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嫁给科研老古板>第52章 酒店

  课堂抽问点名这事, 能排在绝大部分大学生讨厌的事之最。

  兰溪校区的专属论坛常年有学生倒苦水——

  江教授不但要问本堂课的内容,还有上堂课、甚至上学期!

  偶尔还会提一两个非本专业、但知识内核贯通的问题。

  但江教授从不刻意为难学生,提的问题按照南大物理系学生们的水平, 课堂上认真、课后有去图书馆巩固复习的学生, 多半还是能答上。

  有才华能力的人骨子里多少带点傲气, 再有江神的智商压制和滤镜加成,有些学生面对江教授时难免气短。

  对视都不敢, 更别说回答问题。

  每到这个时候,课堂上表现欠佳的学生就会怀疑,在江教授眼里自己是不是很不聪明。

  听了戚白的话, 江鉴之却是表情淡淡回:“没想什么, 换下个人就是。”

  江教授抽问都不看花名册, 直接念几排几号。

  所有学生在江教授眼里一视同仁, 不管是蹭课的还是上课的,只要被点到名,都得站起身回答问题。

  学生答不上来, 江鉴之也不会耽搁大家时间,随口又点下一个。

  事实上,江教授内心想法并没有学生们脑补的那样丰富。

  学生们忐忑紧张, 另一当事人却如此云淡风轻,戚白在心里‘啧’了一声, 神情感慨:

  “还好江教授你不是我们艺术系的教授。”

  忽然被嫌弃江教授:“……?”

  江鉴之看了戚白一眼,问为什么。

  戚白想了想答:“大概……人总是会更喜欢和亲切随和的人接触?”

  就像年教授,戚白叫他‘年老头’, 对方也只是佯装生气骂一句小兔崽子没大没小, 但并不会真生气,事后还会暗戳戳地跟其他人炫耀, 说自己和学生之间没代沟,能打成一片。

  江鉴之闻言不着痕迹地皱了下眉。

  余光瞧见江教授的脸色,戚白知道他误会了,出声解释:

  “别误会,我不是说你的性格不好,你现在这样也很好,只是……”

  ‘只是’到一半,戚白问江鉴之:

  “知道我刚开始认识你时,对你的印象是什么样吗?”

  江鉴之心里有猜测,但还是顺势开口问:“什么样?”

  戚白就笑,掰着手指头给他数:

  “帅、高冷不好接近、迂直、只可远观……”

  大部分人见到他心里都是这样想的,江教授并不意外,正要开口又听戚白补了一句:

  “面冷心热、有缘。”

  江教授微顿:“……面冷心热?”

  见江鉴之疑惑的神情,戚白提醒:“我们第一次见面。”

  当时他被赵元凯纠缠,围观的人那么多,只有江鉴之递给了素不相识的他一方手帕。

  至于有缘……

  茫茫人海,独立的两个人能互相认识就算有缘,更何况他们从认识到现在还发生了不少事。

  去年接过那方手帕时,戚白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会跟眼前这位疏离高冷的男人产生交集。

  甚至和他同行去夏城处理白桑的遗物……

  明明他们认识时间并不长。

  缘分,真的是很奇妙的东西。

  再提起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明明没过多久,却仿佛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

  白桑这十几年一直住在夏城下辖一个叫承溪的镇上,承溪镇这两年大力发展旅游业,修桥补路造景栽树翻新楼墙,环境还算不错。

  戚白和江鉴之从没来过承溪,进入地界后跟着导航开了二十几分钟才找到白桑生前住的小区。

  说是小区,但大门处只有一个手拿蒲扇、坐在阴凉处纳凉的老大爷。

  江鉴之和戚白进去时,躺在竹制躺椅中的守门大爷连眼神都没给他们一个,直接放他们进去了。

  老小区只有步梯房,每栋层高七楼,白桑住在三楼。

  从进小区开始,戚白话就少了许多——

  他在观察打量这个白桑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

  跟着房产证上的地址找到白桑所住楼栋,刚上二楼,戚白就听见楼上传来没节奏的敲门声:

  “白桑?白桑你在家吗?”

  是个陌生女人的声音。

  戚白一愣,和身边的江鉴之对视一眼,走过楼道拐角,就见白桑家门前站着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短卷发大姐。

  住对门的卷发大姐敲了一会儿门,没听见里面的动静,疑惑自言自语:

  “还没回来?老钱不是说昨天下午听见声音了?”

  “难道遭贼了?”

  老房子隔音不好,卷发赵大姐听见了戚白和江鉴之上楼时的脚步声,但心里并没在意。

  敲门无果,赵大姐准备回家,转身时随意地扫了一眼站在楼道的两人,在看清两人长相时,脚步却是一顿,盯着两人看,表情意外。

  准确来说,赵大姐是盯的人是戚白。

  “你是……白桑的儿子?”

