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京有些尴尬。

  在他想当然的恋爱观念里, 下五子棋怎么能算谈恋爱——根本就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件事。

  不对,这就不是重点。

  可这个时候回去反驳自己不是白痴……也挺白痴的。

  他们五个,出去一个比一个人模人样, 凑一起, 要不恋爱脑小学鸡,要不白痴倒霉蛋……

  闻京站在殿前宽宽的檐柱下, 朝几步外蹲台阶上的原曦看去。

  大概就原曦比较正常。

  “原曦你冷不冷?”

  雪下得又急又厚, 地面蓬起鼓鼓一层,好像雪被。

  原曦手心拢着雪团了个很袖珍的小雪人。晶莹剔透的。

  其实就两个球。

  过了会,原曦一手握拳,将雪人圈在虎口,仰头笑着问闻京:“像不像蛋筒?两个球呢。你喜欢什么口味?”

  闻京:“……”

  得。

  原曦也不太正常。

  闻京在她身边坐下,顺手拍了拍原曦羽绒服上沾的雪, 笑着说:“无聊。”

  原曦也笑。

  她也在台阶上坐下。手里的雪人被她搁在身旁。

  两人并肩, 加个临时的小雪人, 身后大殿里,佛像穆穆皇皇, 天地苍茫, 好像一切都变得合理许多。

  这边头顶有遮挡, 风雪迎面并不迅疾。

  天色没暗下多少,能看到远近殿宇的轮廓,金碧辉煌的, 只是香火被吹起,雾一样团起聚散。

  再远的天际, 四屏山如同法相庄严的沉默金刚, 眉眼低垂, 注视着这场人间大雪。

  “英国经常看到雪吗?”

  原曦笑着摇头:“也没有江州大。”

  想起什么, 闻京说:“要说大雪,还是我们那年在赫尔辛基看到的大。车都埋了。”

  “你还喊我去挖雪。”

  闻京笑:“他俩去找方安虞,就剩你了。不找你找谁。”

  说起这件事,就不能不提梁时二人结婚的事。

  闻京转头朝可能正在玩五子棋的两人方向看了看,语气惊讶:“他们结婚都八年了!”

  这语气实在惊讶,原曦笑着瞧他:“对啊。”

  闻京低下头,踢了踢台阶下的雪,“我就是觉得他俩没什么变化。”

  “还跟以前一样。”

  想起时舒骂他白痴,闻京更是觉得一点变化没有。

  “结婚八年对一般人来说是会有变化的。”

  “就是两个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也会有变化。”

  “就像最惰性的金属一样会被氧化。只是程度不同。”

  娓娓道来的语气,但原曦没说完,她只说了一般性的规律。听着理性又客观。

  闻京却莫名觉得她这几年一门心思做自己的事,心都沉静了不少。

  “什么时候回去?”过了会,闻京问她。

  原曦看着自己通红的指尖,“下周吧。回去还有好多事。一点都不想回去。”

  最后一句,她小声抱怨。

  闻京笑:“那就再晚点。下周末请你看比赛。”

  原曦扭头:“你的?”

  闻京点头:“嗯。”

  “不过这几年打得都一般……看着玩就好。结束请你吃饭。”

  “有这种好事,请看比赛还请吃饭——时舒方安虞要高兴死了。”原曦搓了搓自己的指尖,笑着对闻京说。

  闻京愣了下。

  一种很微妙的情绪。

  好像他们都看向了同一片晶莹的雪花。

  “我没请他们。”

  过了会,闻京说。

  冰凉通红的指尖传来一丝很细微的烧灼感。

  “哦。”

