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古代言情>挖太子墙脚>第34章 回城

  翌日,天未明。源遐打开房门的时候,慕昔已经等在门外了。

  源遐带她来到一个小山坡上,他指着下面道:“军队会从这里过,站在这能看得很清楚。”

  慕昔站在山坡上往下看,此时天还未亮,看下去依旧一片黑茫茫的,但没等多久,天边就泄出一线天光,随之而来的还有远处乌压压的人影。

  慕昔见军队过来了,赶紧踮着脚尖伸着脖子眺望,不一会儿,军队就行进到她所处的山坡下,虽然乌压压的很多兵士,但慕昔一眼就看到了混在小兵里的慕大壮,她爹实在太显眼了,身高八尺腰阔十围,把其他小兵衬得都没什么存在感了。慕昔现在虽然很想去跟她爹说上几句话最后告别,但也知道不大方便,况且昨晚又答应源遐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只能克制住。

  远远的看过去,慕大壮似乎还蛮开心,脸上喜气洋洋的,想来他自小就长在军营里,现在应该是如鱼得水,慕昔看着军队从她所站的山坡下走了过去,越来越远,虽有诸多不舍,但也颇感欣慰,她爹跟着军队走,至少不会被官兵盘查。

  “镇国侯出身军营,慕姑娘不必担心,”源遐的视线从远去的军队转向慕昔,“我们回去吧。”

  慕昔目送远去的军队,还不太想走,又听源遐道:“慕姑娘孝心可敬,能为镇国侯做的都已经做了,我相信镇国侯一定能照顾好自己。”

  慕昔回过神来,再度向源遐道谢:“郡公没有怪罪慕昔,还助父亲逃走,慕昔感激不尽,这个恩情慕昔必当报答。”

  “为何要怪罪慕姑娘?怪罪慕姑娘什么?没有大义灭亲?”他一笑,“大义灭亲真是件可笑的事。”

  慕昔听他的话心中有些讶异,不禁问道:“郡公若是遇到这样的事也不会大义灭亲吗?”

  “‘义’和‘亲’我自会权衡,没有什么绝对的大义灭亲。”

  “慕昔一介女流,不懂什么大义,对慕昔来说还是亲人比较重要。现在听郡公这么说,慕昔心中也算好受了些。”

  “慕姑娘真是过谦了,重视亲情又岂分男女。”

  天已经渐渐亮了,她思虑着还是早些进城的好,便同源遐回了别院。

  刚到别院,就见颜深然正站在别院门外等她。

  “兄长?”慕昔赶紧走上前,看来兄长是担心了,一大早就赶来了。

  一见她回来,颜深然才松了一口气,立即走向她:“昔昔,没出什么事吧,怎么昨日没有回去?”他等了一宿没见她回去,直担心她出了什么事,本来昨晚他就想来别院看看的,但城门关了他出不了城,所以只得等到第二天,城门一开他就出城来了别院。

  慕昔说没出什么事让他不必担心,“昨日误了时辰,进城的时候城门已经关了,所以就又回了别院。”

  颜深然忽然看到慕昔身后的源遐,不禁一愣,心奇源遐为何会在这里?为何会跟昔昔在一块?他有些疑惑的向他施了一礼:“博陵郡公。”

  源遐回礼:“深然兄。”

  “博陵郡公怎会在此?”

  慕昔赶紧将他拉到一边对他小声解释了源遐帮她爹混进军营逃避官兵追捕的事,她爹今早已经随军离开了。颜深然这才明白源遐竟然帮他姑父逃走,他疑惑的小声问:“他为何要帮忙?”

  慕昔小声回道:“他说是因为郭霆威是死于五石散,他不想郭家死咬爹爹让爹爹蒙受不白之冤。”顿了顿,慕昔更压低了声音道:“他们源家和郭家本就有些纠葛,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愿意帮我们。”

  颜深然想想这个原因觉得也有可能。

  源遐就这么看他俩站在一边窃窃私语,眼神莫名。

  颜深然忽然感觉到了什么,咳了一声,转身朝源遐一揖:“这次多谢博陵郡公了。”

  源遐却道:“深然兄这一大早就赶过来还真是兄妹情深。”

  颜深然正不知说什么,就见老庄急急跑了出来,对着慕昔一阵比划。

  慕昔对源遐道:“老庄说那人醒了。”

  他们刚走进别院,就见那人正在往外走。他一抬头就看到了走进来的源遐,脸色大变,怔了好久,才结巴道:“郡,郡公,你,你怎么在这?”

  源遐眼神极为轻蔑,冷笑道:“我为什么不能在这?”

  “哦,这里,”那人似乎才缓过神来,“这里是什么地方?我为什么会在这?”

  慕昔看那人脸上蹭破了点皮,额头上还有些青紫,不知是昨日摔下马时伤的还是被那几个家丁放下跌倒时伤的,再加之现在他窘态毕现,显得颇为滑稽。

  源遐哂笑道:“陈公子酒醒,倒是什么都不记得了。”

  “昨日,”那人回忆着,“昨日,我在一家酒肆喝酒,似乎喝多了些,之后的事就不记得了。”

  “陈公子不是远游去了么,怎么又回来了?”