  察觉到对方落到自己脸上的视线,戚白抬眼。

  他确认之前没见过眼前的人,可对方却能第一眼就认出他。

  戚白点了点头:“嗯。”

  几分钟后,白桑的家里。

  这套房子几个月没住人,地板家具已经落了一层灰,好在白桑住院之前有好好地把沙发罩上防尘罩,不然戚白江鉴之他们进来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赵大姐从对门自家里给两人倒了杯水,语气难过又唏嘘:

  “生病的事她没跟我们说,我和老钱都以为她又出远门了,没想到……”

  当了十几年邻居,赵大姐说到最后又叹了口气:

  “上次看人还好好的,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接过水杯后江鉴之道了声谢。

  赵大姐让两人不用客气,目光还落在戚白身上,有些感慨:

  “你和你妈妈长得真像。”

  小半个月时间过去,戚白已经能平静地听人说起白桑的事,他问赵大姐是怎么认出自己的。

  明明两人是第一次见面。

  他和白桑的眼睛是很像,但并没有相似到能让人一眼猜到两人关系的程度。

  赵大姐:“我看过你大学时候的照片,你没怎么变过。”

  戚白闻言一怔:“大学照片?”

  哪里来的他大学照片?

  赵大姐:“是啊。”

  江鉴之心念一动,想到了一件事:“白阿姨经常出远门?”

  “也不算经常吧。”赵大姐仔细回忆了一下:“一年大概出门两三次,一走就是十天半个月。”

  这次白桑家门一关就是好几个月,时间是有些长了,但赵大姐也没多想,还以为她又出去旅游散心了。

  昨天晚上听见丈夫老钱说对门下午有动静,赵大姐还以为是白桑回来了,所以今天才会来敲门。

  却没想到人再也回不来了。

  赵大姐还说白桑每年出远门的习惯,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的。

  江鉴之追问:“她有说去哪儿吗?”

  赵大姐摇头:“没有。”

  赵大姐看向戚白:“其实你妈妈平时和楼里上下邻居接触并不多,虽然我们住对门,有事就两步距离的事,但你妈妈从不来我们家串门,比较喜欢一个人待着。”

  当着戚白这个儿子的面,赵大姐话说得委婉。

  毕竟在小区其他人眼里,独来独往的白桑就是孤僻又傲。

  加上白桑这些年一直一个人住,逢年过节也没见有个亲戚朋友什么的上门……

  总之大家对白桑的猜测还挺多的。

  赵大姐:“至于你的照片,我也是无意间看见的。”

  初次见面,赵大姐虽然好奇戚白怎么这十几年都不来看白桑一次,但也没瞎打听别人家事,又跟两人聊了几句白桑的事后,就回家做晚饭了。

  赵大姐一脸遗憾地离开后,戚白起身打量这套房子:

  几盆绿植太久无人照料,土壤干裂叶片也枯黄,已经死得不能再死了;

  电视、空调顶上都盖着白色镂空蕾丝防尘,电视柜上摆着几本会计相关的书籍……

  陌生的地方留有熟悉的人的生活气息,距离仿佛一下拉近。

  家里东西放得满满当当却井井有条,沙发冰箱电视之类的大件家具一起转手给下一任主人,戚白这次来,主要是处理白桑的私人物品,看有没有什么有意义的东西能带走。

  戚白推开主卧的门后,明白赵大姐为什么一眼就能认出他——

  主卧梳妆台上立着一个相册,里面放着他去年毕业身穿学士服的照片。

  是他的单人照。

  戚白拿起相册看了看,应该是从哪张合照上裁出来的。

  江鉴之敲门进来时,就见戚白手里捧着个曲奇盒子,里面装着车票票根和照片。

  江鉴之垂眸看了一眼,全是夏城往返南枫市的火车票。

  厚厚一沓照片,主人公也全是戚白。

  各个时间段的戚白:

  一脸稚气戴着红领巾在主席台领奖的戚白,高考誓师大会上的戚白,在操场上跑步的戚白,南大新生报道时拎着行李箱的戚白……

  时间一年又一年的过,照片中的一脸稚气的糕团,逐渐变成了南大艺术系模样漂亮脾气爆的神仙学长。

  越下面的照片,画质越不清晰。

  有的照片塑封没做好,边缘已经开始卷边泛黄。

  有的照片右下角还能看见水印,能看出是从南大论坛下载后打印出来的。

  在赵大姐说白桑近几年总出远门时,江鉴之心里就猜到她出门做什么了。

  近几年……确切的说,是从戚白离开夏城去南枫市上大学开始。

  望着眼前这个陈旧的铁盒,江鉴之有些担心地看了戚白一眼,而后者翻看着那一沓照片,眼里却没有难过伤心,而是嫌弃一撇嘴:

