼,两人会意,再好奇也得打住。但有些事她还是想向源遐打听打听:“现在叛军真的都消停了吗?”

  颜不虚无不叹息道:“若不是闹灾就不会有叛乱,要不是有叛乱表姐就嫁进宫了。”

  她现在可不是在自怜自哀什么没有嫁进宫,她是想知道:“叛军贼首叫什么?”

  颜不虚接了话茬:“叫晁焕,跟我同科考的进士。”

  真的是他,他竟然造反了。慕昔之前隐约听说贼首叫做晁焕,她虽疑惑,但天下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她料想应该不会是那人。

  源遐见她神游,不禁问道:“慕姑娘怎么了?”

  慕昔却没听见,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

  “慕姑娘。”源遐又唤了一声。

  慕昔这才回过神来,“啊?”

  源遐看着她,又问了一遍:“怎么了?”

  慕昔哦一声,支吾道:“他既然也是考过进士的,怎么会做出这么大逆不道的事呢?”

  源遐不以为然,“他若是跟不虚一样高中就不会造反了。”

  颜不虚也有些唏嘘,“听说他考过好几次了,若是能中一次的话······”

  慕昔脑子里又浮现出那天晁焕落寞的身影,想他当时都站在悬崖边上了,虽然最终没有往下跳,但定是极为绝望的,他离开的时候说要回家继承祖业,不知道为何又会造反。

  “他家是做什么的?”

  源遐道:“是山东的盐商。”

  “盐商?”慕昔低语,他说要回去继承祖业,那不是挺好,怎么就造反了?“那他的家境应该不错,为何会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源遐自斟了一杯,“晁焕家虽说是盐商,但实际上就是私盐贩子,在山东河南一带贩卖私盐与朝廷争利,自然是会被朝廷打压的,这次又赶上山东河南一带闹灾,朝廷的政令传达不下去,各地依旧横征暴敛,百姓日子过不下去,就会有民变,晁焕在这个时候揭竿而起,自然会群起响应。”

  “对了,”颜不虚此时突然道,“表姐你也见过他的,就是那次在金榜客栈生气拍桌子然后走掉的那个。”

  慕昔哦一声,“看上去脾气是比较大。”

  源遐倒是有些好奇,“慕姑娘还去过金榜客栈?”

  慕昔还没有完全把自己的神思拉回来,颜不虚替她答道:“我刚进京的时候,表姐去金榜客栈看过我,请我吃‘鲤鱼跳龙门’,正好当时晁焕也在大堂吃饭,听到有几个人在谈论高中状元之类的就发了脾气离开了,当时整个大堂的人都在看他。”

  颜不虚又感叹一声:“不过那几个人确实中了状元、探花。”

  慕昔自然也记得那几个裙带,科场徇私舞弊、上下其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她虽不知道晁焕学问怎么样,但那几个裙带······

  “长乐伯的内侄和他亲家的外甥吧,”源遐自酌了杯中酒,突然笑了起来,“他们要后悔了。”

  慕昔听源遐这么说有些奇怪,“郡公是何意?”

  “长乐伯会跟秦家结亲本就是因为秦大人多次做主考官把持科场多年,这次晁焕在开考前得罪了长乐伯和秦大人的亲戚那还可能高中吗?只是这次不同以往,怕是这次会让他们后悔莫及。”

  晁焕这次若是能中进士自然不会有这次叛乱,但是:“他不是已经归降了吗?”

  “是啊”,颜不虚也道,“败给天平军后就归降了。”

  源遐却道:“现在确实是归降了。”

  慕昔听出源遐话里有话,“现在?郡公的意思是?”

  “这些人说不好,降而复叛也不是没可能。”

  慕昔心头一紧,“降而复叛?朝廷不是已经给他封官了吗?他起义无非是为了做官,现在已经得到封赏,为何又会复叛?”

  源遐又自斟了一杯,他晃动着杯中酒,“一旦叛变,就是叛贼,即便现在给他封官他也依旧是曾经的叛军贼首,官场本就不好混,何况是他。”

  这是慕昔最不愿看到的,她跟晁焕好歹有一面之缘,朝廷既然给他封了官,她自然希望他能好好过日子,吴朝也可免遭动荡。

  “倘若他真的复叛会怎样?”他之前闹出那么大的动静,朝廷派了几路兵马去收复,才最终让他投降,他现在到底还有多大的势力?复叛是否又会造成吴朝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