  过了会,原曦点头道。

  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尴尬。

  眼前漫天大雪,两个人都盯着看,却没人心思在上面。好像比眼前雪还要杂乱无章的,是彼此心底的纠结与试探。

  但其实这些都不必要。

  他们从小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也是知根知底的发小。

  所以这份尴尬里,更多的是对彼此心意的体会。

  原曦觉得自己状态不好。

  她这几年事业屡遭瓶颈,信心被磋磨,连带着对很多事都变得犹疑起来。换做大学或者大学刚毕业那几年,她还是很能坚持自己想法的。

  喜欢闻京和喜欢所有人都不同。

  因为这背后是他们五个自小的情谊。

  比起喜欢,这份情谊更显珍贵。

  所以有些事,不是简单的可以不可以——她不想他们变得尴尬。

  可是当这份尴尬真正到来眼前的时候,恰恰又是她状态最差的时候。

  她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

  更重要的是,无论说什么,还是做什么,她都找不回之前的那种笃定与坚持。

  闻京的情况正好相反。

  他太笃定了。

  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原曦。

  对自己,是多年时间验证的结果。

  对原曦,闻京想,就是趁虚而入。

  谢天谢地,他的脑子,终于在一件事上有了可以称之为狡诈的蓄谋。

  他的余光注视着原曦。

  记忆里那个提着花灯站在人群里的小女孩,变得好像雪人,孤单又可怜。

  但是他了解原曦。

  原曦可不是轻易融化的雪人。

  所以,闻京漫无目的地想,可能他还需要一点时间。

  “回去吧。太冷了。不知道他们还在不在下五子棋。”

  闻京笑着站起来,他伸手去拉原曦,继续说着:“哦,不对,是在谈恋爱。”

  时舒骂闻京白痴的画面还在眼前,原曦想起来忍不住笑。

  “真搞不懂他俩。下棋就下棋,还谈恋爱……”闻京无聊道。

  两人并肩往回走。

  檐下风雪扑簌,十分轻盈的样子。

  “那你觉得什么是谈恋爱。”原曦好笑。

  “我觉得啊……”

  因为原曦的话,闻京脑子开始认真思考什么才是“正确的谈恋爱”。

  闻京一边说一边转头笑着看原曦。

  他的视线像是有自主意识。

  很快,原曦顺着他直白的视线感觉到了。

  雪落在额前,原曦抿起嘴唇。

  几乎是下秒。

  闻京脸顿时红了。

  他这个脸红就有种此地无银的感觉。

  好像青天白日被人抓住了把柄一样。

  可是抓住他把柄的那个人也红了脸。

  于是,两个人眼对眼,不作声,莫名其妙对着红脸。

  不远处。

  隔着一段距离。

  隔着一段朦胧风雪。

  时舒盯着闻京和原曦脸上可疑的红色,头也不回地问梁径:“什么情况啊……”

  “他们在说什么?”

  “脸那么红。”

  “这么冷吗……”

  梁径朝闻京方向看了眼。印象里,闻京这么局促的脸红……他想不起来了。

  梁径不是很在意,随口:“不可能在谈恋爱吧。”

  时舒吓得扭头瞧他:“你这人不说话,一说话不得了。”

  梁径:“……”

  下山的路就变得有些“崎岖”。

  时舒问闻京:“你俩那会脸红什么?”

  闻京吓得差点摔下去,他瞪着时舒,瞪着他眼睛,“你视力这么好?!”

  时舒还有点不好意思,谦虚道:“还行吧。”

  梁径:“……”

  方安虞不明所以凑上前,在闻京和原曦脸上来回瞧,“脸红?你俩?为什么?”

  “冻的?”

  他压根就没放在心上,对时舒说:“肯定冻的。”

  时舒点点头:“我也这么想。”

  闻京:“……”

  原曦:“……”