  “这张照片这么丑,她竟然也打印出来了。”

  江鉴之听后想看是什么照片,却被戚白藏了不给看。

  铁盒子里有许多戚白的童年照,这对江教授的诱惑力还很大的,但戚白抱着不给他看,端方守礼的江教授又不能抢,只得作罢。

  白桑的梳妆台上没什么化妆品和护肤品,杂七杂八的东西倒是很多,戚白还在抽屉里找到了一张白桑面向镜头的胸像黑白照。

  照片中白桑三十几岁的模样,和戚白记忆中一模一样。

  照片背后写着日期,落款是十几年前。

  是她和戚瑞山离婚后不久拍的。

  看到这张黑白照,戚白眼神微动,把照片放进铁盒里,没去深想这年轻的黑白照背后的意义。

  白桑的私人物品有很多,戚白不可能全带回南枫市,便只挑些重要的带走:

  小铁盒、白桑的照片、她的工牌和获得的证书……

  至于衣物和其他带不走的私人用品,不可能留给下一任房主,只能在这里处理掉。

  转了一圈收拾得差不多了,赵大姐再次敲门,邀请江鉴之和戚白去他们家吃晚饭。

  赵大姐:“天都黑了,你们今天应该不回南枫市吧?”

  戚白:“谢谢,不用麻烦了。”

  明天一早还约了买家交接办手续,戚白会在这里待一晚。

  拒绝了赵大姐的好意,两人在外面随便应付了一餐,饭后谈到今晚的住宿问题。

  戚白对江鉴之道:“订酒店?”

  白桑的房子被他们翻得一团乱,到处都是灰,无法住人。

  江鉴之稍一点头,没意见。

  镇上不比大城市,就算承溪镇近两年在大力宣传旅游业拯救GDP,但要城镇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事。

  从镇上就一家民宿和几家平价宾馆就能看出来,承溪镇的旅游业发展道阻且长。

  连七天快捷酒店都没有。

  想到江教授的洁癖程度,戚白带着人直奔价格最贵的那家宾馆。

  前台也就是老板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指着房价牌示意:

  最好的套房一晚上一百五,还包三餐。

  其他的标间,最高价格九十九,还有三四十一晚的平价单间。

  这价格,比南枫市多人间的民宿都便宜。

  看着木质收银台台面上的脏污,戚白:“……”

  他心里有不祥的预感:教授可受不了这个。

  戚白转头,江鉴之果然皱着眉。

  戚白:“要不去看看其他的?”

  一分钱一分货,再是小镇,一百五一晚的套房还包三餐……

  怎么想内里条件都不会太好。

  戚白倒是糙惯了无所谓,但奈何有个讲究的江教授。

  他怕江鉴之住不习惯。

  察言观色的老板看出两人的犹豫,立马道:

  “说实话,咱们这镇上条件都差不多,干净卫生这块我们算是做得最好的了,两位放心,房间空调热水电视一应俱全,床品我们也是每天更换。”

  “要是你们不放心,可以先上楼看看环境再决定要不要住。”

  江鉴之倒是没有戚白想象中那么嫌弃,对戚白道:“就这儿吧。”

  也没别的选择。

  不等戚白回答,老板笑吟吟抢话:

  “行,麻烦两位出示一下身份证我登记一下。”

  语速之快,生怕到手的客人飞了。

  戚白:“……”

  两人拿出身份证,戚白道:“要两间套房。”

  飞快登记的老板头也不抬:“今天就只剩下一间套房了。”

  戚白:“……?”

  一间?

  登记完的老板笑吟吟解释:

  “放心,套房里是两米大床,睡三四个人都可以,你们两位睡一晚绝对没问题。”

  套房的价格比普通标间价格高一倍,但民住房改的宾馆每间房户型都相差不大,要是摆两张床就凸显不出套房的高贵。

  中间放一张大床,还显得空间大一些,靠窗摆个懒人沙发,再加一个色彩鲜艳的抱枕和白色纱窗加地毯……

  老板:格调一下就上来了!

  一百五一晚,经济又实用。

  戚白下意识看向身边的江鉴之。

  他转头时江鉴之正巧也在看他,两人目光在半空中交汇,几秒后,戚白率先移开视线,心想——

  他们两个大男人,一间房、一张床怎么睡?

  作者有话要说:

  老板:就一间,没得选。

  小白:???

  江教授:默默掏钱.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