  慕昔发现这位陈公子的脸突然又有点红,他支吾道:“家中父母年事已高,离家多日,也是时候该回来看看二老了。”

  源遐轻笑:“昨日在酒肆碰到陈公子的时候,陈公子正在酒肆的墙上写诗,好像有一句是什么‘才子佳人相见难’,不知是何意,陈公子到底是游子想见父母呢还是才子想见佳人呢?”

  慕昔听着有趣,再瞧这位陈公子,他的脸色已经变了又变,愣了半晌,才支吾道:“酒肆,对,我本在酒肆,为何会到了这里?”

  “我昨日出城办事,途径那家酒肆,就进去打算喝碗水,不想正好碰到陈公子大醉在那,所以打算把陈公子送回去,可惜当时城门已关,所以我只好在城外找了这家别院暂住一晚,幸得这家别院的主人心善,愿意收留。”

  源遐说着又转向颜深然,“深然兄,这次多谢收留了。”

  颜深然稍微一愣,但很快便反应过来,“郡公客气。”

  慕昔心中感激,这个说辞倒是很好的把她隐蔽了起来,她现在又是一身下人衣服,不会引人注意。

  陈公子闻言立即向颜深然一揖,“不知公子贵姓?在下酒醉,公子愿意收留在下一晚,真是感激不尽。”

  颜深然回礼道:“在下姓颜,这别院也是我亲戚家的,这两日我在城外的山上采药,便都住在这里,不想昨晚博陵郡公未能进得城去,来这里借宿,不必言谢。”

  颜深然看得出源遐不打算暴露昔昔,所以在回礼时将大半的身子都挡在了慕昔身前,并顺着源遐的话说,慕昔此时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半低着头的下人模样。颜深然听出源遐话中对这位陈公子的讽意,也看出这位陈公子脸上的窘态,但他却不知这位陈公子到底是何人。因此他试探道:“不知这位陈公子?”

  源遐轻笑着接口:“都忘了跟深然兄介绍了,这位陈公子就是静安伯家的公子陈旭,是个才高八斗、京城人人称羡的大才子。”

  静安伯陈家的公子,那不就是源遐的前妹夫么,颜深然忽觉尴尬,京城的这些事他多多少少都听慕昔给他说过,难怪源遐话中讽意甚重,此时他虽看到陈旭 的脸色变了又变,但依旧又是一揖,装作毫不知情,极为有礼道:“原来是静安伯家的公子,久仰大名。”刚说完,就发觉自己好像哪里说得不太对,这话似乎容易引起误会,因此赶紧补充道:“陈公子才高八斗,即便我这个不通诗文的人也有所耳闻。”

  陈旭一向知道源遐的性子,此时虽然脸色窘得厉害,但依旧干笑着回礼道:“颜公子过奖。”

  “深然兄可没有过奖,陈公子即便在乡野酒肆喝得酩酊大醉都是要留下千古绝句的。”

  颜深然眨了眨眼睛,为避免尴尬,他岔开话题道:“我今日便要回城,郡公、陈公子,不知可要一同回城?”

  源遐道:“那是自然,昨日只是城门关了,才在城外逗留了一夜。陈公子今日也是要回城的吧?那可以一起走。”

  陈旭神色犹豫,源遐疑道:“陈公子不打算回城?还是不愿跟我们一起走?”

  陈旭一噎,他确实不想立即进城,也不想跟他们一起进城,他此次回来,内心是极为矛盾的,他还没有想好是否立即回去,父亲一直都在怪他,他若回去,不知父亲会是何态度?而且就算回去,他也想不声不响悄悄回去,不想太多人知道,真是没想到在城外居然会碰上源遐,他很是懊恼,怨怪自己昨日借酒消愁,若是自己没有喝醉,肯定能避免跟源遐碰面。他本打算在城外多呆上几日好好想想,可源遐现在这么一说,他真是有点骑虎难下不得不回了。

  他只得回道:“郡公哪里话,自是要回去的。”

  颜深然走之前给慕昔使了个眼色,慕昔会意,知道颜深然的意思是让她缓一缓自己回城,不用跟他们一起走,这也正合慕昔的意,陈旭现在尴尬得很,没心思注意到她一个下人装扮的人,自己等他们走了后再偷偷回去就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了。

  慕昔后来自己悄悄回府后,问颜深然他们这一路上的情况,颜深然说源遐和陈旭刚一进城就碰上了熟人,陈旭似乎是想躲的,但是没能躲过。

  第二日,静安伯公子已经回长安的事就传开了。据说陈旭回静安伯府的时候,静安伯未让他进门,是静安伯夫人让他进的门,又据说静安伯用棍子把他打了出来。

  往后的几日,京城热议的八卦已经从镇国侯打死郭二少迅速转变成了静安伯不让陈旭进门的事了,一些陈年八卦又被翻了出来,再度成了京城民众茶余饭后的谈资。

  慕昔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