  梁径瞥了眼闻京,又去看被方安虞思路牵着走的时舒,觉得实在好笑。

  他老婆有时候心眼小,和小乖一样。

  有时候心眼大得能吞日。真可爱。

  回到江州,除了原曦休假,时不时找在江州的老同学玩。

  其余四个,各忙各的。

  马上就年终了,方安虞所在报社的工作也临近一年收尾。

  不过在此之前,他们主办的栏目还需要在江州新闻中心举办一次年终盛典的活动,给今年出版界的优秀图书颁奖。

  之前忙了好一阵评选,就是为了这一系列的奖能颁出去。

  颁奖的日子定在周末。

  方安虞是主编兼策划,一大早就到了会场。

  社里几个编辑和记者也已经到了,正忙着布置展台。每人手里拿着一份表格,一一对着上台顺序和间次发言的业内大佬的名单,以便随时做出调整。

  新闻中心一共三个主会议场。

  报社每年都在这里办年终活动,约定俗成的规矩,都是最大、设备最好最新的会议场归他们。

  上午十点的时候,几个记者跑出来找方安虞,说今年的会场临时让出去了。社里大主任的意思是那边办的活动关注度高,也同意让。

  方安虞便问是什么活动。

  “中日韩三国的天元国手杯围棋争夺赛。今天正好公布参赛名单。”

  “可那边的活动两小时就能结束,犯不着用一整天的场啊……还不如给我们呢……”

  小记者嘀嘀咕咕,指了指已经被人拦起的黄色间隔带,语气不好:“还不让人看。这年头真有这么多人关注围棋吗……我看书都没人看了……”说着,他又惋惜地看了看因为临时调换会议场,自家仓促垒在一边、准备颁奖的那一百本书。

  方安虞笑:“忙你的去吧。没事。一个会场而已。活动办好就好了。”

  只是两场活动凑一起,场面一时有些混乱。

  好在,中午的时候,那边活动临近尾声。

  方安虞这里上半场也刚好结束。总体还算顺利。

  不想,半小时后,却闹了点事。

  起因还挺简单的。

  这次入围的图书,给最后二十本颁了个体面奖。其实往年都这么办。毕竟说到底是江州最大的报社,含金量还是有的。拿了以后还能去参加省里的评选。所以,有些图书就会靠些关系先进来蹭一波。

  谁知其中一本的作者刚好在隔壁参加活动。

  是一个叫盛洪峰的职业五段选手。

  那边活动结束了,他领着两三个粉丝过来,想借机炫耀自己的书。顺便签几本卖。可拐过弯一看,自己的书不仅被垒在角落无人问津,一问,还没轮到上场,得搁最后一名评呢。

  这下,场面不是一点半点的尴尬。

  方安虞被叫出去处理的时候,场内都听到那位职业五段选手的喧哗了。

  “……你知道什么?!你下过棋吗!你知道隔壁办的什么活动吗?这是国家荣誉!你们就是这么——”

  “那你跟我们主编说吧。”

  小记者被怼进墙角,窘迫至极,瞧见方安虞出来,赶紧招手叫他。

  方安虞冷着脸上前,先把自家小记者拉了出来,低声:“先进去吧。”

  “要不要叫保安……”小记者也是个机灵的。

  方安虞看了眼气势汹汹的职业选手,“不用,我来解释——”

  “解释?你解释什么?”

  盛洪峰气晕了,当着自己粉丝的面,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恼羞成怒:“不是我说你们,你们看得懂我的书吗?就敢这么瞎评?”

  这是被质疑公正性。

  尤其还在这样的场合。

  方安虞很快严肃道:“我们每本书的评选都会经过业内专家评定。”

  盛洪峰没想到他当着自己的面,还能说出“业内专家”四个字,当即气笑了:“那你给我的书请了谁来评?”

  说着,他扭头对自己几个粉丝乐道:“真有意思。我一个职业五段,他还请人来评我?”

  毕竟是认真做事的,方安虞没有糊弄。

  他说:“您的那本书,我们请了王清五段。”

  王清五段的名字一出来,场面一时静了几分。

  虽然人家也和盛洪峰一样,是个五段,但懂行的都知道,王清有个师弟,是真正的国手。

  盛洪峰这下的脸色,就快青了。

  他是没想到眼前这位瞧着文质彬彬的主编,居然还是个稍懂行的。王清很早之前因为一些身体原因,升段缓慢,前些年复出,水平还是可以的。

  更重要的是,王清的直系师弟,是名震棋坛的陈若九段。

  此刻就在里面坐着。

  方安虞说完,面不改色。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

  毕竟找王清五段,靠的是八年多前的关系。他没想到人家还记得他,满口答应,书评也是写了满满三四页文档,方安虞很感激。

  这会迫不得已,拿人出来挡箭,真是有些对不住人家。

  这么几秒功夫,情势就变了。

  盛洪峰盯着方安虞,忽然嗤笑一声:“那你看得懂吗?”

  “你下过棋吗?”

  “你们这么多书,哪本都懂?嗤。”

  他说完,围着的好些人将目光投向方安虞。

  方安虞没想到盛洪峰会这么无赖。他脸皮本就薄,这会被围观着质疑,脸一下就红了。

  他想说自己看得懂,也下过,但这怎么说怎么奇怪。

  见方安虞这样语塞,盛洪峰得意了。

  他给自己找了个台阶,悠哉道:“什么书评。我看都是沽名钓誉。”

  “还主编。棋都没下过,就敢出来评我的——”

  “我下过。”

  突然,方安虞冷着脸对盛洪峰说。

  “我是安溪人。我从小就下棋。只是……”

  盛洪峰打量他,听出方安虞话里的犹豫,摇了摇头:“你下过棋?和谁下的?少儿班吗?哈哈哈!”

  围观的人都笑出声。

  一旁小记者气得都想撕盛洪峰的书。

  “他和我下的。”

  忽然,不知道哪里传来这么一句。

  盛洪峰闻声扭头,一下愣在原地。

  场面顿时激动。

  “是陈若……”

  “陈若九段……”

  方安虞傻住了。

  陈若没往里走,他站在最边上,也没看站人群中间的方安虞,只对脸色阴晴不定的盛洪峰淡淡道:“他叫方安虞,从小和我一起下棋。我们一直在一起下棋。他下得……也很好。”

  “你有什么问题吗?”

  盛洪峰说不出话。

  “你叫什么?”

  盛洪峰:“……盛洪峰。五段。”

  “我没和你下过。下次有机会,下一局吧。”陈若对他说。

  盛洪峰是一句话都不想说了。

  陈若表现得太寻常了。

  他捧方安虞,捧得好像十分轻,但摔盛洪峰的脸,简直就是往地底里摔。

  说完,他转身离开。

  方安虞注视陈若背影,觉得这个男人真的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场闹剧。

  新闻中心很快又恢复平静。

  时舒接到方安虞电话的时候,刚和梁径抵达浔州。

  周末,他和梁径一起回浔州看望丁雪和梁坤。

  飞机三个多小时。

  到的时候,浔州冬日里还下着濛濛细雨。

  比起江州动不动铺天盖地一场雪,千里冰封,浔州还有些袅娜绿意。

  石板路上结着青苔。

  就是下雨的缘故,有点阴冷。

  “然后呢?”

  时舒握着梁径的手,一边接电话,一边和梁径笑,做口型:“又碰上陈若了……”

  电话那头有气无力:“然后他就走了。”

  “我要不请他吃顿饭?”方安虞犹豫。

  时舒听出他话里的犹豫,立马揭穿:“你这是真心想请人家吃饭吗?你就是人性和道德的挣扎!”

  梁径忍不住笑出声。

  “行吧。你说得对。”

  方安虞选择躺平任嘲。

  “不过人家也真给你面子。还是请一顿吧。顺便把话说清楚。那么久的事了,说清楚——你可是长大了啊。”

  “一边去!”方安虞被他逗笑。

  “你们在哪里?”

  “浔州。”

  “哦。”方安虞看了眼时间:“不说了,还有一下午要忙呢。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后天一大早。”

  挂了电话,两人也正好走到家。

  只是还没敲门,门就自己开了。

  丁雪手里拿着件羽绒背心,正巧要往外走的样子。

  见他俩到了,丁雪就把羽绒塞梁径怀里,笑着道:“跑一趟。给你爸送去。”

  时舒转身就要跟梁径一起去,被丁雪一把拉住,“你去做什么?外面这么冷。”

  梁径:“……”

  梁坤出去钓鱼了。

  除了带上丁雪嘱咐的羽绒背心,梁径又去车里拿了舒茗给的一副鱼竿,还有自己另外买的一副。

  时舒留在家里和丁雪说工作的事,还有少不了的闻京和原曦的八卦。

  丁雪也蛮操心他俩的。

  “闻京老大不小了,怎么做事还这么让人着急……”

  厨房里煮了盅银耳百合,汤汁粘稠晶莹,百合清香,瞧着雪白又细嫩。

  “就是。”

  时舒看着自己面前一盅热乎乎,握着勺子划来划去,低头又吹了好几下。

  “我们有点咳嗽。你也吃点。润肺的。”

  丁雪见他吃东西和小时候一样慢,好笑道。

  “不过我一直觉得他俩有戏。闻京再主动点——你说见他俩站着脸红,不会是你打扰到人家了吧?”

  时舒:“我没!我站得老远。”

  “那你没看错?视力这么好。”丁雪笑出声。

  时舒:“……”

  “梁径说他也看见了。”时舒急中生智,急忙道。

  “哦……”

  丁雪点点头,还是笑,揶揄一般的语气逗他:“那肯定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梁径不会反驳你的。”

  时舒握着勺子,脸通红地叫妈。

  另一边,被两人惦记的人打了个喷嚏。

  梁坤好笑:“你回去也吃点你妈煮的糊糊。这边别看不下雪,气温也不低,还是冷的。”

  梁径吸了吸鼻子:“嗯。”

  小半会功夫,桶里已经装了两条鱼。

  这边生态好。碧悠悠的湖水,隐隐能见底下活蹦鲜跳的。

  “梁培的事你打算怎么办。”

  忽然,梁坤看着手里崭新的鱼竿,说道。

  梁径没说话。

  他在给另一副鱼竿上饵。

  听到梁坤这么问,手上动作也没停。

  雨丝细蒙蒙的,好像絮絮的绒针。

  梁坤这几年不管事,但听得也多,知道他儿子手段狠,情面更是从来没留。

  “也不是要劝你什么。”

  “我都不清楚什么事。”

  “就是觉得这件事你要是能帮,就帮一把。过去的事都过去了。毕竟你小时候,这几个叔叔伯伯们还是很关心你的。你夏天干出那样的事,你看我、你爷爷都没说什么。就是这件事,不一样,总不能真送他去坐牢吧……”

  梁径抬眼,笑了下:“梁圹找您了?”

  梁坤点头。

  “我和他毕竟是兄弟,小时候一块玩过——就跟你和闻京一样。”

  “爸。”

  “啊。”梁坤搓了把手心,盯着眼前平静无波的湖面。

  “您都说不知道什么事了。就别管了。”

  梁径站起来,将鱼饵抛出去。

  饵钩扎进湖面,好像一把匕首顷刻刺入,涟漪都没泛起一圈。

  “他要是没犯法,我能怎么着。您说是吧。”

  梁坤皱了下眉。

  顿了顿,他问梁径:“听说还有一个月?”

  梁径:“嗯。”

  “梁径,马上就过年了……”梁坤叹息。

  梁径目视前方,没说话。

  父子俩提着一桶鱼回家。

  丁雪在楼上收拾梁径和时舒的卧房,听到声音,打开房间门说:“我待会下来。”

  梁坤:“几条鱼嘛。我和儿子弄了。”

  丁雪:“哪个儿子?”

  梁径:“……”

  蹲在桶旁正往里瞧的时舒又是一个脸通红。

  梁径好笑:“妈。”

  丁雪当没听见,继续问尴尴尬尬的梁坤:“快说。”

  梁坤这趟醒来也算遭受了一点冲击,他至今都不知道时舒算他儿媳,还是算他女婿……

  不过当儿子是没错的。

  梁坤挠头,背着手进厨房,“儿子就是儿子咯。”

  丁雪乐得不行。